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子苏那么喜欢守在北方,那本相国就成全他!”昌平君拿着毛笔在绢帛上落笔。
写完后他将两份绢帛交给李魁沉声道:“先去一趟寿春,把这份绢帛先给楚王。”
昌平君指着右边的绢帛说道,“之后再带着另一份绢帛从赵国南部一直往北去代郡。”
“臣明白!”李魁重重地点头。
昌平君挥了挥手,李魁便是离开屋子把门带上。
昌平君看着眼前的画像,眼里也是闪过杀意。
“给你机会让你捡一条命你不肯,那就别怪本相国让你死在代郡了!”
嬴子苏突然打了个喷嚏,他摸了摸发痒的鼻子也是暗骂一句。
此时他正在做着分析,为何昌平君是要他回咸阳?
假设昌平君真的知道了在燕国破坏了南越计划的是他,那么昌平君应该是很想找机会除掉他才是。
这次他带兵出征迟迟未归,按理说昌平君应该是巴不得他不回来才是。
这样他战死在赵国北部的可能性还更大,可他竟然是派人要他回咸阳?
从敌对关系上来说,昌平君这操作做得有些迷离。
但如果是从利益上来说呢?嬴子苏又开始落笔。
他当初向嬴政请兵十万是要伐代郡,代郡是赵国北部的最后一个桥头堡。
如果拿下代郡,意味着赵国的整个北部都是他们秦国的。
赵国失去北部,南部又要面临韩国和魏国,无疑是把赵国判了个死刑。
所以代郡对于赵国而言不能丢,包括赤丽和宜安这两座城池也不能丢。
如蒙恬所说,雁门和云中这两个地方,桓齮只用了不到两月就拿下。
在大多数人不知道李牧的情况下,就算代郡是块难啃的肉。
但也不至于四个多月了还没有啃下来。
代郡被破,赵国北部失手,难的是赵国。
韩国现在是秦的附属国,所以韩国一定会听秦国的话对赵国南部发起进攻。
而魏国与赵国有仇,秦国只要在旁边煽风点火一下,再拿出一些利益来也能让魏国发兵进攻赵国南部。
至于去做这煽风点火的人,韩非完全可以胜任。
燕国又已经被灭了,齐国当然也是听秦国的绝不会出兵支援赵国。
三国齐下,赵国不死都难。
赵国要是这么容易地被秦国拿下,第二难的楚国。
楚国就指望着赵国可以好好地削减一下秦国的实力,可赵国要是啥事都没做就被灭了。
那楚国不就得跟鼎盛的秦国交手么?更何况还是吞并了赵国的情况下。
昌平君已经是楚国安排在秦国的细作,那么他就一定不想看到代郡被攻下。
所以他才会派人要他立刻回咸阳,换一个将领上来接替他来伐代郡。
至于这替换的将军,可以是他昌平君的人。
然后再刻意在进攻代郡时候战败,那将军是死是活和他昌平君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要是怕泄露秘密,那就派人暗中杀掉便是,再对外说是战败身死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