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去边关一年的一些成果,你们都见到昨日我从天而降的那巨大气球,其实也跟着有关系,具体就不详细说了,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清的,想要让它一路从边关飞到京城,必须要对整个大雍的地形,天气了若指掌,否则飞到一半,落到了不知名的地方,那就掉了大了。”
一边说着一边把鸟瞰图拿了出来。
“三十个善勘测的人,历时三个月,从最南走到最北,绘制出了这么一张图,太后大寿之时,我献上的武国降书,其中功劳就有其中一份,有此图,百战百胜。运筹帷幄,不是虚话。”
穆元咏又拿出册子:“这里就是根据此图所记录的各地详细注释——工部应该也有这样的资料,但是我记得一般是十年一更新,上一次重绘,好像是先皇……登基之时吧?”
工部尚书上前:“禀殿下,确实如此。”
“有这个详细吗?”穆元咏后退一步,让他更好的看这张图。
工部尚书摇头,他细致的观测,不禁赞叹:“此乃天工。殿下大才!”
“你倒不必夸我,”穆元咏摇头:“沧海桑田,地形是会随时间移动变化的,如果你这边更新不及时,那么前人的付出全部都只是虚妄,那仓库堆积的也不过是一堆废纸,你看这里……”他指着某一处:“这处山地,原来是湖泊,三年前干旱,形成盆地,河道改流,现在反倒成了荒地,问过当地人,原来此地是湖泊,供应十里良田,河道改流后,田地荒废,而此地农民税收却仍旧按照良田税收取。”
工部尚书被他说得一愣:“这……”
“尔等在此位高居,却离民生太远,也难怪民会生怨,也不怨你尸位素餐,毕竟这也跟你的人生经历有关系,比如你是沧源梁氏,居万亩良田,占最好的河道,百年未曾更改,自不知道有的地方地形移动频繁,前年还是坡地今年就成了湖泊。”
工部尚书没想到穆元咏知道得这么详细,额头渐渐生起汗迹,听穆元咏用着颇为羡慕的语气说着梁氏,实在有些惊心动魄之感。
“地形勘测工部的事情,人口计数,税收却是关乎户部,虽然分两部,却并不代表二者没有关系,很多事情都需各部一起解决。”穆元咏刚刚点名了工部,这次又立刻落到了户部的头上。
户部尚书早在先前穆元咏提起税收就知道自己难逃被点名,早早的就上前,此刻倒是态度良好的承认自己的疏忽。
毕竟穆元咏这次指出来并不是打算清算,而是要教他们去改。
“以后这方面,也就不需要我再去提醒你们,勘测地形,一般至少一年一次,人手要是不够,可以当地特招,目前很多部门过于臃肿,倒是可以给你们瘦瘦身,比如工部的水利部门竟然纳下百人,竟然专门给一个倒茶的官职,实在是浪费资源。”
“这里吏部先记着,最后找你。”他抬手敲了敲桌子,看了眼左宰,左宰这个人算是他上一世活得最好的一位了,右宰那干瘦老头也落了个罢官的结局,就他功成身退,在最恰当的时候辞官,听说最后九十岁了还跑到西平湖边钓鱼。
说实话,他有些看不明白这个人,其他人也不是很喜欢他,总觉得他笑得阴测测的。
这老头……
他说:“我就只是随便翻了翻,你看这就是你们做的工作,说到底还是太闲了,我在边关特别行政处,里面就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连睡觉都要挤出时间来,但是效率却极高,我早上说要成立一个新的部门,晚上人手就给招齐了,第二天就能够开摊了……这是左宰您的疏忽啊。”
他轻轻点了点那隔岸观火,满脸不在状态的左宰:“这是内阁,是各位大人更应该注意的事情。”
“左宰你年纪最大,资历最深,但是在位这几十年,好像没有做出哪件事让我看过眼的吧?这左宰的位置也是熬资历熬出的,您这是什么,说好听点叫资历老,高深莫测,两袖清清爽爽,无事沾不了你身,说难听点,不就是尸位素餐,身居高位,一点实事不办!”
四周原本还有些吵闹的声音一顿。
众人一副看好戏的模样,左宰却面色自若,呵呵笑道:“殿下要老夫做什么,尽管开口就是,无需再来一番欲扬先抑。”
“老夫就一条苟延残喘的老命,没什么奔头了,”他一边说,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这老头一板着脸,倒是格外有气势:“但是也不定就差年轻人多少。”
“再怎么说,吃过盐,走过的路都比年轻人要多一些,这些宝贵的东西都在老夫的脑子里,虽然思路上是不够开阔,不够跳跃,但是细节上……”他自信满满的笑道:“却不一定就比那些冒冒失失的年轻人差。”
“殿下那个特别行政处,老夫也有耳闻,那叫蒸汽机的工厂确实是让老夫大开眼界,殿下的本事,老夫早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想要把它推广……”
他眨了眨眼睛:“怕是没那么容易吧——”
原本看好戏的几个大臣这下再也侯不住了,原本以为终于可以看到这老鳖吃瘪,结果没想到姜还是老的辣,滑还是这老的滑。
这哪里是吃挂落,这是卖好处啊!好你个左宰,平日里躲得不吱声,咬人的狗不叫,这次倒是跳得比谁都快!
虽然还没明白那蒸汽机是个什么章程,但不枉这些常年混迹官场的老油条的灵敏嗅觉。
中宰当即站出来:“唉——左宰大人此言差矣。”
“蒸汽机工厂的好处一目了然,边关工厂的建立,招了多少工人,又养活了多少人,多,大家都不是傻子,怎么会拒绝,只要您老人家不从中作梗……”
他意味深长的一笑,接着朝穆元咏作揖:“太子殿下,老臣人微言轻,但是代替身后吴地的百万百姓,先谢过殿下,吴地第二座工厂的建立!
这是利国利民,流传百年的大好事,其中费用人手,吴地全部包揽。”
右宰目瞪口呆的看着两位同僚,心道:真是一群老狐狸,都不是好糊弄的。
他松开紧紧攥着的玉笏:“太子殿下!”
“臣请愿太子能够在京内另立一处——大雍特别行政处。总揽改革诸事!”
门外站立的侍卫忽然听到里面平静商量的声音突然变大,苍老的声音,声如洪钟:“老匹夫!你要脸不要!”
接着传来些许污言秽语,伴随着玉笏砸在地上的梆梆声,有些撇了撇嘴:不是说京城的文人大官,秉承自我儒雅风范,不会轻易动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