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情长,征战沙场!/p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22年,秦国在攻占魏国之后,战国七雄已经只剩下齐楚与强秦三国,而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秦国再度积聚了足够的兵力,准备进攻楚国。/p
楚国在战国七雄之中的实力一直处于上流,一度足以和秦国争锋,虽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及郑国渠的开凿,国力日增,已经远胜楚国,但是攻楚的这一战嬴政还是十分谨慎,对于带兵的主帅,也在名将王翦和李信两人之间难以抉择。/p
王翦征战沙场多年,用兵如神,对秦楚两国军力也了如指掌,言‘非六十万大军不可灭楚’。/p
秦国虽然军事强大,不过这六十万大军也几乎是秦国大半的兵力,要是全都派出去了,能够一口气攻下楚国那自然是好,怕就怕战争僵持下来,旷日持久,秦国的六十万大军给拖延在楚国战线那就糟糕了。/p
虽然六国之中只剩下齐楚两国,齐国势弱,完全可以不用理会,但是除了六国之外,秦国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便是西域胡族!/p
在中国历史数千年来,西北边疆一直都有游牧民族侵扰,在秦朝有胡族,汉朝有匈奴,还有蒙古、犬戎,纷纷扰扰打了数千年,烦不胜烦。/p
西北之地有广阔的草原,虽然盛产好马,但是其他的物资却很匮乏,这些游牧民族一直想要逐鹿中原,所求的也不过是中原腹地庞大的物产资源,而中原皇朝对西北贫瘠之地却毫无所求。如此一来,攻守形势就此形成,绵延数千年无可更改。/p
春秋战国几百年来,中原边境始终无法安定,各国为了抵抗胡族入侵而修建城墙,而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将各国长城连接修缮,便是万里长城。/p
于嬴政来说,攻楚虽然重要,但是如果派出足足六十万大军,必然会造成都城咸阳的防守空虚,如果北方胡族在这个时候对咸阳发动进攻,咸阳就岌岌可危,就算到时候能打下楚国,没了都城,秦国也完了。/p
这时李信上奏道,不过二十万大军,便可攻下楚国。/p
嬴政大喜,王翦连忙劝说,说楚国兵强马壮,绝非燕、韩等国可以相比,二十万大军攻楚绝不可能成功,希望嬴政能够三思。/p
王翦虽然言辞恳切,不过秦国连灭韩、赵、燕、魏四国,就算偶有败仗,也不足以改变大局,夺得天下之势一帆风顺,加上原本的六国,六个强大的对手,现在也只剩齐楚两国,嬴政也有些膨胀了起来,加上李信言之凿凿,信心满满,自信一定能够以二十万大军为嬴政拿下楚国,嬴政最终还是没有听王翦的建议,封李信为帅,点兵二十万,挥师楚国。/p
王翦大怒,差点当场对嬴政说出曹阿瞒那句大逆不道的‘竖子不足与谋’,最后还是当场向嬴政辞官,求归故里,嬴政应允。/p
二十万大军,不管是需要的粮草还是兵器都是一个庞大的数量,秦国这个强大的国家机器再次运作起来,从百姓的身上榨取血汗,为战争做准备。/p
而下朝之后,月神回到住处,不解对黄芳芳问道:“东皇阁下,今日嬴政商讨攻楚事宜,你为什么不让我发表意见,反而是隐身一旁?”/p
黄芳芳没直接解释,笑着问道:“嬴政是同意让李信带二十万人去攻打楚国了?”/p
“是。”/p
“那你认为,二十万人可破楚否?”/p
月神思索了一番,答道:“楚国虽然曾经强大,但是近年毕竟已经衰败,而且少经战事。而秦军都是百战精兵,兵强马壮,二十万人应当足够。”/p
黄芳芳摇头道:“你虽然聪明,没真正上过战场是不明白的,战争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而就算楚国已经衰弱,想要以区区二十万人灭掉楚国,就算是白起复生也做不到。”/p
白起是秦国第一名将,就算是王翦比他也要略逊一筹,一生为秦国征战无数,一生中由他统军歼灭的六国军队大约有165万人,战功赫赫,堪称是秦国战神,与王翦、廉颇、李牧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p
月神听黄芳芳说得如此笃定,问道:“那李信是否太过自大了?”/p
“他虽然自大,不过这次也不全是他的问题,也该有人在他后面推波助澜。”/p
月神回想起自己朝上所有人的言语反应,瞬间想到一人:“是昌平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