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荃的目光扫视殿中,不禁停留在高大得让人难以忽视的煜亲王身上,他心中的喜悦之情难免减少了些,脸上的笑意也歇了。
只是文武百官此刻皆低着头,并无人注意到这位少年君主的异样。
煜亲王虽有所察,但并没有在意少帝的目光。
这个侄子显然还没学会他父亲百分之一的本事——无论人前人后,刘炘看他的时候,可随时随地都像看亲弟弟的模样……
新帝并不知道煜亲王此刻如何想自己。他还在思考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先帝嘱咐过刘荃,在他刚继位的几年,想尽办法把煜亲王留在天京,这样才能让蔡鹏等人可以密切关注煜亲王的动态,掌控局势。
虽然刘荃并不希望这位皇叔在他身边指手画脚,因为海难的事情也对先帝的预测产生了些许怀疑,但他习惯使然,还是听从先帝的安排,开口请煜亲王陪伴在自己身边。
先帝刘炘与这个异母兄弟你来我往多年,对他的脾性还是有几分了解的,虽然煜亲王看着冷漠、难以亲近,但交代他做的事情,或者煜亲王该做的事情,刘煜从来都是默默做完的。
所以先帝让刘荃自己不以君臣之礼要求,而以血亲身份挽留自己的皇叔,先动之以情,再让蔡鹏等人拿大义做举,晓之以理。
少帝现在示弱,而煜亲王心中对皇权尚有留恋的话,被这样一番挽留相劝之后,肯定会选择留下来培植自己的势力,以待不时之需。
这样刘荃就可以把煜亲王留在天京,避免放虎归山。
可惜,煜亲王并没有想象中的犹豫,也没有做他们以为的选择。
本就频繁往返于天京和绥锦的刘煜,在陛下登基大典之后,以海事频发、立阳和临春皆有乱象为由,向帝王请辞,希望在武举之后就返回封地。
第160章武举
煜亲王的立阳和烁郡王的临春皆临海,若没有海啸的时候,占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可一旦海事频频,拥有绵延海岸线的立阳和临春就会面临巨大的威胁,曾经越是繁华的海港城府就越是危险。
立阳与青州接壤,临春又要镇住妖魔横行的徒太荒原,不容有失。
煜亲王以此为理由要求返回封地,无论是少帝还是群臣,都没有更好的理由挽留。
“今岁的武举是陛下继位以来的第一件大事,再加上又是选武官,臣留下来兴许还有些作用,之后臣就立刻返回封地,好稳定立阳局势,以免烁郡王的临春还要接收昌隆的流民,会不堪重负。”
其实即便煜亲王不回立阳,当地的居民也不至于流离失所,但封地之主对自己的昌隆紧张些,谁也说不出不许走。
虽然刘荃听从先帝的安排,极力挽留煜亲王,也有蔡鹏等顾命大臣从旁相劝,可惜最后都没能改变刘煜的态度。
少帝这才深刻认识到,为何先帝如此厌恶和警惕煜亲王——对方明明是个臣子,却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不受帝王控制的感觉。
因为无法控制煜亲王而产生的无力感和挫败感……这种感觉确实让人十分憋屈,恨不得做点什么发泄出来才好。
可惜,现在刘荃走得是仁爱的君主路线,平日里对自己宫里的人发脾气都要稍微考虑考虑,更何况是对摄政王。
所以他只能同意,但请皇叔务必陪自己选到良将。
可不久之后,刘荃就意识到,煜亲王之所以留到武举,根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皇族虽可震慑妖魔,但却无法凭一己之力杀死或者驱离妖魔,这时候就需要大量镇守疆域的武将从旁协助。
虽然九州大陆上国与国之间的征战极少出现,但由于妖魔的存在,九州五国的武将一直备受各国重视,武将的地位与文臣无差,所以每三年一次的武举,与科举一样,备受瞩目。
按照惯例,冀州的文科和武试会交替进行,科举的第二年,就会有武举,也就是今年秋天。
可今岁是永仁元年,由于新帝继位,大赦天下的同时也加设恩科,所以先有文科会试,后有武科,从夏末起,朝廷就忙碌起来,为帝王选拔人才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也导致了越是靠近科考的日子,煜亲王就愈加忙碌,每次往返于立阳和天京,都来去匆匆。
大多时候,他似乎只是来看一样晓年,没几个时辰就又赶回去了。
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小虎崽都已经习惯这种“大家伙”突然出现、一觉醒来又已经不见了的情况。
所以当煜亲王再次走进屋子,刚刚用完晚膳、正靠在哥哥腿边消食的小虎崽站冲着来者嗷呜、嗷嗷一阵叫唤,当作对叔叔行礼,然后继续窝回去,贴着哥哥玩。
晓年一边给它们顺毛,一边对着回家的刘煜笑,煜亲王立刻被勾了魂,大步走过来,面无表情地挤走了一只小崽子,好挨着自己的小大夫坐。
乖乖被煜亲王挤得打了个滚,爬起来满心忿忿但敢怒不敢言,小白眼丢了好几个,才不得不绕到另一边,和自己的兄弟伙儿一起并排坐。
“再过几日,令哥儿就要参加武举了,这几天他已经回了王府,但佟校尉还在边境抽不开身,所以他自己在外院准备,好在有郑大人帮忙看着。”
晓年一只手被煜亲王握着把玩,只剩下一只手可以给小虎崽顺毛,所以只能交替进行,摸完乖乖再摸崽崽,如此循环往复。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宅书屋》om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