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不下来。”钱似海自信地说。
举报的风潮好像并没有停歇的意思。这在钱似海主政成田以来是绝无仅有的。
不断的举报,终于激怒了钱似海。
就在市纪检部门在临江调查的时候,钱似海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讲:“我们在这次抗洪斗争中取得了巨大胜利,这胜利是来之不易的。为了这个胜利,赵未平同志三过家门而不顾,为了这个胜利,孙大壮同志累倒在大堤上……当然我们从来就不否认在我们的工作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问题和矛盾甚至是错误,但是我们取得的胜利和成绩是主要的,这是谁想抹杀也抹杀不了的。有了问题,有了错误,怎么去解决,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这就要看一个人的素质,更要看一个人的品质和动机。有的人有意见讲在当面,有的人有意见却习惯捅猫蛋。我不反对你举报,这是你的权利,但我反对你匿名举报;我不反对你越级举报,但我反对你隔着锅台上炕。为什么?因为你不相信中国*的一级党委,不相信这一班人,不相信我钱似海!”
钱似海的讲话很快就反映到有关领导那里。有的领导对此表示了不满。某领导动怒道:“怎么的,他钱书记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呀?别说没查他,就是查他还有什么不对的吗?还需要事先向他请示吗?”也有领导说:“老钱也太不成熟了,为这点儿事儿大动干戈犯不上。这是啥时候了?马上就要考核了,扯这个闲蛋干啥?”
当然,这些话也通过一定的渠道很快又传回到钱似海的耳朵里。
钱似海根本就没在意。他说:“我不怕谁发火,不怕谁不高兴。我说什么了?我没有反对纪委查案子,相反还要求有关方面积极配合。我的不满是对举报者。我认为这些人的举报不仅仅是个越级的问题,而是对我们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侮辱。怎么的?我们临江不是*的天下吗?难道是国民党的天下吗?我作为一任地方的主官没有权利发出这样的疑问吗?”(本章完)
第一百二十四章多事之秋(2)
导读:
过了几天,杨柳又急三火四地打来电话,哭咧咧地通报了一个惊天噩耗:许志更死了。
“三哥撇下咱哥仨,一个人先走了。”杨柳只说了这一句话,便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了。
孙大壮闻听此言,脑袋“轰”的一下出现一片空白,整个身子向后倒去,被手急的老伴儿一把抱住,没好声地喊着“大壮——”。
杨柳听到了电话里的喊声吓坏了,便也没好声地喊着“大哥,大哥——”。
孙大壮半晌才缓过气来,叫了一声“我的兄弟啊!……”,便涕泪横流,悲痛欲绝。
正文:
孙大壮出院后没有上班,继续在家养病。可是这病养得也不消停,弄得很郁闷。原因是汛期虽然结束了,可西村的矛盾并没有消停下来,反而愈演愈烈。本来也是,受了大灾,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该得的救助也没得到,怎么能让孙大壮咽下这口恶气?更何况老百姓呢?上告信一封封飞向县里、市里、省里。反映的问题也五花八门。有反映救灾物资分配不公的,有反映楚云飞能力不行要求撤换的,也有拣起陈芝麻乱谷子翻旧帐的,最可气的是告孙大壮本人的。说他因为没当上乡党委书记跟县委赌气,硬是逞能要拒洪水于村子之外,盲目抗洪,结果给西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犯了渎职罪,要求上级查办。还有人说孙大壮的先进典型是假的,犯病不是累的而是喝酒喝的,并说可以提供人证、物证。
市纪委的领导作出了批示,要求县里的纪检部门派人秘密下到临江乡调查,要给群众一个说法。
杨柳听说了这个事儿,就打电话给孙大壮,让他抓紧去做做人的工作,尽量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这个时候,不适宜有任何风吹草动,要把握主动权。
孙大壮本来气就不顺,听杨柳这么一说就更火了,可着嗓门子骂道:“我个妈的,让他们去告,让他们去查,天塌下来老子擎着!”
喊也喊了,叫也叫了,可终究一肚子怒气没处去撒,除了能跟自己的老伴吹吹胡子瞪瞪眼睛外,只能整天愁眉苦脸地捂着胃自己难受。
过了几天,杨柳又急三火四地打来电话,哭咧咧地通报了一个惊天噩耗:许志更死了。
“三哥撇下咱哥仨,一个人先走了。”杨柳只说了这一句话,便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了。
孙大壮闻听此言,脑袋“轰”的一下出现一片空白,整个身子向后倒去,被手急的老伴儿一把抱住,没好声地喊着“大壮——”。
杨柳听到了电话里的喊声吓坏了,便也没好声地喊着“大哥,大哥——”。
孙大壮半晌才缓过气来,叫了一声“我的兄弟啊!……”,便涕泪横流,悲痛欲绝。
待稍稍平静了一下,孙大壮忙又操起电话,边摇头边说:“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他上个礼拜不是刚过四十五岁生日吗?好好的,怎么说没了就没了?你不行跟我扯犊子?”
杨柳呜咽了好半天才迸出一句:“大哥啊,我敢能拿这事儿瞎扯吗?是心梗,三嫂发现的时候都硬了。大哥,你什么时候过来呀?”
孙大壮对着话筒吼道:“我马上就去!”说着,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上周末是许志更四十五岁的生日。
晚上,由杨柳出面,为许志更在小范围内张罗了一下,孙大壮、李森等好友连同家属都到齐了。
许志更挺高兴,也挺激动,话也说得真诚实在:
“在老许家的历史上,到我这辈儿算是祖坟冒清气了。我是老许家第一个当官的人,也是官职最大的,括号:正局级。这多亏了大哥,二哥,三弟和嫂子弟妹以及众兄弟们的帮助支持。现在,我家的老人身体都还硬实,孩子也上了大二,我们两口子也能和睦相处,没什么操心事儿了,该享享清福了。我说,今儿个也别光说我生日不生日的,兄弟们能凑到一起就是高兴,二哥平时忙,难得和我们在一起聚聚,又即将高就,特别是大哥痊愈出院,这都是高兴的事儿。今儿个,希望大家喝个尽兴,不喝透不散。”
杨柳便带头响应:“不散不散。”
大家热烈鼓掌,表示赞同,接着便开始了推杯换盏。
杨柳提议大家先敬“寿星姥”第一杯。
喝完了“寿星酒”,就轮到许志更敬酒了。
许志更拿起酒瓶子“哗——”一下,给自己倒满一杯酒。
李森劝许志更:“老三,你悠着点儿啊,心脏不好少喝点儿。听说前段时间危险了一下?”
许志更满不在乎地说:“没事儿,病了,这是我家的遗传。二哥你放心,我喝这点儿酒还没事儿,再说这是喜酒,喝不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