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_奇闻小录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3(1 / 2)

始为夫妻,而非私情。二人甚喜,则洞房春宵,竟夜缠绵。

自此如胶似漆,何其相洽。旁人见之,皆道:“欲断姻缘狐计深,怎料情痴识真性。奇哉!异哉!”

第34章(三十四)离魂

黎昌者,洛方人也。年方十九,美姿容,尚未有室。

父为富贾,娶妻甘氏,只生黎昌一子。后甘氏得疾死,其悦东园女,又托媒往。未三年,忽赴宴醉死,故今唯继室孙氏在堂。

然孙氏年少妖冶,昔时艳名在外,黎昌颇厌之。欲劝其改嫁,奉以百金,则不允,假意哭嚎曰:“妾身与老爷百般恩爱,岂能作薄幸人?”遂留家中,自诩节妇。黎昌无法,又恐孙氏性荡,暗与人通,败坏门风。便遣小婢时时跟随,谓之曰:“若不肯改嫁,应为吾父守节。”

翌年,洛方遭旱,黎昌经营家中米铺,一时焦头烂额,便难顾孙氏。怎料一年之内相安无事,今却有变。原是孙氏未嫁时,早与邻家浪荡子野合姻缘,未尝忘情。俟黎父死,孙氏少艾情兴,怎会安分?时黎昌在外,月余难归。正无聊赖,借口夜梦亡夫,须为其诵经积福,故命人请泉山寺僧设斋,做水陆道场。奸夫闻之,买通寺中僧人,装作沙弥随行,径入黎家,而婢奴不疑。

即扑粉匀鬓,唇染丹朱,不似少年寡居,竟是春心缭乱。既当久旷之际,哪管礼教人伦?一边娇滴滴向僧人行礼,一边张着眸子偷瞧情郎;这厢木鱼声响,那厢眉眼传情,半刻也熬不起。

当夜便打点妥当,自云留静室诵经,屏退众人。未几,悄来个浪荡沙弥,在蒲团上共鸳鸯交颈,好不欢愉。俟云散雨收,孙氏忽口吐嘤嘤,泪落如珠:“可怜妾身年少,花骨朵落在朽木堆里,往后只得苦熬。”奸夫见怜,忙问:“何不别嫁,做一对恩爱夫妻?”孙氏又掩面,哭道:“只可恨那黎家小子,无礼至极!本求守节,谁料其心不良,常以言挑之。久之,妾不堪污辱,便提改嫁事端。然处处推阻,唯欲玷污妾身。”

奸夫大怒,谓之曰:“果衣冠禽兽!”遂生一计,悄声劝道:“家中多鼠,须买些□□来药。”孙氏闻言大惊,既而心定,笑答:“去买个百钱,方好药死。”二人皆展颜,絮絮谋算,未几又情起,滚作一团。

不觉及曙,孙氏忙整衣敛容,。则假沙弥白日诵经,夜送□□,更与孙氏颠倒胡乱一通。如此半月,水陆道场做毕,黎昌亦将归,二人无法,依依而别。

却道黎昌归家,见孙氏拣些素淡穿戴,似安心守节,便不作多想。其自有烦心事,满腔愁绪,往往独酌,更无暇多管。见此,孙氏大喜,趁其不察,引诱后厨小工,得空便偷往窖中,将□□尽下在酒坛。黎昌不知,一夜背灯孤坐,不觉饮数杯入喉。顷刻腹痛难忍,一时天旋地转,不知人事,竟遭□□毒杀。

孙氏坐立难安,料过了时辰,急唤人来。则奸夫正与一小婢调笑,忽闻事成,从小门入内宅,曰:“快将些污血擦净,尸首摆在床上,若有人问,便道是喝了冷酒遭恶风死。”孙氏依言,与之料理妥当,事毕,仍心跳如鼓,身子发抖。“俟风头一过,吾二人便可坐拥家财,做对恩爱眷侣。”奸夫再三劝慰,方悄离。

翌日,一仆察黎昌暴毙,惊而大呼,府中人皆慌乱。时孙氏睡熟起迟,闻屋外嘈杂,忙装作不知,趋而视之。见黎昌尸首在床上,曰:“苦也!”遂晕绝仆地。良久乃苏,泣啼连连:“妾身何故命苦至此!今夫亡子丧,倒不如死了清净!”众人苦劝,方拭泪而后止。

怎知□□心毒,面上惨淡,心下窃喜。见人皆不疑,孙氏眼底泛红,抽噎道:“也罢,天命如此,岂能挽回。近来天热,恐臭腐,应早早择日下葬尔。”于是将下葬之事细细料理,不消数日,黎昌已入棺中,长埋黄土。

既了却心头事,大喜,虽平日衣妆寡淡,及夜换上红裳,头戴金簪,笑吟吟领进情郎,共赴巫山。奸夫□□,在黎府上恣意行欢,而仆从小婢皆受金银,不敢多言。

却道黎昌有一好友,曰芝瑶,与其向来交好。忽闻饮酒暴毙之事,大惊,泪下如雨。盖早生恋慕,碍于男子相契,有违伦常,百般倾心尽皆藏匿。然先前二人月下对酌,相谈甚欢,其情不自禁,便流露几分痴情。黎昌闻之,慌而辞别。俟芝瑶酒醒,悔之不及。

