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进城之后的变化,明好都是通过来信获悉的。/p
她现在手头上就摆着好几封李晓玲的来信,频率也都差不多,基本上一个月一封的样子。/p
第一次收到李晓玲来信的时候,明好单独拿着自己那封,有一些她没有读。/p
“明好,城里什么都好,我在这又笨又没用,还给师父丢脸了……还是咱们那边好……”/p
“师父骂我了,我这性子真是太过软弱,别人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p
“还要偷偷告诉你,有一个人他一直跟着我,哎……我现在不想分心。”/p
第一次进城里的姑娘,有些自卑忐忑,加上又是那样的好机会,难免会遇到一些波折,不过表姐的师父倒是厉害,感觉就像是个严厉的老太太。/p
还有李晓玲提到的那个人,跟着她是个什么意思?明好有些怔忪,要是进城之后认识的,按李晓玲的性子不会特意提起,要是以前认识的,究竟是谁啊?明好琢磨了一会儿,也没琢磨出什么来,反正那个人怕是要失望了,李晓玲现在的状态就一句话,她现在只想搞事业!/p
再来信的时候,李晓玲的心态已经明显变了。/p
“明好,我现在才发现,这里头的学问真是太大了,你以前根本也没学过吧,就能做到这样,我师父你蛮厉害的,又有些事情不能总是取巧……总之以后我会努力的。”/p
“我们现在这个地方,离荣城很远,也不知道我师父以前一个人是怎么来的……有一种也是当地的土布,很是透气柔软,比百字布薄很多,他们现在都是自己在用,如今都没什么人做了,师父劝了劝……我看着她有些难过,就自作主张买了一批,想了想,用作睡衣什么的应该不错。”/p
明好盯着信看,这一封李晓玲的笔迹看着都锋利一些,看来随什么人在一块儿,个性怕是真的会受影响。/p
明好几乎可以想到,那怕是一个对民间土布有些痴迷的老人,看着断了传承很是惋惜?可有些东西要是太过费时费力,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必然。/p
她也能想象当初李晓玲收购之后的忐忑。/p
那一批布运回来之后,明好还能想到那时候的场景。/p
玉娟瞧着都皱眉了,“明好,你晓玲是不是看走眼了这,太稀松了吧?”/p
“对啊,这料子一看就不结实,一点都不细密!有些地方都还可以透光!”/p
“谁现在会买这样的东西?”/p
明好仔细看过了,稀松倒是稀松的,只不过不结实,也未必。/p
不知道料子里添加了什么东西,瞧着倒是有些棉纱的质感,十分柔软坚韧。/p
“你们看,摸着很软,虽然看着薄不过吸水性应该很好,你们拉扯一下,用力拉着试试。”/p
玉娟果然就试了,有些惊奇,“你别,这还真是扯不坏!”/p
然而还没等笑出来,她又皱眉了,“是扯不坏,可用来做被套,不合适啊,谁买啊!”/p
特别是和密实的百字布对比起来,根本不够看。/p
明好道:“表姐用来做睡衣,倒是可以试试,我再想想。”/p
想的结果就是,不仅仅是做睡衣,这时候穿睡衣的人其实根本不多,荣城里会有一批那样的人,可也有限,再谁会一年到头都去买睡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