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光顾着围歼韩暹的部曲,竟然忘记敌人那边还有巨弩,他将士卒集中在一起围歼敌人,正好成了敌人巨弩的活靶子。
“快散开,赶紧散开。”
史焕摆脱了韩暹的纠缠,冲自己的部曲大声撕吼。
他的部曲还没听到他的提醒,就已经被八牛弩在人群中凿开了几条血胡同。
遭受如此的重击,史焕的部曲被吓得掉头就跑。曹性瞅准机会,立刻领兵掩杀过来,兜在他们后面一阵追杀。
曹仁赶紧下令让弓箭手开弓放箭,掩护史焕和他的部曲撤退,同时,他又命令李典率领骑兵向敌人的军阵发起突袭,想要击溃敌人发射巨弩的辅兵。
对曹仁派骑兵出击,高顺也是早有准备,他命胡车儿率领一千骑兵冲上去拦截。同时下令全军出击,跟在韩暹和曹性他们身后,向曹仁的中军大阵发起总攻。
面对高顺的全面进攻,曹仁也是不慌不忙,他将麾下的精兵分成三部分,轮流阻击敌人的进攻。
曹仁知道对方巨弩的威力,就尽量与敌人拉开距离,只留下少量的军队与敌人缠斗。因为他麾下的的骑兵比对方多,也不用担心留下来的军队会被敌人包围吃掉。
面对曹仁这种拼消耗的战术,高顺也是无计可施。他的兵马没有对方多,士卒也不比对方精锐,唯一强过对方的就他的陷阵营。可在没有把握击败敌人之前,他是不敢轻易使出这个杀手锏的。
眼见战事陷入困境,刘烨向高顺建议道:“高将军,敌将仗着他们人多势众,想要将我军的士卒消耗得精疲力尽,他们再发起全面的反击。依我之见,咱们还是撤兵吧。”
高顺听了刘烨的话,心中暗自寻思,曹仁既然有反击的想法,那自己就先示弱,引诱他出击,只要曹军攻过来,他就有机可趁。
想到这里,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刘烨,刘烨听完之后,担忧地道:“高将军,曹军的士卒都是在轮流作战,他们一担反击,必定是倾尽全力,你有信心战而胜之吗?”
“军师放心,只要敌人放弃阵型反攻过来,我就有八成的把握击败他们。”
高顺说完,抬手指着自己身后的八百陷阵营士卒,向刘烨介绍道:“他们即使不能以一敌十,以一敌五决不成问题。”
刘烨半信半疑地道:“如果将军的部曲真是如此厉害,那就不仿一试。”
高顺立刻派人传令给正在前面指挥作战的将领,将他的计划告诉众将,命他们予以配合,做好诱敌之后再进行反击的准备。
战事进行到上午巳时左右,曹仁发现敌人已经锐气尽失,无法再突破他留下来的阻击阵线。他心中暗喜,以为敌人已经中了他的疲兵之计。
曹仁当即决定,要亲自率领三千虎卫军,向敌人发起反攻。
荀攸担心地道:“将军,想那刘烨足智多谋,应该不难识破你的疲兵之计才对,他们为何不撤兵呢?难道有什么阴谋诡计不成?”
曹仁笑道:“军师多虑了,刘烨虽然多智,可现在指挥作战的主将是高顺,临换将乃兵家大忌。刘烨即便能识破我的计策,高顺作为主将,也未必听他的意见。”
荀攸:“为防万一,将军最好别亲自领兵出击,换个人前去即可。”
史焕在一旁劝道:“将军,军师言之有理,还是末将代替您领兵出击。”
曹仁点头道:“也好,不过公刘你一定要记住,等你们反击到敌将阵前的时候,尽量让部队拉开一点距离。以防遭到敌人的巨弩攻击。”
史焕忙道:“将军放心,末将必定记在心里,不敢有失。”
曹仁又叮嘱了几句,这才下令让史焕带领三千虎卫军出击。
虎卫军是曹操麾下的亲军,一共只有万人,这些士卒都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精壮老卒,他们的装备全部是两当甲、大铁盾和环首刀。
上次在沂河突围的时候,曹仁就是靠他们击溃了张飞率领的徐州军,又在反击的时候重创了韩暹和俄荷烧戈率领的一千西凉骑兵。
由此可见,这支虎卫军的战力是多么的强悍。
为保万无一失,曹仁又下令让曹纯带领一千骑兵跟随史焕一起出击。
史焕和曹纯点齐人马,向正在进攻的敌人展开反击。韩暹和曹性原本还想要假装不敌,结果他们在三千虎卫军的猛烈攻击下,很快就溃败下来。
史焕也不去追赶韩暹和曹性率领的残兵,他们直接杀奔高顺这边的中军大阵。
看到三千气势汹汹的虎卫军杀奔过来,高顺连眼皮都不跳一下,他冷静地传达着命令,先让人通知韩暹、曹性二人率领残部配合刘烨拦截曹军的后续部队。又命胡车儿和俄荷烧戈一起率领剩下的骑兵全力拦截曹军的骑兵,为他剿灭这支虎卫军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