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他娘的!”
慕青对游荡的举动大吃了一惊,再看不开眼色的人都知道,这是要干架的节奏,这货还火上浇油。
赶忙上前,慕青捂住游荡的嘴巴将他拖了回来。
屋外的岛民倒还冷静,没被游荡的话激恼。
在游荡喊完后,门道中央让出了一条道,一个拄着拐杖,眉须花白的老和尚,颤巍巍的走进客栈。
激愤过后的游荡,在看到老头后,转瞬安静下来,任由慕青将他拖到后面一阵训斥,也不说话,直勾勾的望着赖御。
赖御瞥了一眼角落里的两人,回转眼神,向着老和尚走去,直言:“不知方丈用意如何?”
拐杖蹴地,老和尚面露威肃,丹田气足道,还算客气道:“请你们出岛。”
“龙岛隶属大都管辖,行人皆该往来自由,不是方丈你让我们走,我们就会走的。”赖御不减气势,反驳了回去。
听毕,方丈双目铜圆,面容开张,气的脸色发红,破口大骂道:“还敢提大都,那龙椅上坐着的算什么皇帝,昏君一个!”
老和尚的叫骂,让赖御一阵懵愣,怎么还扯到了皇上。
“皇上应该还行吧。”赖御替锦锐辩驳一句。
锦锐年龄还小,为政虽有多年,但还需要内外大臣辅佐,根本不会做让人叫骂的荒唐政事,况且这些年来世态安稳,国强民富,并未出现什么动乱。
东方小岛又偏远,受大都的波及少,龙椅上的锦锐,更不会让一个老和尚气的不顾佛家形象而破口大骂。
“哼!”老和尚冷哼一声,道,“二十八年前的那场海啸,岛上的人几乎灭绝,这全拜那昏君所赐。”
“二十八年前……”赖御念叨,老和尚说的不正是赖御出生那年发生的天灾,赖御虽小又深居宫中,但也受了不小的影响,天灾持续了十年,搞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所以赖御记忆深刻,而今提到那场天灾,也会发怵。
只是其中细因如何,赖御就不得而知,等到长大,赖御再去打探此事,则如风卷残云般,一无所获。
老和尚年岁不小,又对此事如此愤懑,看来知道些隐情,赖御转了态度,谦和下来,向老和尚领教道:“方丈透彻,愿听其详。”
老和尚气胀的脸上退了些血色,恢复平静,细细说来:“二十八年前,我已是雷佳寺的方丈,平日的典礼都是我主持念法,那日来了一批请我做法的官家人,未有多问,我便和他们一起到了不远处的小峭壁上做法,做完了法,我便回了寺里,谁知第二日,青龙翻滚出海,几十丈的海啸掀起,将整个龙岛覆盖,连山上的雷佳寺也未逃脱,我也不知被冲到了哪儿去。
再醒来时,周遭已是籍藉尸骨,再后来,我离了龙岛去大陆打探,才得知,整个大都都陷入了困境,在皇都脚下,我看到了那日来找我的官员,正是那昏君身旁的近臣,觉得蹊跷,我便花钱托人打探,得知那日在我做完法后,官员带人去了对崖的龙窝里,伤了青龙,这才引起了海啸。”
和尚说完,眼眶中已满是混浊的泪光。
二十几载,和尚又回了龙岛,带着这个秘密继续守护着龙岛和日渐繁衍的岛民。
平静了小半载,和尚以为要带着这个秘密进棺材了,没想过今日又无缘无故发生了海啸。
和尚不得不联合那次海啸后生存下来的老一辈和新生的一辈,驱赶想要伤害青龙是外人。
听毕,赖御咋了舌,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一句来。
和尚说的那昏君,应该是逝世了的先皇,印象里,那是一个亲切爱民的皇帝……
“这次的海潮是神龙给的指示,让我们莫要忘记那年的天灾,我们也不敢忘,要是谁伤害了青龙,我们定要与他拼命!”和尚立正言辞,对赖御道,“你们快离开这儿,我们马上就要封岛了,再不走,千万别怪我们。”
赖御回转过神,本来是打算等岛上安全了再走,现在看来不需要了,这些岛民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方式,而海啸,该不会再来了。
“回去收拾行李,我们这就离开。”扭头,赖御对身后的一众道。
叶秋白点头,转身去往楼上。
慕青也放开了游荡,和丁禧一齐上楼。
被放开的游荡轻舒了一口气,十指相合的来到前方,对着那和尚鞠了一躬,道:“多谢方丈。”
和尚朝游荡回了一揖,转身涌进了人群中。
客栈外的人随着和尚一齐向别处而去。
往日里热闹的客栈登时冷清下来。
封了岛之后,绝美的景色,外人怕是再无机会欣赏了。
“陆渊怎么办?”抬头望着三楼的楼道口,慕青问了一句。
这个少年怕是独身一人了,而且身旁还有一个不能行动的同伴。
每想到汤鸣,慕青心头总有一股酸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