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振华觉得自己很悲哀,尤其是面对宋家财这样扶不起来的特困户。/p
如果你不帮他,他蛮可怜的;你帮他,却又觉得他蛮可恨的!/p
宋家财没有领到牛,也心里不痛快,带着鸡苗,无精打采地走了。/p
物资发放现场的镇上干部,都看宋家财不顺眼,对振华道:“这个宋家财太差劲了吧?连谢谢也不一声?”/p
振华苦笑:“我们应该谢谢他才对,他给面子了,要不,还不接收这些鸡苗。”/p
计华梅也是特困户,这才抓阄,领到了一头牛。/p
振华问她:“盛松大哥最近怎么样?好点了吗?”/p
“稍微好一些,拄着棍可以走几步。”计华梅道。/p
振华想了想,道:“我听周国明,盛松大哥这样的半身不遂,还是要加强锻炼,才能恢复。他还年轻,恢复恢复,就算以后不能干活,至少生活可以自理,也能减轻你们家里的负担。”/p
计华梅苦笑摇头,道:“鲁盛松太胖了,有两百斤,谁也扶不住他。要不,还能扶着他走一走,锻炼锻炼。我腿脚不方便,金奎还,金奎奶奶又上了年纪,谁能扶得动盛松?”/p
振华点点头:“你先回去吧,等我这边忙完了,去看看盛松大哥。”/p
计华梅道谢,牵着牛回去了。/p
镇上的干部看着计华梅的背影,对振华道:“振华书记,你还要加把劲,带着乡亲们致富才行啊!”/p
振华叹气:“我当然想了。可是我们村里没有什么资源,除了每人二亩耕地之外,一无所有啊。所谓致富,还是跟十年前一样,一是出门打工,一是种田,一是养猪养鸡发展副业。/p
可是这三点,乡亲们基本上都做到极限了,除非是宋家财那样的懒人。可是做到极限又怎么样?还是发不了财啊。大家攒点钱,也只够给儿子盖房结婚。甚至还不够,要欠上一屁股债。”/p
杨建华走过来,道:“所以,你作为村书记,还要带领大家,寻求改变啊!”/p
振华苦笑:“怎么改变,杨镇长给个思路吧?”/p
杨镇长想了想,道:“发展水产养殖,行不行?”/p
振华摇头:“目前阶段,不具备这个条件。在农村养殖水产,第一条是防偷。就拿我们三组的当家塘来,二十多亩的水面,每年承包费五百块,都没人要。就是因为偷太多,人心不古啊!”/p
东湾一二三四组,有几个偷鱼大王。/p
宋家财算是一个,齐磊的二叔算是一个,还有四组的两兄弟。/p
他们技术高超,神出鬼没,你养鱼在自家的井水缸,他们都能把你弄走!/p
除了这几个人之外,还有其他打游击的,还有那么多打电瓶的。所以,在东湾村养鱼,就是个笑话。/p
投资五百块鱼苗下去,年底可以捞出来二百块的鱼,就算丰收了!/p
一个年轻干部道:“可以看守啊!”/p
振华摇摇头:“如果是两百亩水面,值得安排专人看守,二十多亩的水面,赚的利润,还不够自己看守的工资。而且,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你未必看得住。”/p
杨建华皱着眉头,又道:“蔬菜大棚行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