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大胜而归。
陆口治所内,刘备排下宴席,犒赏众将。
诸葛亮功不可没,被刘备让到了上首位置,诸葛亮连连推辞,刘备这才作罢。
酒过三巡,刘备微带酒意。
“军师啊!韩当败退,如今柴桑肯定是城内空虚,不如一鼓作气打下柴桑吧?”刘备问道。
诸葛亮摇了摇扇子,“主公,不要心急,柴桑倒是好打,不过留着他还有些用处!”
“主公,你想想,韩当败退回柴桑,柴桑城内空虚,他和程普二人肯定要四处求援,巴丘和夏口便是最近的地方,所以我们就守在这两处到柴桑的必经之路上等待敌军。”
刘备笑着说道:“围点打援?这倒是个不错的计策!军师高明!”
“来,刘备敬军师一杯!”
诸葛亮痛快地喝了一杯。
“主公,夏口不攻克,始终是如鲠在喉,这次正好借机会拔掉夏口。”诸葛亮说道。
刘备马上意会,“二弟,派人去撤回夏口南面的几处卡子,让夏口到柴桑之间畅通无阻!”
关羽得令而去。
“军师,除此之外,还要怎么做?”刘备又问了一句。
诸葛亮说道:“现在还想不到那么多,不过巴丘那里可以不必理会,鲁肃离开时,巴丘没有多少兵马。”
“此次还是要把夏口的吕范引出来,不然强攻夏口损失会很大!”
“不过此事不急,先等等看,孙乾此时应该已经离开了夏口,主公不妨派些人手混入夏口,探听一下军情!”
刘备点头。
“那就让孙乾找些人,去夏口探探风声!”刘备说道。
计谋定下后,刘备亲率大军五万隐匿在了夏口到柴桑的必经之路上。
而诸葛亮则是带着关羽沿着大江布置埋伏,从夏口到柴桑,水路最为快捷!
一连数十日,夏口方面没有一丝动静,刘备有些沉不住气,连忙派出快马去请教诸葛亮。
诸葛亮只给刘备回复了一个字:等!
刘备只好耐着性子按兵不动。
又过了十几日,前方出现了不少从夏口而来的探子。
刘备加强了警惕!
也在心中嘀咕着:难道吕范的兵马没有走水路?
刘备放过了几拨探子。
专心等待着后面的援军。
果然,几拨探子来回折返几趟后,吕范的援军终于出现了。
只是看上去只有一万多兵马。
刘备站在高处不禁有些“失望”,而且也颇有些疑虑,难道吕范就派出这些兵马来柴桑?
让刘备更加疑惑的是,这一万多兵马出现后并没有直接去柴桑,而是在大江沿岸驻扎了下来。
这又是何意?
刘备完全被这股兵马的意图弄迷糊了。
张飞在一旁问道:“大哥,你在看什么呢?怎么还不下令攻打他们?”
刘备瞪了一眼张飞,“待着你的,不懂别乱说话!”
随后刘备安排人手,白天黑夜的盯着大江岸边的这股江东兵马。
两日后,刘备终于收到了消息,大江上游一支船队沿江而下,跟岸上的一万多兵马汇合到了一处。
只是这支船队明显是残破不堪,看上去肯定是受过重创。
刘备登上山头,看清楚了敌军的情况,这回算是心下了然了,吕范为了稳妥起见,水路,陆路各派一支军队增援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