思及昔日种种,芝瑶几番晕死,正半梦未醒之间,忽梦黎昌谓之曰:“吾阳寿未尽,却遭继母毒计,魂离尸身。自棺中出,或有一线生机。”醒后,芝瑶心绪不定,忖道:“黎兄死得蹊跷,若得复生,纵厌吾亦无妨。”遂强忍悲戚,趁夜独往其坟前,掘出棺木。启之,则面貌如生,亦不虫腐,反心口微热,似梦中之言。

垂泪半饷,便将尸首带回宅中,置于榻上。又取被褥裹之,仍手足如冰,连一点心头温热,亦渐消没。芝瑶愈慌,见衣也无用,火也无用,心中甚为焦急。忽生一念,解衣入衾,偎在其怀。

初两胸相贴,芝瑶打了个寒噤,却觉黎昌心口稍暖,不由欣然搂抱,与之四臂交加,唯愿其可复生。未几,遍体冰寒皆散,尸身不僵,渐自皮肉渗出污血,倏忽不见。相拥良久,芝瑶神思困倦,忽闻人语,又觉唇边酥麻,渐与之交吻呷舌。良久,睁眼视之,实乃黎昌复生,见二人裸身依偎,一时情起。更怜芝瑶面容憔悴,痴情如许,便挽颈接吻,互诉衷肠。

方知其被继母毒害,芝瑶大怒,咬牙道:“这等□□,合该千刀万剐!”便要起身,遣人报官。然黎昌执其手,曰:“吾离魂久矣,只觉身坠冰窟,不能妄动。□□不知吾复生,仍与奸夫享乐,暂可不管。”遂抱芝瑶入怀,如温香软玉一般,怜爱不已。

一个是蜂蝶采蜜,浅尝深弄;一个是初经雨露,香汗淋漓。俟情兴止,己是清晨。

后歇息半日,二人方至官府,告孙氏及奸夫谋财害命。城中人皆知黎昌醉死,府吏亦有所闻,今见其复生,俱面露惊怖。又听□□毒酒一事,大怒,忙命人捕真凶。孙氏不明所以,见两侧衙役如狼似虎,又见情郎在侧,强作镇定:“大人在上,今为何事,而捉妾身至此?”则闻座上大喝一声,道:“寡妇与人通奸,是为一罪;侵夺家财,是为二罪;谋害继子,更是大罪!”又召药堂掌柜来,言买□□一事。

孙氏见之,仍不肯伏法,狡辩道:“妾自守节经年,怎会与人通奸?虽年少相识,其买□□,又与妾身有何干系?况继子实属饮冷酒醉死,下葬日余,不知何人横加诬蔑,欲污妾身名节!”一旁奸夫亦为己开脱,连连附和。

“哼!果真毒妇奸夫,巧舌如簧。”便命黎昌自后堂出,二人见之,惊呼曰:“有鬼!”以为怨鬼索命,身颤股栗,遂将通奸及下毒诸事和盘托出。黎昌方大笑,曰:“吾死而复生,盖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由此,孙氏及奸夫被下狱,数日后游街问斩,死后自落入阴曹地府,再受炮烙之苦。

而黎昌讨得公道,与芝瑶归,择日成婚。经此一劫,二人愈相洽无间,恩爱无比。后数年,收养弃儿,自此家业兴盛,皆道是大难不亡,后福绵延。

第35章(三十五)血灵芝

某年,有书生者,曰章华。结交一友,名许琦,渐日久生情,既而共结连理,恩爱非常。

后迁居北都,二人皆不进学,经营草茶铺子为生。时北都内外楼阁连绵,珍奇满目;人烟稠密,商贾云集。大江南北,莫不争相至此。

一夕,正值初冬,章华自铺中归,见夫君卧床不起,忙延医问药。则医者长叹,曰:“此恶疾也,非百年灵芝不可救。”然灵芝少有,百年更为稀数,章华派小仆寻遍北都及周遭,亦难得一支。

正凄惶,有一道人登门,曰:“吾早年得血灵芝一朵,以赠有缘人。”便取灵芝,果鲜红若血,异香扑鼻。章华感激涕零,即熬药,使许琦服之。许琦本头昏目眩,唇口惨白,经灵芝神效,竟悠悠醒转。道人见之无恙,抚须长笑,不受分文而翩然去。

谁料数日后,许琦忽又晕绝,口吐鲜血,较先前危急更甚。章华日夜照料,垂泪不止。幸道人来,蹙眉道:“吾之过也!血灵芝乃神物,凡胎一时难当。”遂作法欲救之,不过徒劳。章华哭号愈悲,谓之曰:“仙师在上!吾愿奉以千金,求仙师救人!”

如此再三,道人方允,答道:“可也。虽术法不精,吾师修行久矣,求其出山,应可救一命。”便拂袖,章华顿觉被一股力扶起,身不由己,又闻道人曰:“有道之人,视财帛如土。然吾师性情古怪,最喜金银,若汝可献千金,此事易也。”言毕,悄然离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