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_以一敌三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3章(1 / 2)

“大哥,咱们进去坐吧,这天确实热。”老三张小竟确实被晒得有点受不住了。

“我说你们没带伞啊?”老二张小波率先走了进去。

张大娘问要不要吃冰棍儿。

张小波答应了。

“对啊,没带伞,等下老姐回来肯定要被晒死了,我干脆先回去带伞吧!”张小竟刚坐下就跳了起来。

张大娘拿了三支冰棍儿出来,张小亮掏出一块五,张大娘也没客气收下了。

“成,先把冰棍吃完了再回去,省得中暑了。”张小亮说。

于是三兄弟坐下来吃冰棍,男孩子的嘴两三下就啃完了。

张大娘在旁边织毛衣,叹道:“你们姐是咱们村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了。听说你姐出去赚了不少钱吧?当那个啥模特儿的。”

“那是!我姐现在可是一身好的,我们家盖的房子也是她找朋友借来的!”

“呵呵,我说你们姐咋能这么挣钱呢……”张大娘语气有点儿暧昧。

三兄弟脑子绝对不傻,老大张小亮装作没听明白说:“弟,你去广州打工的时候,他们那边消费咋样?”

张小竟说:“消费可高了。好多大学生都是年薪十万二十万,听说北京工资更高!人人月薪上万呢!”

“唉,那老姐挣得可真少,一个月才五千块呢……”

三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状似抱怨中,却也是告诉张大娘,甭想歪了,他们姐这钱来路很清白!

张大娘没吭声了,谁都知道北京那地儿工资确实是高上万的也不稀奇,张家那姑娘挣的确实是算少的……

看吧,盖房子的钱还是借来的。

冰棍儿吃完后,张小竟就准备往家里去拿大伞,最后张小波看中了张大娘家的遮阳伞,觉得这伞挡阳光不错。

便向张大娘借来用一会儿。

这邻里邻外的,农村人的热情也比城里人高,只是张大娘的性格相比起来就有些另类了。

不过就是借把伞而已,张大娘还是不会说什么的。

三兄弟等了一个小时了,这年头农村里没牵电话线的很少了,但这个村子里愣是没几户牵得起,一般都是村上的医堂里和乡镇所里有牵。

三兄弟有手机,但这边信号不好,电话十有九不通。

眼看都下午四点了姐姐的人影儿都还没到呢,三兄弟就流轮给拨手机,最后还是用的小卖部里的手机,收了一块钱。

张小纯这时刚走到村子口,手机响了,她接起就说了一句:“我马上就到了,等着啊。”

电话刚挂断,村子口就听到了三轮车的声音。

三兄弟兴奋了,争先恐后往门外跑去,张大娘也伸长了脖子。

大约十几秒后,就看到三轮车的影子了,车还没停妥三兄弟就跑了上去,车里面坐着张小纯。

“老姐!”

三兄弟热情地叫道。

“帮我把箱子拖下来。”

因着下午人少的缘故,这辆三轮车只有张小纯一个人坐。

下来后给了师傅二十块车钱,相当于打的。

做为家中排行最小的张小竟,理所当然就是那个苦力。

把箱子小心地拖了下来,这里面挺沉的,老姐的每样东西都是宝贝,甭管贵不贵都得小心呵护。

“你们三又长高不少了啊。”看着眼前的三胞胎,张小纯欣慰地点点头。

“哟,老张家的小姑娘又长漂亮了!快来大娘屋里头坐坐啊!”张大娘热情地招呼着。

张小纯扬起笑容:“大娘,好久不见了,生意好吗?”

作为村里唯一的小卖部,张大娘家的条件一向比同村人的要强些。

因此无可避免的,这样的人心里头多少是有些强者自傲的心态。

“生意好着呢!进来坐坐吧!”

“大娘,我就先不了,等我明儿再过来好好坐坐,坐了两天的车,累死了。”

以火车的速度,张小纯要回到家乡没有两天是搞不定的。

飞机缩短了她一半的路程,但也耗时了一天。

所以张小纯的精神不算好。

“是啊,大娘,我姐坐了这么久的车肯定累了,我们先回去了,明儿养足了精神再过来玩!”张小亮也帮着腔。

张大娘就不好多作挽留了,只说:“把这伞给你家姐姐打去吧,别晒到了。瞧这细皮嫩肉的晒伤了可就难看了……”

“谢谢大娘了。”

张小竟手里拖着箱子腾不出手来,张小波去把太阳伞取了下来。

偌大的一个太阳伞在张小波的手上就跟一把小雨伞一样的轻。

“走吧,姐!”

“爸和妈是不是下地里了?”

七八月正是最热时,农村人一般是上午干完活休息到下午四点太阳不炙后才继续开工。

所以这时候城里该下班了,但农村人却是正在忙碌的时间。

“是呢。本来他们想来接你的,我就说他们天天有睡午觉的习惯,不养足了精神肯定使不出力气,就没让他们来了。”

“你们有帮爸妈下地吗?”作为长姐,张小纯大了他们两岁,所谓长姐如母,年幼父母下地时都是她带着这三胞胎的,所以三兄弟很是敬爱她。

“有啊,不过爸妈不让,他们让我们好好念书。”

“嗯。”

一路边走边聊,张小纯问的多是家里的事,三兄弟也一一回答了。

从村口一直朝一条两米宽的小马路一直走半个小时,再拐个弯穿过一条竹林,再走十分钟,就能看到一个大院子里。

农村人的院子挺奇怪的,多是依着姓氏而居。

比如这个院子里姓张,那姓陈姓李的就几乎没有。

这个院子就是张家院,住里对的多少都牵扯着一些血缘关系,什么三姑婆六叔公的真能饶晕人的头。

张小纯的家因为刮大风下暴雨年老失修的老房子倒了,两个月前出了钱建好了,终于也可以住新房了。

房子盖好的那段时间可多乡亲们过来玩,都想看看这个五室一厅是什么样的,虽然只是平房,房间也小,但在村里能兽起水泥房的还是极少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