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被这无耻的言论气得脑壳乱跳,他懒得再和崔颂耍嘴皮上的威风,将书往地上一扔,冷笑三声:“你以为这样就能逼我就范?”
他怒而甩袖,摔门而出。
崔颂目不斜视,继续淡定喝茶。
一刻钟后,门再一次打开,祢衡黑着脸,揣着袖回来:
“你待如何?”
崔颂放下酒杯,整理着装起身。
“不如何。既然缺了后文,还请正平随我走一趟,一同去找此书的‘下册’。”
祢衡以怀疑的视线将他来回扫了一遍:
“你到底在打什么鬼主意?”
崔颂笑而不语,坦然回视。
祢衡瞪了他一会儿,怒气散了些许:“那便走吧。我倒要看看你崔子琮黑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
同一时刻,正在与幼子玩射覆的曹操,眼角余光扫到敞开的门外正恭谨地站着自己的耳目,扬声唤人进来。
那人进屋后,目不斜视,走到曹操身后,附耳汇报。
曹操面无表情地听着,眉宇渐渐拧起。
“这郭瀚,果然是个担不起大用的。”
他曹操任人,不拘泥出身,也不依凭喜好,唯才是举尔。
他不重用郭瀚,不是因为郭嘉,而是因为郭瀚此人虽有几分文才,却虚浮于表;既不通庶务,无筹划之能,又不懂得协作统率,在曹操看来,给一个果丞散吏绰绰有余。
如今他与辖下佐官竟敢妄议,质疑曹操的遴选之能,越加拉低了曹操的好感。
“如此心性与心计,竟还妄图高位,当真没半点自知之明。”
正抱着盒子观察的幼子曹冲抬头看向生气的阿父,想了想,道。
第123章寻典
“大盒装大物,小盒装小物。人的位置,不能超过他的才德。‘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1]’(译:君子应该安分守己,做自己该做的事,不生出非分之想),否则就像这射覆的盒子,装不下里面的东西,不过徒增人耻笑罢了。”
如此一番话,竟是出自一个三岁小儿之口,哪怕向曹操汇报的亲信再怎么持重,此刻亦不免惊愕地看了曹冲一眼。
曹冲浑然不觉自己的观点对于他这个年龄而言有多么惊世骇俗,他小大人一般地说完自己从“玩具”中获得的启发,与任何一个渴望夸奖的孩子别无二致,眼眸微亮地盯着自家老父,翘唇问道:
“阿父,冲说得可对?”
即便已经感受过这个聪慧的儿子带给他的太多惊喜,曹操仍不吝欣悦与赞美,用力摸了把曹冲光秃秃、只扎了一撮小辫子的脑门:
“引经据典,言之有物,值得表彰。”
曹操挥退耳目,二指曲起,在小盒子上叩了三响:
“那冲儿能否猜出,这匣子里装着的是什么?”
曹冲举着盒子欲摇,被曹操制止。
“射覆的盒子,如何能摇动?”
曹冲反问:“又有何人规定,射覆的盒子不能摇动?”
“以前或许并无此明文禁规,但冲儿既要与为父玩,就要遵循这项要求。”
曹冲将盒子放在案上,取过三枚铜钱,似模似样地六爻。
“如何?”
曹冲老神在在道:“此卦凶险,匣中定是冲不爱之物,阿父仁义,恕儿就此告退。”
说完,拔起小短腿便跑。
曹操一把逮住曹冲,举到跟前:“你还未学通卜算之术,怎知其中凶吉?”
“不过是闲时耍完,阿父却不让我摇晃此匣。冲左思右想,阿父此举,并非怕冲通过小伎俩猜出匣子中的物什,而是怕匣中的东西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