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晓桓看到锦囊里的几个字就傻眼了:“这……这什么东西啊?”/p
凌纪安告诉他,这是辛弃疾的一首词,词牌名是《破阵子》。/p
杜晓妍说:“听你这么一讲我想起来了,好像是挺有名的一首词,这是最出名的一句。”/p
“这句话究竟是啥意思啊?”左晓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题完全出到他的盲点,一点头绪都没有。/p
杜晓妍笑他:“这句话就是字面的意思啊,一点也不难理解。”/p
“哎呀你别卖关子了,直接告诉我说的啥不就完了吗?”/p
“意思就是说,喝醉了酒挑亮油灯看他的宝剑。我想,一定是剑气逼人吧。”杜晓妍解释道。/p
“这个我知道,宝剑嘛,荡剑势、破剑势、挫剑势……”/p
“哈哈哈……”杜晓妍笑得前仰后合,“这可是古人写的词,你以为在拍电影呢。”/p
他俩嬉笑谈论,凌纪安一直在冥思苦想。单纯从字面上看,的确就像杜晓妍解的那样,端的是一位壮士酒后神起,拭剑细看的意象。这跟岭州大学有什么关系?难道辛弃疾老先生是根指南针,晓得仙人指路?/p
不,那是走近科学的套路。/p
说到科学,会不会是要求解题者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联系上下文,经过天文、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的一系列复杂操作,求出词中人物究竟剑指何方?/p
穷思无果,凌纪安又轻声把这首词背了一遍:/p
醉里挑灯看剑,/p
梦回吹角连营。/p
八百里分麾下炙,/p
五十弦翻塞外声。/p
沙场秋点兵。/p
马作的卢飞快,/p
弓如霹雳弦惊。/p
了却君王天下事,/p
赢得生前身后名。/p
可怜白发生!/p
他虽然是压低着嗓音在背诵,但这首词感情丰沛,形象鲜明,诵起来一气呵成,沙场点兵、壮士扼腕的图景如在眼前。左晓桓与杜晓妍听得都入了迷。/p
“沙场秋点兵,沙场秋点兵……有了!一定是这!”凌纪安猛地大叫起来,吓了身边二人一跳。/p
“到底是哪?”左晓桓云里雾里的,还是茫茫然不知该去向何处。/p
“跟我来就是了!”凌纪安边走边解释,这首词写道了两个具体的地点,一是营帐,二是沙场。学校里边显然不可能有兵营,沙场倒是可能存在,那就是球场。偌大个足球场,两军列阵,捉对厮杀,不是沙场又是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