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傅明如此痛快应承,纫兰笑着谢过,又道:“明哥,纫兰此次前来,实是有一事相求。”
“请说。”
“上回明哥外出,给我带的那些东西,我很是喜欢。以前也托人帮忙带过一些外头的玩意儿,但都不如何符合心意。明哥眼光很好,所以,若是明哥下回外出,可否再为纫兰挑选一些?”
傅明点头应允。
“那这些钱,明哥先收着,若是买完了,我再派人送来。”纫兰接过采蕊手中的零钱袋子递给傅明。
“些许小玩意,并不如何值钱。”
傅明未收,纫兰却坚持要给,“一次两次虽没什么,但我希望明哥能够多给我带。要是明哥不收,纫兰下回便也不能再收明哥的礼物了。”
傅明听懂,也知晓了纫兰的性子,便收下了纫兰手中的钱袋子。
纫兰开心了,笑道:“这样才是。虽然如今女子也可外出,但咱们府里向来的规矩,女眷无事是不能上街市的。所以,不得已才拜托明哥。”
听说这规矩便是老太太立的,傅明也有所耳闻,虽微微替纫兰感到遗憾,但对方态度却似平常,他更不会妄加评判了。
两人正不知要再说些什么而微觉尴尬时,恰端了果盘进来的芄兰接过傅明手中的钱袋,看了看上头的绣花笑问道:“这是姑娘自己绣的?好别致而精细的花纹,手艺了不得呢!”
纫兰回道:“我也是个无事忙的,就肯在这上面费些功夫了。”
傅明道:“我这丫鬟对绣工很是热衷。”
纫兰问芄兰名字,这才发现两人名中都带“兰”,虽和丫鬟同名,她却也不恼,反而很是高兴,约了芄兰有时间一起做女红。
少时,昭彦也来了。芳满庭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直到日入时,纫兰才牵了昭彦的手,一起亲亲热热地去老太太那儿用晚饭。
路上,昭彦问纫兰:“小姑姑,你往后也常去芳满庭吗?”
纫兰却微带遗憾道:“虽然明哥是大哥内人,但到底是男子,小姑姑不能多去。”
昭彦不太高兴地“哦”了一声。
纫兰又笑着逗他道:“虽然小姑姑不能常去芳满庭,但是彦儿可以常来找小姑姑玩呀,彦儿最近都不曾来过了,真是有了叔叔忘了姑姑,姑姑很伤心呐!”
彦儿想了想,回道:“那往后,彦儿隔一天去找明叔,隔一天来找小姑姑,可好?”
“好好好!”纫兰笑回,“咱们彦儿真是个好孩子。”
……两人说说笑笑到了老太太屋里,老太太见他们高兴又亲热的模样儿,也很是欢喜,问他们从哪儿来,得知是从芳满庭来,便也没多说什么。只是隔天让人去请了傅明过来吃茶品点心。
从老太太那儿回芳满庭后,绿菲笑道:“老太太今日虽仍不是很亲切,但也是个好兆头。”
芄兰道:“咱们公子这样好的人品,往后一定会更得老太太欢心的。”
傅明本想说,自己不是女子,不必邀宠,但思及自己的处境,便也不再多言。至少,如果掌家人看重自己,身边人也就不用跟着提心吊胆过日子了不是?
在下一次外出前,傅明赶着替纫兰将屏风绘好了。这一回,他画的是四幅一套的光阴流转图,春而夏而秋而冬,再一回首,又是一年春来。色彩简单,渐次变化,并非一眼可见的四季更迭,而是于细微处见时光。角落处题了一句诗: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纫兰喜欢至极,当即便在房里摆上了。
而此时,久雨初晴,夏日已深。
傅明再次带上白华出了门。
这回,他们趁早出了门,日头还未高升,草叶上露水仍在。街市上却已经热闹起来,卖面汤的、各色包点的、新鲜果蔬和水产的,最先吆喝起来,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将早市叫得一派生机盎然,开启了一天的澎湃热闹。
傅明在各个摊子前都停留了一会儿,打包了不少份早点,有豆粥、蒸饼、灌浆、炒鸡面、油炸果、四色馒头等,由白华拎了满满两手,傅明也没有空着,两人挟着一路的食物香气,在晨风习习中赶往慈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