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延年被他的这般模样给逗笑了。
当然,他心中还是很佩服袁罡的那份信念的,想了想,摇头解释道。
“你能言祸福、避吉凶,但现在的你还无法做到未卜先知,你梦中所学的推背神图你以为只是让你趋吉避凶,降妖除魔的么?”
“这是何意?”
袁罡面带不解,带着询问的目光望去。
余延年微微一笑,道:“你我一见也算有缘,今日我便为你解惑一番。”
“推背图共有六十象,每象以干地支为序,主要包涵:一个卦象,一副图,谶语与”颂曰”律诗一首,共四部,我的可对。”
袁罡大骇,这推背神图确实是由这四部组成,他梦中所学的并不完整,直记了个大概,后与好友李淳风商议共同完成它,但现在只有一个构想,还不曾实施,怎么土地爷现在就知道了?”
“推背神图,言祸福、避吉凶易,降妖除魔易,但要领会其根本,做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那可是不容易啊。”
“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袁罡顿时犹如醍醐灌顶一边,豁然开朗。
“原来我之前所修还只是在牙牙学语罢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此时他激动不已,之前所修有不明白的地方,也被余延年这句话给点明了方向。
他急忙跪拜在地,感谢道:“多谢土地爷解惑,罡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余延年微微一笑,扶起他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是赶来吧,解决火井县的事情才是正经。”
“只是,土地爷,这与不降服那些妖魔有什么关系呢?”
袁罡此时再问,神色中没有了怀疑,只有不解之色。
余延年为之气结,点零他的脑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道。
“榆木脑袋,榆木脑袋,自己去想,自己去悟,若事事都要我去为你解惑,你何时才能修道正途,何时才能再进一步。”
“是,罡知道了。”
袁罡应了一声,便不在询问了,跟随在余延年的一旁,仔细琢磨了起来。
总算是忽悠过去了,你让我告诉你什么,那可是佛祖安排的事,我怎么告诉你,提一提佛祖的名讳都能被他知道,那不是自找麻烦么。
余延年见他终于不在询问,这才安心地继续赶路。
他们二人越过黑风山,跨过鹰愁涧。
白龙也许不在家,也许懒得出来,并没有找余延年的麻烦。
行了一路,他们终于赶到了大唐地界,来到了五指山附近。
来到此处,余延年禁不住心中的好奇,有了想见一见大圣的想法。
此时西游已经开始,那唐僧应该快行到此处了,余延年施展通幽之法望去,那唐僧果然已经出了大唐,向此处赶来。
“白骨精见到了,猪悟能见到了,沙悟净见到了,来到大圣这,无论怎么样我也要见一见这儿时的偶像。”
他有了决议,不理还在苦思冥想的袁罡,驾着云直奔五指山而去。
“土地爷为何要在此处停落?”
当落在五指山脚下时,袁罡总算丝毫回过神来,开口问道。
“见偶像。”
余延年随口回道,他并没有施展通幽之法观瞧大圣,而是徒步而行,心中突然有了与大圣面对面的打算。
“偶像,那是谁?是土地爷的亲戚么?”
余延年不理,全部心神都在前方的那处石匣之间。
“那里就是大圣爷的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