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_问卦二十两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6(1 / 1)

袁骁想了想,把剑收起来,并未穿甲胄,而是搭上校尉的肩膀,一边给校尉使眼色,一边“咳咳咳”地咳嗽起来。

校尉是从小就跟在他屁股后头东征西战的,很快就接收到了他的信号,丧了亲人一般地大嚎起来:“将军啊将军,您刚刚身负重伤还没养好,怎么就起来了?您这是不要命了啊!”

“不行!皇上有旨,我怎能不跪?”

“可是将军您的身体……”校尉的哭嚎声又大了一些,“将军您可是刚从鬼门关回来啊!就当是属下求您了!”

外头宣旨的太监见迟迟没人出来接旨,又往军营主帐处走了两步,只听见帐内一片鬼哭狼嚎中袁骁坚定的声音格外突出。

“见旨不跪,是为不尊。”

“将军啊将军,您就不想想自己的身体吗?就当是属下求您了,若是圣上怪罪下来,就由属下一人担当。”校尉的哭声直震苍穹,宣旨的太监只觉得自己的那声音直送到了自己的耳朵里。

“这是……”宣旨太监为难地问。

领公公进来的参将也面露难色,还没开口眼圈就红了,跟在参将身后的几个兵也开始偷偷抹眼泪:“不瞒公公说,我们将军前段时间刚刚身受重伤,一直卧床不起,恐怕接旨有些困难。”

“那咱家进帐宣旨也是一样的。”

“哎呦!将军啊,您这一身的伤可不能见风啊!”校尉的声音又像号丧一样地响了起来。

“那咱家就在这帐外宣旨吧,袁将军您不必跪拜,听着就好。”这个公公没见过这样的阵势,要是换了之前常来的公公,说不定连旨都不宣了,直接将圣旨留下就走了。

袁家军常闹这事儿,袁骁也跟着这群兵受过了不少“重伤”。

这招儿是从他父亲那里就传下来的,袁家军中人已经把用重伤搪塞接旨跪拜当常事了。

袁家军,顾名思义,袁家的私兵,最开始也确实是私兵,怪只怪袁家老祖宗太实在,开国之后便利落地将兵权上交,也怪当时袁家同太·祖交往确实过密。开国之后接近五十年内,这支队伍与其说是袁家军,倒不如说是专门为皇家养着的军队。

这太·祖皇帝把这支军队托付给袁家老祖宗,教袁家人世代为兵为将,为国开疆拓土。袁家军虽然受到兵部和户部掣肘,但指挥权一直牢牢把握在袁家人手上,军中人也多半是“只认袁家将,不识皇家令”。

奈何人心易变,皇帝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袁家军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皇帝总担心袁家军功高盖主,袁家军总担心皇家鸟尽弓藏。于是这支军队渐渐成了皇帝们的心头大患,他们一点点地剪除袁家军的势力,想尽各种办法将兵权回收,到袁骁父亲这一代,袁家军已经被拔除了尖牙利爪,从一只老虎变成一只大猫儿了。

也无怪乎袁家军不愿跪皇帝,皇帝对这支军队的忌惮已经写到了纸面上。不但将精锐部队全部抽调出去,军饷也从来是袁家军最少,粮草是袁家军吃最差,军备是袁家军用最烂,平时从来不给打小仗立功的机会,只有生死战役才换上袁家军。

赢了是别人的功劳,输了是自己的责任。要不是袁家确实是忠心耿耿,恐怕早就效仿陈桥兵变,江山早就改姓袁了。

只能闹小脾气,委屈将领时不时受个重伤,免了接旨的跪礼。一般有点心眼的宦官都不会给皇帝打这样的小报告,就算是有人打,袁家军也不怕了。待遇已经降到谷底了,除非皇帝要违背祖训把袁家军撤了,不然的话情况也不会更坏了。

所以宦官通常是不愿到袁家军里来的,不但没人捧着,收不到谢礼,还要被袁家军将士夸张的演技荼毒眼睛,实在是有些亏。

“圣旨既然已经传到,那咱家就不多留了。”

“送送公公!”从帐内传来袁骁的声音,中气十足丝毫没有病样。那太监直推脱不让,急着赶快走出军营,防着自己一口气上不来被气死。

“将军,走了。”校尉出门看了看已经走远的那太监的马,回头给袁骁报告,“您打算怎么办?”

“回京述职。——唐渊那头我担忧他入京碰到什么事情。他身份敏感一旦碰上那就不是小事了。我必须得回去看看。”袁骁把衣服穿好,拎过锁甲套在身上,拿上圣旨拎着剑,跑到马厩里拉着他的宝贝马骑上就走,“走,大黑!”

大黑是袁骁将军的爱马,一人多高的马,通体漆黑,四蹄雪白,目明腿健。这品种叫“乌云踏雪”,是关外进贡的贡品,皇帝围猎才骑这种马,也时常拿这马赏赐臣下。但袁骁这匹不是赏的,是他自己在关外逮来的。大黑原来是野马,性子暴烈又骄傲,驯养起来很不容易。

偏偏奇怪得很,这马对唐渊却是温驯非常,任其抚摸训骑,唐渊给他起名叫“大黑”。从那以后这马就认准大黑这个名字不回头了,非得叫它大黑才肯走,要是唐渊亲口叫一声“大黑”,再亲手扯两把草喂一下这就了不得了,当晚能多吃一捆料。

大黑嘶鸣一声,撒腿冲出了马厩,在土路上踏出一阵尘烟来。

袁骁为了能快点回到京城,一路抄小道快马疾驰,夜里也不曾歇息,得亏大黑是匹好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天一早,京城的城门刚开,路旁的早点摊子还没摆上,袁骁并大黑就到了城门前。

“站住,干什么的?”

“镇国将军袁骁奉旨回京述职。”袁骁骑在马上,一路疾驰,到城门前按住了大黑,一手抖落明黄的圣旨,等城守看清他手上的圣旨急急忙忙跪拜的时候,他早就进了城。

闹市之中不得纵马。

进了城,人多起来的地方,他就下了马,牵着大黑往前走,走到一个早点摊子那儿,停下了脚步。

“三个肉烧饼,一碗粥。”点了点儿东西,他坐在摊子上看着掌柜的熟练地给烧饼翻面儿。

四周早市逐渐有店家支起摊子,进城的人也多起来,粥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热气氤氲着上升,罩在晨起的阳光之上,让人从心到身都觉得舒服熨帖。

终于回来了。

“少侠,进城的路引你有吗?”谢三川赶着车到了京城门口,排在一群等着进城的车队里。

“有啊,你就跟他说我是唐渊,当今皇上是我舅舅,唐起云是我父亲,我母亲是当朝长公主。”唐渊的声音里还有一丝困意,今天赶路起得早,他还没睡醒呢就被谢三川拉起来赶路。

“少侠你别说笑了,没有路引城守是不让进城的。”

“哪有那么多规矩?我没说笑,我确实是唐渊,唐渊也就是我,想当年我在京城当少爷的时候哪个城守敢拦我。——哎,你不信是不是?”

前面排队的人走得很快,说话间就排到他们进城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