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那是1座鬼庙_鉴宝鬼瞳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50章那是1座鬼庙(2 / 2)

“村长,你知道河对面的那座小庙么?”

“河对面?”

“对啊。”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村子里还有着一位族中的老者,过去是个说书的。他倒是喜欢这些民间杂谈传说,不妨去问问他,他或许知道一些。”

“是么?那请你带我们过去。”

说书,是河洛这里的一种曲艺形式。又叫河洛大鼓。

它起源于清末民初,是流行在河洛地区一个较年轻的曲种,它有百年历史。据老艺人相传大约在1900年前后这一带流行一种琴书,只有坠琴伴奏,艺人闭目端坐,唱腔低沉,节奏缓慢,在群众中不大普及。

后来琴书艺人吸取了鼓儿词艺人大腔大口演唱和动作表演的优点,加之使用书鼓和钢板,很能烘托气氛,很受群众欢迎。

在村镇乡野,大都是一桌、数椅、一茶就可以开书了。演唱工具主要有书鼓、钢板(也称鸳鸯板,月牙钢飞)、醒木、折扇等,也有的加配简板。其演唱方式主要有一人单唱不加弦子伴奏的("单大鼓")和自拉自唱这两种。每场书一般说三大段,每一段一个小时左右,称为一板书(称为一关书)。每一板书开头一般都要加一个书帽,其作用主要是为了调节气氛,变换口味。

河洛大鼓的演唱内容非常广泛,从内容上讲,有劝家书、逗笑书、言情书、公案袍带书、朝阁书和武侠书等;从形式上论,有短篇书帽、中篇书段和长篇大书。书帽分为垫场书帽和开板书帽;中篇书段主要有劝家书、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在过去,这种说书艺人就和以前的相声一样,属于变相的讨饭撂地的形式,所以,需要艺人不但要有原本的大部头传承下来的传统书目,也要遇着自己的看家绝活,独门书目,才能在同行中挣得一席之地。

所以,这些民间艺人,大多会在短篇以及书帽的时候,说一些自己独创的东西,当然也是他从民间乡里,听到或者打听来的一些奇闻异事,以及民间传说,加以改变加工。用来吸引客人听众。

加之他们忙时务农,闲时走街串巷,四处游走,如果真有年龄大些的说书老艺人还在,说不定还真能知道那处小庙的存在呢。

“你们问的是河对面的柳神庙?”

找到了老人家,虽然已经是年迈体衰,但是精神尚好,一听老家伙要问的事情,老人家就盯住老家伙,直接问道。

“那是一座柳神庙?”

果然是找对了人,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一听老人家的话,大家就是眼睛一亮。

“那是座阴庙。邪的很哪,要不的话,怎么会闹得那附近人畜皆无,柳神庙也被拆毁?”

“阴庙?”

“对,也叫鬼庙。里面可没有供奉神明,而是全都是一群屈死的鬼。这也就是到了如今了,再往前好多年,就是有人来问,我都不会说的。”

老人家说着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回忆还有恐惧。喃喃的说到。

庙宇不供奉神明,居然会有着一群屈死的鬼在里面?那还叫什么柳神庙?

大家听到这里,都是一脸的懵懂。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庙宇也是有着分别的。有神庙,鬼庙两种。神庙哪怕是邪神,也是会做好事的。但是鬼庙,也叫阴庙,那是只会害人,不会做好事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