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又要赚钱又要发展一下势力,谢楚觉得身上的担子又重了起来,萧岐说的没错,随便捡人果然要不得!
“姐姐,我想去私塾念书,可以吗?”谢寅从外头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谢楚脑中灵光突闪,她想,她知道要怎么培养势力,又不让那女人发现了!
谢楚一时兴奋,亲了亲谢寅的脸颊,“可以,当然可以啦,等着,姐姐给你在村里开个学堂!”
谢寅被谢楚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懵了一下,反应过来,他一张小脸红得滴血,连耳尖都是红的。
谢楚被他这反应逗笑了,“阿寅长大了,还知道害羞了!”
谢寅桃花眼水润润的,亮得像藏了星星,“没……没有!”
谢楚说干就干,将种的第一批草药卖了后,便构思了图纸,请了工匠,开始起地基。
这段时间,秦暮云知道谢寅想要念书,便担任了他的开蒙夫子。
在盛京,像谢寅这般大的孩子,学的好的都可以参加科考了,他们一般五六岁便开了蒙,然如今的教育远没发展到人人都能读书的地步。
特别是渝阳村这种偏僻的小村子,渝阳村好歹还出了个沈秀才,其他村砸锅卖铁都不一定有条件供得上一个人读书!
秦暮云能文能武,她自小不爱看女德女戒,反而对四书五经一些史籍极为感兴趣,自从知道谢楚要建学堂之后,便自告奋勇的担了女夫子一职。
村里人都知道谢楚要建学堂,纷纷表示支持,有些村民是想送孩子去念书的,但去府城的路途实在太远了些,他们在城里举目无亲,所以即便想,还是考虑到种种原因放弃了。
也不是没有人想过在村里建学堂,但建学堂的费用实在是太高了些。
若想回本就得从学生的束脩里面扣,这样学生的束脩钱就会比较高,考虑到村里人的条件,心里有想法的人都放弃了。
现在谢楚旧事重提,无一人反对,毕竟是造福后代的好事,而且听谢楚说,只要是村里的孩子在这里上学,便免去束脩钱!
听到这些的村人都沸腾了,因为建造学堂缺人手,一些村人自发过来帮忙。
这日沈家两兄妹找上门来,沈之桃看到谢楚,喜笑颜开,“阿楚!我哥愿意当夫子!”
“听说你们还缺人,你看我哥行吗?也不用给他月银,我们沈家不缺那点!”
谢楚知道渝阳村民众一心,但没想到这么团结,之所以这么贫穷,可能只是缺了一个带头人?
这段时间因为之前发生的事,村里人对她心生怜惜,又因为谢楚要办学堂的这一举措,将他们心中的斗志都激了出来,一个小姑娘尚且能为渝阳村做到如此,他们这些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家伙,难道不如一个丫头有胆魄!
遂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竟也筹到了一笔不菲的捐款。
谢楚其实打算用的自己的钱,所以当这笔捐款落在谢楚手上的时候,她还是很吃惊的。
谢楚头一次将自己当成了渝阳村的一份子,既然他们这么信任她,她也不能辜负了这些心怀希望的人!
有了村里人的帮忙,学堂很快便建成了,因为这是渝阳村一村人的心血,所以在起名字的时候,谢楚将之命名为渝阳学堂。
学堂目前只有两位夫子,沈平远跟秦暮云。
开学的第一天,村民都兴冲冲的将孩子送去了学堂,开蒙的书籍早就准备好了。
听着朗朗的读书声,在地里干活的农民都有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