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了一圈回去,便赶上传饭,孙氏看着丫鬟一样样端上来,向许老汉笑道:“正想让人去找你们,可巧就回来了!”
许老汉闻到饭香扑鼻,也觉得腹中饥饿,却没看到宁玲珑的身影,终于忍不住问道:“玲珑姑娘,不吃饭吗?”
孙氏看了看丫鬟端的菜,指点着放到什么位置,然后才看了一眼门口道:“和正辉去一边说话了,让人去叫了,一会儿就来。”
说完接道:“玲珑和她这个二哥哥一向要好,看到子女们和睦相处,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心里也高兴。”
许老汉忙不迭地点头:“是,是!”
宁七音心中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还来不及细想,宁正辉便和宁玲珑一同走了进来,宁玲珑像是没看到许老汉似的,只向宁国公和孙氏行了礼,然后便落座了。
敬了许老汉一杯酒,宁国公便招呼着吃菜,许老汉打量着满桌的山珍海味,连是什么都看不出,根本不敢下筷。
宁七音便帮许老汉夹菜,又轻声介绍着是什么,如何做的。
许老汉这才不那么拘束,稍稍尝了些,只觉得都是这辈子没吃过的美味,再想到面前这两位姑娘的境遇,一时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用过饭,孙氏安排人带许老汉去客房歇息,便让儿女们也都散了。
看宁玲珑稍落了一步在后面,孙氏不由出声叫住了她:“玲珑,你留一下。”
宁正辉脚步顿了一下,回头担心地看了宁玲珑一眼,却见她已回过身去,又见丫鬟已为他打起帘子,便只得暗自叹息着出去了。
宁玲珑见孙氏摸了一下肩膀,便笑着站到她身后为她揉捏起来:“母亲今日可是累了?”
孙氏心里叹息一声,语气还算温和地说道:“平日里你最是爱说爱笑的,今日怎么反常起来?”
宁玲珑脸上神色变了变,很快又恢复如常,一面帮孙氏捏肩一面笑道:“今日我看都是长辈们在说话,就没好开口。”
孙氏将宁玲珑养在身边十多年,一直当亲生女儿那么养的,今日听了她这话明显是托词,便也不顾及许多,直接拆穿:“今日你远着那位,谁都看出来了,就连你二哥那么不喜跟生人说话的人,都唤了一声‘许阿叔’,还寒暄了一句,你反倒一句话没有,这是为何?”
宁玲珑噘着嘴不想说话,只是沉默着为孙氏捏肩,孙氏干脆拉过她的手,让她转到自己面前:“你倒是说说,为什么这样?”
宁玲珑嘴巴一瘪,眼睛里倒有些泪出来:“我心里只有母亲。”
言外之意,她不想认那位生父,便是这样相见了,她眼里也没他。
孙氏见她倒像是委屈了一样,也不好说什么,便叹息一声推脱自己要歇一会儿,让宁玲珑离开了。
孙氏回想着她教导宁玲珑的这些年,明明一直告诉她要知恩图报,她从前以为宁玲珑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没少跟她说要记得乡下有户人家养了她两年,有机会要去再登门拜谢。
那时候宁玲珑明明乖巧地答应,还说要送什么去乡下。
待到宁七音回来,孙氏怕宁玲珑伤心,便跟她说仍将她当亲女儿待,想到乡下许老汉如今只剩孤苦伶仃一人,孙氏又告诉宁玲珑乡下的父母对她有生育之恩,生恩也是不可忘的。
谁知宁玲珑如今丝毫不将许老汉放在眼里,脸上明晃晃写着逃避和嫌弃。
待到晚上些,宁七音来含章堂送东西,孙氏就忍不住也问起她来。
宁七音澄净水亮的眸子映着灯光愈发熠熠生辉:“那是养大我的人,到底是有恩。”
孙氏其实觉得宁七音有理由埋怨许老汉,明明知道宁七音是国公府的姑娘,却让她在乡下吃了那么多年苦。
所以在许老汉到达之前,她才会将家里的这两个女儿叫过去,嘱咐她们。
却没想到宁七音并没有记恨乡下的养父母,反而记得他们的养育之恩,这样的心性气度,让孙氏很是欣慰。
后来私下与宁国公谈起来,不由感慨起这两个孩子的不同来。
“咱们自己的女儿品性好,是个知恩图报的,这样的孩子,你对她好,她自然就会加倍的对你好。”
孙氏叹息一声:“玲珑那孩子,只怕是指望不得。”
宁国公回忆起宁玲珑这些年在府里的表现,也是叹了一声:“以前倒觉得她还不错。”
宁玲珑一直能说会道,家里人都很喜欢她,可真假身份的事一出,她办的事说的话便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如今她为了宁国公府的富贵,连许老汉都不正眼瞧一下,他日谁知道会为了什么又将宁国公府抛下呢?
孙氏接着叹道:“这个女儿怕是白养了!”
第二日宁玲珑从园子里经过,远远地看着一个粗布衣的人在石子路上徘徊,还以为是哪个打理园子的下人,走近了才发现是许老汉,二人打了个照面,再想躲却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