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子见钱喜不自胜,靠这一锭银子他又可以给难民们买好几天的包子。
小胖子姓诸葛,祖籍琅琊,单名方,未满二十还没有字。别看他胖,手脚灵活,出手摘过百余号人钱袋,就只有今天被抓到过。
姓诸葛的人不多呐。木耳随口一问:“你可认识诸葛亮?”
小胖子叫道:“小叔叔。郭大哥是小叔的朋友?”
木耳似有若无地点头,没准以后能遇上成朋友,鬼知道哪天会不会来个匡扶蜀汉的任务。
小胖子与木耳的距离拉近一层:“我都许久没见小叔,好几年前他便搬到荆州去,说要拜什么先生为师。”
既然小胖子家有那么个大牛,帮帮他总是好的,广结善缘,必有福报。
木耳问他:“平日里你都靠偷人钱袋给大伙儿买东西的?”
胖子不好意思地点头,看得出来他有羞愧之心。
“你就没想过帮他们自力更生?”
胖子挠着头,他不是没想过,而是没想到。
“偷些地契出来给他们去种地?”小胖子异想天开。
木耳哭笑不得,转而问曹丕这个未来的大魏天子:“你怎么看?”
曹丕确有主意,只不过他想起木耳不要轻易管闲事的告诫,才先藏着不说。
听郭先生一问起,他少些戒心,便和盘托出:“屯田。曹公曾命兵士农闲操练,农忙屯田,现下与河北战事在即,士兵既需操练,又逢农忙,人手正好紧缺。”
夏侯荣头个拍手叫好。
木耳也没想到曹丕竟是这个主意,他原想带着难民们做些小生意发家赚钱来着。
曹丕的主意确是最好的主意,两军相争粮草先行,这可比经商致富的境界高多了。
只不过推行这主意得找人去说动许都令和谯县令才行,曹丕正想毛遂自荐,又跳出来个爱表现的小朋友:“此计甚好。游说县令的事,包在我身上。”
第33章缺爱少年曹丕(6)
请缨游说的少年周不疑,是同胖子诸葛一起给居民们发面包的死党。
见周不疑出来,曹丕把心底里的冲动劲给压住。
郭先生说得对,遇事不该强出头,先瞧瞧别人能不能办成。
周不疑说干就干,干之前先管木耳要钱。
“像样的衣服总要有件吧?”
“酒水茶礼须得有些吧?”
“疏通打点……”
得,整个钱袋给你行不行?
木耳毕竟是忽悠过吕小布还有江东全城百姓的人,哪能那么轻易给周不疑忽悠着,取一块中等份量的银子塞他手中:“就这么多。你要连衣服伴手打点之类的都没法说来,怕也不用去见县令。”
小胖子把那块大的要给难民买包子的银子也递给他。
周不疑不接,将木耳给的那块小的揣怀里,挑衅式地道:“贵人给的银子,我必十倍奉还。”
木耳压根没指望他还,既然年轻人爱放狠话,木耳就大方接下:“静候佳音。”
几人约好黄昏时分在城里食肆见面。
小胖子继续发他的包子,曹丕、夏侯荣和木耳三人回城中住的地方去。
曹丕挺好奇周不疑如何干成大事,想随行看看。
木耳朝夏侯荣使个眼色,夏侯荣会意:“我跟着瞧瞧,回来告诉你们。”
移动版的闭路电视派出,坐等回来看视频。
客栈里只剩曹丕与木耳两人,曹丕激动之情跃然脸上。
“周不疑如何我还不知,荣弟与诸葛,将来必是我建功立业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