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亲自将粥奉与歪在榻上的太后,太后拿小匙盛了两口,便放下道:;不知怎的,哀家这几日的胃口愈发不好了。就这样罢。;
皇帝道:;可是膳房里做的东西不合口味。;
太后道:;吃了这么多年了,若是不合口味,早便不合了,哪里还等得今日?;
皇帝道:;那母后可是有什么心里不痛快的。;
太后换了一个姿势歪着,道:;满宫上下,谁还能让哀家不痛快呢?;
皇帝道:;可是梓潼做错了什么事?有什么不周到的?;
太后道:;皇后很好,哀家只是这个月,莫名总是有些累。;
皇帝继续道:;每日的平安脉怎么说?;
太后道:;那些个太医,还是老样子,说不出什么要紧的。许是就是老了。;
玉杉大着胆子,上前一步,道:;母后,臣妾在家时,也曾看过两本医书,倘母后不弃,请准臣妾一试。;
太后抬起眼,看了一眼玉杉,摇摇头道:;你?那些太医都说不出什么来,你又能瞧出什么来?;
皇帝道:;母后,不如就让梓潼试上一试。她再怎么着,是您的儿媳,真有什么那些臣子不能说的话,她许是能说。;
太后身边侍奉的章瑞英道:;皇上,皇后娘娘在太后面前,固然比那些太医敢说话。可是行医经验上,总是不如太医的;说到此处,章瑞英只觉皇帝一双眼盯着她,再也说不下话,直跪了下去。
玉杉连上前亲搀了章瑞英。
皇帝看了眼玉杉,道:;母后,儿臣想,既然梓潼说自己懂些医道,章姑姑又怕梓潼经验不足,一时莽撞,出了纰漏,不如干脆,叫梓潼给母后诊上一诊,诊过之后,也不必说出,只叫梓潼与太医们印证一番便是了。;
太后道:;罢了,好好的一个媳妇,你非让她跟一群臣子凑什么热闹?;
玉杉面上红了一红,道:;方才是臣妾言辞莽撞,倒叫母后同皇上为难,全是臣妾的不是。;
太后道:;罢了,你如今也是一片好心,怨不得你。;
玉杉低着头道:;臣妾多谢母后体恤。儿臣斗胆问您一句,母后进来牙齿可还好?;
太后道:;牙齿倒还好,只不能吃太酸,或是太过辛辣之物。一吃,便有些疼。;
玉杉道:;既然这样,想来,常见开胃用的山楂,母后是不能吃的,太医和做菜的点心师傅、还有您身边的姑姑在给您调制茶汤时,也不敢给母后用了。;
太后微微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是。;
玉杉道:;若是为了牙齿想,太过酸辣的东西,自然都不该吃。可是寻常开胃的东西,又免不了这些,确实是有些为难。;
皇帝道:;那便没什么法子了?;
玉杉道:;臣妾医道浅薄,只能说,日常饮食清淡些,冬天几乎没有什么时蔬,只有极少一些洞子货,今年冬天又冷,那些洞子货又少,臣妾无能,再没有别的法子,只有将臣妾宫中每日用的那一点,拿出来奉与母后,叫替母后调理菜肴的师傅好生安排,多做几样,只求母后不要嫌弃。;
皇帝道:;你宫里必竟也不算太多,这些,朕也拿出一半来,奉与母后。;
太后道:;罢了,你们也不必再费这个心了。哀家历来的口味,皇后你不知道,皇上是知道的。过了这些日子,也就好了。;
玉杉望向皇帝,皇帝解道:;母后是非时不食,最不喜洞子货的。;说着,又转头劝太后:;母后,可是到底是您的身子要紧,用一些也无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