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烧鹅在一刻钟之前就做好了。”杨柳道,“但大家似乎很中意我做的烧鹅,争抢着要尝,以至于耽误了来见老太太的时间。”/p
她的机会,是老太太郭氏给的,照理做好了烧鹅后,应该端来先给她尝。可现在盘子里只剩下了一只鹅腿。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做的烧鹅味道太好了,大家吃得停不下来。/p
杨家人在美食上,可谓是见多识广,居然会为了一道烧鹅,连老太太都给忘了?/p
那这只烧鹅,得有多美味哪?/p
杨季昌惊讶着,接过仅盛着一条鹅腿的盘子,奉给了郭氏。/p
郭氏看到鹅腿的色泽,就在心里默叹了一声,杨柳恐怕是赢了。等她尝了一口肉,愈发肯定了自己心里的想法,杨柳的厨艺,超过杨达太多了。/p
这鹅肉咸鲜中透着丝丝甘甜,杨柳一定放了蜂蜜,而正因为蜂蜜的作用,才使得鹅皮色泽金黄,呈现出了烤制的效果。/p
其实杨达的厨艺不算差,不然也不会从杨家后辈中脱颖而出,最终还代表杨家赢得了佳肴大赛的资格。但他太墨守成规了,每道菜都是一板一眼地照着食谱来,没有一丁点自己的想法。/p
反观杨柳,这道菜就做得有个性多了。/p
郭氏默默地赞许着,问杨季昌:“杨柳确定要留在家里招赘了?”/p
杨季昌以为郭氏不高兴,小心翼翼地回答:“是,当初杨柳偷学了四香豆腐,为了防止我们杨家的家传绝学外传,儿子便决定将她留在家里招赘了。”/p
“好,好。”郭氏满意地点点头,又对杨柳道,“就你这厨艺,哪还需要偷学我们杨家的四香豆腐,仅凭这道烧鹅,就是一道独门绝学了。”/p
老太太对杨柳的评价竟如此之高?杨季昌惊呆了。/p
刚刚抵达聚鑫堂的杨伯升众人听见,也是个个听得瞪大了眼睛。/p
他们杨家的年轻一辈,可从来没有人创出过属于自己的食谱,而杨柳一出手,就是独门绝学?/p
敢情刚才老太太问杨柳是否会在家招赘,是因为对她太满意,所以有心将她留在家里?/p
如果是这样的话,杨柳以后可就成了他们的劲敌了……杨伯升和杨仲昆不约而同地侧头对视,彼此都看清了对方眼中的深意。就连一直以奚落杨伯升为乐的徐氏,都罕见地没有作声。/p
“行了,这道烧鹅,无论在用时还是色香味上,都胜过阿达许多,我想你们对此没有异议吧?”郭氏虽然问的是问题,但却根本没有给他们回答的时间,紧接着又道,“佳肴大赛,我们杨家参赛的资格,就给杨柳了。下次的初赛,由她代表杨家参赛。”/p
老太太对杨柳如此满意,杨伯升等人就算心里有想法,也不敢说什么了,只能点头。/p
“柳儿。”郭氏和颜悦色地对杨柳道,“你回去收拾收拾,明天就搬回家里来住,为佳肴大赛的初赛做准备。”/p
杨柳犹豫道:“老太太,我娘还躺在床上保胎,离不开人。”/p
“你娘不是有你爹照顾吗?”郭氏道,“你待在乡下,到时候连初赛的规则都不知道,如何参加比赛?”/p
这倒也是。再者杨季昌虽然偏心,但却看重邹氏肚子里的孩子,应该会把她照顾得很好的。杨柳这样想着,便点了头:“好,我明天就搬回来。”/p
“那你现在就回去收拾行李。我让厨房给你准备饭菜,你带回去给你娘尝尝。”郭氏和蔼地道。/p
老太太对杨柳的态度,可真是大变样了。厅中众人交流着眼神,掩不住地嫉恨。/p
“多谢老太太。”杨柳行礼谢道。/p
郭氏抬头看向了余氏:“伯升媳妇,给柳儿准备马车。”/p
“不用了,老太太。”杨柳忙道,“我是雇邻居的车来的,就在城门口。”/p
“那就让马车送你到城门口。”郭氏坚持道。/p
老太太有心抬爱,杨柳自然没意见,再次行礼道谢。/p
有杨柳这样的厨艺,他们杨家赢得佳肴大赛的希望,起码多了八成。郭氏一想到这儿,脸上就又多了笑容:“跟你爹去吧,我让他们给你收拾好房间,等着你回来。”/p
杨季昌还没借到钱呢,支支吾吾地道:“娘,我最近手头紧,想在账上支点银子。”/p
他上次支钱的时候,被郭氏骂了个狗血喷头,所以这次开口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先把肩膀缩了起来。/p
可谁知郭氏对他的态度和上次大不一样,竟道:“你在公中支了银子,拿什么还?我这里还有几两月例银子,你先拿去使吧。”/p
郭氏说着,便命丫鬟取了两锭足有十两的银子来,交给了杨季昌。/p
老太太竟然拿私房银子补贴他?!这可是不用还的!杨季昌捧着银子,又惊又喜。/p
杨伯升夫妇和杨仲昆夫妇的脸色,刷地一下就变黑了。/p
他们兄弟三人,都是郭氏的亲生儿子,但郭氏却只补贴杨季昌,而且还是当众补贴!/p
杨伯升看着杨季昌手里的银子,阴恻恻地道:“老三,你这是父以女荣啊。”/p
他的本意是奚落,但杨季昌却根本没领会到意思,笑呵呵地道:“对,对,全都因为我生了个好女儿。”/p
蠢货!杨伯升气得鼻子都歪了。/p
杨伯升的话,还真让杨季昌开了窍。他这个女儿,虽然桀骜不驯,不把他这个爹放在眼里,但是只要她有出息,他就会跟着沾光,那他平时忍让点又有什么关系?/p
如果没有杨柳,他今儿哪能白得十两银子?/p
杨季昌攥着银子看杨柳,越看越觉得惹人爱,笑容满面地上前,招呼她一起回家。/p
杨柳一看杨季昌的样子,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她很不齿杨季昌的这种性格,本来不打算理他,但忽然想到赵氏、田芝芝和田寅,就改了主意,回应杨季昌道:“爹,女儿办事,稳当不稳当?”/p
“稳当,稳当。”杨季昌连声地道。/p
“那以后田芝芝和田寅再算计我,你站在哪一边?”杨柳问道。/p
“你这边,你这边。”杨季昌一叠声地道。/p
杨柳没指望他真的马上就改,但有个态度总是好的。她满意地点点头,拿上老太太赠予的饭菜,坐上余氏安排的马车,和杨季昌一起回乡下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