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杀掉焦应舟后,朱由榔并没有离开大营,他决定暂时就在克难军、破虏军和骑兵中办公。每天都住在大营中,亲自督导大军的纪律,真正提升大明的战斗力。
朱由榔知道,武器在战争中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尤其是没有产生代差的情况下。
即使是到了1840年,清军也有机会打败英法联军。若是大清初期的八旗兵,未必就会输掉。可是后期的八旗兵是个什么纪律。
只会提笼遛鸟,散漫无比,怎么可能赢呢?
所以,明军必须是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队伍。
如何提升明军的纪律性呢?
现在只有反向的管理。
谁坏了规矩就杀谁。
这虽然有助于维护记录,但是,平时出现苗头,没人管你,只有出了问题,就有人砍你的头,也有点对兵士不负责任。
怎么办呢?
朱由榔冥思苦想起来。
这时,王坤走了进来,拿出一封信道:“恭喜皇爷,凤贵妃给您来信了!”
说起凤娇儿,朱由榔心中甚是想念,已经一个月没见这个小凤凰了。
不知道她现在怎样,是不是受了很多的苦!
朱由榔甚至后悔将娇儿一个人留在贵州。
她急不可耐地打开信,原来凤娇儿已经收到了,他送去的,2米高的玻璃镜子,以及茶杯、酒杯等。
朱由榔给茶姑送去的可不止是一套。他准备了很多款式的镜子,酒杯,老花镜等。
进入水西后,遇到小土司,或是山寨的老人,茶姑就送一些玻璃器皿,一是为将来大量卖玻璃,先做前期的营销。
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凤娇儿广施恩德,让她在贵州的苗疆更受欢迎。
让朱由榔的威望撒播在贵州的每个角落。
凤娇儿的信,大意是现在她过得很开心,每天都走一些山寨,苗人都很喜欢她。
第二项要抒情。
表达的就是对朱由榔的思念。每到夜深人静,凤娇儿就对着广州的方向,思念自己的郎君,期待早日完成贵州之旅,赶紧回广州相聚。
以后,死了都不分开!
第三就是报告各土司的动态。
云南的沙定洲之前给水西、杨氏等土司写信,还派专人过来,联系各土司上层。让朱由榔对贵州多加小心。
第四个就是建议。
凤娇儿建议,朱由榔多派一些读书人,到贵州的山寨里教书。
这里山寨的老百姓,学习儒家思想多了,就有了忠君爱国的思想。
那时,土司再怎么蛊惑,百姓也不会跟他们造反的!
朱由榔虽然不喜欢孔老二,但是不得不说,儒学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只要是百姓读了这儒学,以后就想着怎么考上进士,怎么光宗耀祖,谁也没有心思造反了!
对!就这么干,赶紧让吕大器派一些落榜的童生过去,在贵州传播儒家思想。
突然,朱由榔眼睛一亮,心道“娇儿就是朕的幸运星啊!朕有办法改进明军的纪律了!”
此时的朱由榔兴奋地猛地一拍桌子,吓得在一旁的王坤都是一激灵,有点不知所措!
【作者题外话】:叮咚……第五更送达,各位书友们,蚂蚁需要银票支持!蚂蚁先行给各位请安了!
书友们,本书的书友群号是1083741062,欢迎大家来水群,催更!
书友群还有特别福利哟!
期待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