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内,坐在案几后的于吉正手握着一卷竹简在仔细地阅读,那是赵范的舅父赵晟写给他的书信。
于吉看完书信后,将竹简放在案几上,冲赵范笑道:“你舅父在信中说,让你在舒城多住些日子。还让我在这边为你定一门亲事。”
赵范听到可以在舒城这边多住一段时间,心中暗自高兴不已。等他再听到后面那句话,心思立刻就活泛起来。
他冲于吉问道:“老神仙,能不能让我自己挑选妻子?”
于吉闻言就是一愣,他疑惑地道:“阿范,你今天刚来舒城,莫非就已经看上了哪家的小娘?”
赵范连连点头道:“不错,我今天进城的时候,看到一位小娘长得是花容月貌,和我最般配不过了。”
于吉好奇地道:“你且说说,究竟是哪家的小娘?”
“回禀老神仙,她就是桥蕤将军的妻妹。”
“胡说,桥将军的妻妹是个寡妇,而且还比你大了十多岁,你怎能娶她为妻。”
赵范小声地反驳道:“我兄长不是也娶了两个寡妇吗?”
“你兄长那是纳妾,岂能以此相比。老夫心里已经有了人选,待你兄长回来,便派人为你去求亲。”
赵范:“老神仙,您想让我娶谁为妻?”
于吉笑道:“此女人品、家世都与你很般配,她就是现任扬州牧刘基的妹妹。”
赵范急道:“不行。我只想娶桥将军的妹妹,别人我都不要。”
于吉怒斥道:“胡说,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父母不在,就该由老夫和你舅父作主。何况你兄长在这件事情上都听老夫的,你小子还想要抗命不成。”
赵范小声地嘀咕道:“我嫂嫂长得貌美如花,兄长他自然不会反对。”
于吉放缓语气道:“你尽管放心好了,那位小刘使君容姿俊美,他的妹妹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赵范还想再开口反对几句,于吉却冲他一摆手,道:“此事就这么定了,等你兄长回来,老夫便让他派人去秣陵为你求亲。”
于吉说完,便领着樊普去自己房里说话去了。
从客厅走出来,赵范心里真是郁闷死了,原本他还想让于吉帮他在兄长面前说说好话,谁知竟然被老头子强行安排下一门亲事,这可真是无妄之灾。
赵范坐在临水的台阶处,折了一根柳树枝抽打着水面,以发泄心头的不满。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响。他回头一看,是蔡琰端着个托盘走了过来。
蔡琰将托盘放在台阶上,轻声地问道:“少君不在屋里休息,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屋里太憋闷了,我出来透透气。”
蔡琰抿嘴笑道:“少君可是在为定亲之事发愁?”
赵范郁闷地道:“早知今天会发生这事,我就不过来了。”
“少君如果不想接受这门亲事,何不去寻求你兄长相帮呢?”
“我兄长是老神仙的弟子,难道他会为我而反对老神仙的决定不成?”
“这可不一定哦,老神仙让你取刘家的小娘,就是想要通过你们这桩婚事,将小刘使君变成自己人。如此一来,江东就再无后患。”
赵范吃惊地道:“原来是这样的啊!我就说嘛,好好的为什么我一来就要定亲,原来根子在这里。不行,我得去找老神仙评评理去。”
蔡琰急道:“少君,你千万别去。”
“为啥不能去?”
“少君现在过去一说,老神仙不就猜到是我多嘴了吗?真要如此,岂不是让我为难嘛。”
“不错,你帮了我,我也不能害你为难。”
顿了顿,赵范好奇地道:“蔡小娘,咱们只有一面之缘,你为何要帮我?”
蔡琰凝望着湖面新长出来的片片荷叶,语气落寞地道:“因为我自己曾经受过指婚的苦楚,所以不希望你也和我一样。”
赵范疑惑地道:“你究竟是哪里人氏?为何要跑来这里做女道士?”
还没等蔡琰开口回复,就听见樊普在客厅外面冲赵范喊道:“少君,我们该回去了。”
赵范站起身,冲蔡琰报歉地笑道:“我该走了,等有空时,我再过来看你。”
蔡琰微微颔首,道:“少君慢走。”
“告辞。”
…
在回城的路上,赵范向樊普询问:“老管事,蔡小娘究竟是什么来历?她为何要在此做女道士?”
樊普轻叹一声,道:“这位蔡小娘的来历可不简单,她的父亲名叫蔡邕,乃是天下有名的~”
赵范听樊普说完蔡琰的经历后,这才明白对方为何要帮自己。他愤愤不平地道:“那个蔡邕就是个糊涂蛋,他怎能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病秧子呢,这不是害了她一辈子吗?”
“依我猜想,蔡中郎应该是在定亲之后才知道女儿的未婚夫婿得了绝症。因为已经定下了亲事,也不好推托这桩婚事。”
“蔡中郎就是个老糊涂,若是换作我,我肯定打死也不会将女儿嫁给一个病秧子。”
“少君年纪还小,很多事情你都不懂。对于蔡中郎这些人来说,名声可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