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这一份质疑,崔颂很快反应过来,崔父这话好像是……关心?
崔颂福至心灵,学着另一个自己的神态,摆出了带着几分兴味的笑:
“阿父殷殷关爱,颂怎可辜负,自当留在府中,潜心向学。”
崔父更加不悦:“油腔滑调,尽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后重重拂袖离去。
崔颂心满意足地坐在案边,端起仆人刚刚送过来,还没被崔父享用的面饼,开始吸溜**。
这个面饼与他之前吃过的汤饼(宽面条)相似,但少了汤,多了浓郁的酱料,更像是现代的凉拌刀削面。
崔颂吃得正欢,崔父回来了。
崔父刚才急冲冲地往外走,走到一半突然想到自己遗落在厅里的面饼还没吃,立即往回走,哪知竟见到让他血脉贲张的一幕。
“你这逆子!”崔父气得吹胡子瞪眼,随手在院子里折了根树枝,提着树枝冲进堂屋。
崔颂没想到自己截胡后会遇到这种名场面,咽下最后的面饼,喝两口蜜水,马上一跃而起躲避崔父的攻击。
他以为自己的身手足够敏捷了,没想到崔父更加深藏不露,没跑出几丈就把他逮住了。
逮住后,崔父没有马上抽他,而是皮笑肉不笑地拿树枝在他身上比划:“逆子,你再跑啊,你跑啊。”
崔颂:……您老三岁?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脸上带笑,心里不知怎么骂我。吃了我的东西,就要原模原样地赔偿我。”
崔颂眨了下眼:“怎么赔?”
“去,给我弄一碗新的。”
“……阿父,你不怕难以下咽吗?”
“别扯这些有的没的,要是不好吃,你就再弹五年的琴吧。”
崔颂听到这话,眼角一抽。
原来志才说的是真的……“崔颂”弹琴不是为了喜欢,还真的是“作业”啊。
最后崔颂还是没有亲自动手做那一碗面饼。他缺少实操技能,但理论知识丰富。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厨师很快做出了一碗……炸酱面饼。
崔父很快就将炸酱面饼吃了个精光,平静道:“以后都按这个做。”
然后对着崔颂道,“你这想法不错,以后多想想,造福尔公(你爹)。”
崔颂深沉道:“如此不务正业之事……”
“说什么瞎话,不捯饬些好吃的哪有心情学习。”崔父瞪他,“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洛阳求学时找了许多老饕蹭吃蹭喝。”
崔颂:……
好的,不止崔父的形象在他心里碎成渣渣,另一个自己的形象也裂得差不多了。
因为答应崔父留在庐江“闭门看书”,崔颂重新写了三封信,借驿站之便送去荆州。
大约过了小半个月,崔颂没等来回信,倒是等来一个人。
第110章挚友
崔颂决定留在庐江郡,除了崔父的缘故,更有着自己的思量。
想要治好戏志才的病,必须此处寻医。庐江郡人杰地灵,指不定还真有能治好戏志才的神医存在。
这事没瞒着崔父。崔父是个爽快人,写信给了各地的老友,又向当地的郡守寄了封书函,言辞恳切地寻求医术高超的杏林老手。
崔父曾位居九卿,又是清河大族崔家的主家人之一,多年人脉远非崔颂可比。
只这么一下,崔颂便觉得这老爹还真够意思。崔颂嘴上没有铭谢,但十分上道地把自己记忆里的美食扒拉一遍,把用料与口感说给府里的大厨听。
本来以为光凭这语焉不详的描述,大厨做出来的几率极低。
没想到,只用了几日的功夫,大厨还真的摸索出了似模似样的成品。
虽然因为工具和调料的原因,味道和现代的各色美食相差很多,但仍然十分好吃。
崔颂感觉在崔府的几天简直是他穿越以来最轻松舒适的时候,崔父虽要求他在家看书,但却没有考察功课的要求,平日里经常出门,除了不让崔颂离开庐江,几乎不干预他的任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