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他和老师都说了那么多,应该解开这几个人的心结了吧?
是的,在虞定看来,之所以会有这种种事情,是因为谢家姐弟对容貌有心结。
解决的办法太简单了,有心结便解开,就会好了。
谢隋珠朝禹安先生和虞定深深鞠躬,然后抬头说道:“多谢先生、多谢虞公解惑!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此时此刻,她心中十分感慨:此生得遇先生和虞公,她和暄儿未免太幸运了!
听了他们这些话,她有如醍醐灌顶,整个人都豁然开朗了。
自从出了山道劫难这个事情之后,暄儿脸上的伤痕虽然好了起来,但是心里的伤痕其实还在。
连带地,她自己也有了一道心痕。
她得知暄儿因容貌而被欺侮之后,那么难过和无奈,不正是因为她自己心伤吗?
幸好,有虞公所说的那一番话,还有禹安先生所作的提点。
如果她还不醒悟的话,枉她在瞩明山住了那么长时间了!
他们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引导,每一句话都是提点,她……她怎么报呢?
最好的报答,就是治好心里的伤。
感受到谢隋珠话语里的真诚激动,禹安先生摆了摆手,道:“无须如此,小事尔。”
说罢,他便伸手招着那三个小孩儿,道:“来,你们跟我走吧。”
谢暄、虞藏和虞封三个小孩儿乖乖上前,站到了禹安先生的身边。
谢暄神情似懂非懂,似乎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但又似乎没有完全明白。
但是他牢牢记住了虞定的一句话:“改变国朝取士的标准!”
当禹安先生招呼着他们三个离开的时候,谢暄还回头对谢隋珠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很细声,但是谢隋珠听到了。
“姐姐,我去精进学业了。”
他能说出这句话,就意味着禹安先生和虞定的话他是听进去了,至起码,是挺进一半了。
对他这样的年纪而言,实在太难得了。
虞定见状,也不禁点了点头:虞家这个小孩儿真是不错!
见到老师转身离开去了,虞定便对谢隋珠说道:“谢姑娘,我们走吧。”
老师想必是来这里迎接他们的,但只带走了三个小孩儿,如今就剩下他和谢姑娘在这里……
不知为何,虞定总觉得老师是故意的,故意让他和谢姑娘走在后面。
至于原因,他也能猜到。
不过,他真的觉得老师想得太多了……
谢隋珠点了点头,跟着虞定往前走,心里思考着一件事情。
迈了几步,她眼神渐渐坚定,最后似定下决心一般,仰头对虞定说道:“虞公,明日您有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