她在大学读的专业是自动化,感兴趣的是嵌入式系统方向。而比起工业自动化,其实她更想尝试的,是家庭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的路子。去研究一些新型便捷的产品,提升人们工作、生活的品质,然后一系列的营销宣传等事宜也都由公司自己一手包办。
这个想法很有可行性。慕韵音也想对于这方面的案例进行一下了解。
不过按理说,对于创业而言,在初期,搭建一个完美的团队才是是最重要的。但这个问题慕韵音反而不是特别担心。她目前在大学里也遇到了一些有创业兴趣的同学,技术研发的方面有自己找人,经营宣传管理的方向则可以由小清物色合适的人选,之后几年大学生活还可以初步组建团队,参加一些创业比赛或者申报学校的项目,来互相磨合协调。基本上大体的方向都是有些眉目的。
所以现在,慕韵音打算去了解一些切实的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毕竟理论想象和实践操作总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去向有这种经历的人借鉴借鉴经验总是没错的。
在这方面,慕韵音也有很好的渠道。她父母是创业起家,当时一起的创业同伴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去向这些叔叔阿姨们请教一番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结果,这些热情的叔叔阿姨们知道了慕韵音的想法都表示了大力的支持,他们不仅详细介绍了自己当初的经验,还介绍了一些通过业务合作认识的大学生成功创业者给慕韵音,甚至推荐了一些同样有创业意向的年轻人。
很巧合的是,其中有一个居然是慕韵音高一高二时的同班同学。
尽管高三分班后选择了不同的科目,而且当初同班的时候也有过冲突,但到底认识两年,感情基础是有的。且现在大家长大了,看待问题也更理智,对当初对方不成熟的做法也能一笑而过。
那个同学也还在上学。两人聊了聊,专业对口,思路也颇为投契,想着或许以后也有机会一起奋斗。
其实慕韵音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原本很是犹豫了一番要不要拉着庄清婵一起做。
一方面,她和庄清婵约好以后会一起开始创业,邀请对方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另一方面,慕韵音觉得自己现在总是什么事都依赖小清。小清的确有很多她所不具备的能力和优点,所以她也必须变得更优秀,才能和小清互补,站在一个层面上共同进步。
何况创业原本就是她自己的点子,现在好友兼恋人将未来都压在了她选的路上,慕韵音绝不想让庄清婵失望。
纠结了一会儿,虽然慕韵音挺想和心爱的人小手拉小手地一起为共同的未来奋斗,但还是决定自己先探探路,熟悉熟悉情况,到时才好给恋人一个惊喜。
要是能得到小清的夸奖就好了,让小清发现:自己其实是个很靠得住的人!
于是,慕韵音的做法是:给亲爱的小清发了一条简讯,说自己决定去和各种被介绍给她的前辈交流交流创业的经验,到时候一定让她刮目相看!
没错,慕韵音在啥都还没干的时候其实就把这事儿完完整整地告诉庄清婵了。
#所以说,讲好的惊喜到底是神马?#
反正,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慕韵音,在收获了恋人“那韵音加油,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的简讯之后,就干劲满满地开始奋斗了。
不仅是实际去和那些颇有硕果的成功者们讨教经验,慕韵音也从网上找到了各种创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来看,分析理解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再配合着一些创业指导的网络课程和书籍,这努力钻研的劲头比学习学校科目的时候不知道热情了多少。
慕韵音的日子过得相当充实,甚至有时比上学的时候还要忙碌。
直到突然有一天,慕韵音接到了一个电话。
在看见来电显示是“小清”的时候,慕韵音就立马放下了手里的资料,拇指一动按了接听键后欢快地道:“小清小清,我这边进展很不错呢——”
然后,慕韵音就猛然听到一个男性的声音从电话那头响起:
“喂,是慕学妹吗?”
“清婵她出车祸了——”
☆、生病
“!!”
尽管项志华在电话那头说的很清楚,庄清婵并没有生命危险,只是右手粉碎性骨折外加轻微脑震荡,现在还在昏迷。
但慕韵音还是几乎把魂都吓没了。
等她急急忙忙赶到医院,见到项志华的时候,因为着急和奔跑,脸涨得通红。
慕韵音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小清……小清怎么样了?!”
项志华见她气喘得话都快说不清楚了,立刻简明扼要地安慰道:“清婵没有大碍,医生说很快就会醒过来了。”
慕韵音听到这句话,心情稍微安定了一些。此时也顾不得对项志华的敌意了,便道:“是怎么回事?小清——”
慕韵音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问起。明明几天前她们还联络过,小清也好好的,还给她鼓了劲。
倒是项志华条理清晰地把自己知道的事说了一遍:“我今天走在街上的时候正好目击了清婵被车撞到,之后就叫了救护车送她来了医院。”
说完这句话,项志华犹豫了几秒才轻声道:“慕学妹知道清婵母亲的事吗?”
“什么?”慕韵音看不太懂项志华复杂的表情,只听他语调轻缓地像怕惊扰了什么般道:
“我刚才偶然听这里的护士说,清婵的母亲三天前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