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前线杀敌,贼寇慌乱逃走!_穿越南宋建功业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章 前线杀敌,贼寇慌乱逃走!(1 / 2)

赵拱是个急躁的人,听赵挺这样说,便抓起耳朵挠挠腮,道:“哪有……看来我们杀金寇只是一场闹剧!”

"这倒不怎么样!"赵挺接过赵拱的话,振振有词道:“赵挺知道石伯伯的马很金贵,可我们这是借给他的,杀完金寇还他不是好咧!”

就这样,赵挺一本正经地对赵拱道:“拱兄弟,我听莫公之言,如果杀了金寇,还可以按人头赏赐呢!”

赵拱手将五虎断魂枪放在地上墩一墩,说道:“杀金寇之事赵拱早就知道,可我们怎么能上战场!”

赵挺道:“拱兄弟,你这家伙怎么这么倔强?说罢,到石伯伯那儿去借马啊

赵拱见赵挺还在重复刚才的话,思忖片刻后道:“挺弟所说的不无道理,借马石叔叔不会给我们的;得另辟蹊径,想办法…

说着,赵拱将手按在前额上苦思冥想了一番;赵挺见赵拱苦思冥想,也和他一起思考对策。

最终,两个小哥想出了一个很幼稚的主意——以赵玠、赵构的名义,向石鱼打招呼,开诚布公地说要骑马去杀金寇;石鱼如果不答应,就死缠硬磨,说要骑马看风景,然后趁机逃走。

漏了点子还真牵强,可小哥们还是兴高采烈地抱在一起嬉笑了半天,才扛起五虎断魂枪和龙眼亮银枪,来到了杨家湾…

大散关西边是杨家湾大峡谷,那里原来有一条叫清涧河的河,清涧河拐弯处住了几户人家,都姓杨,于是就有了杨家湾这个地名。

但是那年清涧河涨水之后,杨家湾的居民都迁移走了;杨家湾的地名也留了下来。

由杨家湾渡口过清涧河,往西走四、五里,就是崇山峻岭环绕的杨家湾谷地。

第一次见到杨家湾谷地时,石鱼兴奋得连跳三蹦高。

据说这里是上苍赐予养马的圣地,地势平坦,群山环抱,水草丰美,河水清澈,因此,便将养马场设在了杨家湾谷地。

选完了马场的地址,石显经赵子准允,到山庄管家钱立日那里申请了一百两铜钱;雇来附近乡间的几十个农民,在谷地植树种草;不一会儿,杨家湾马场就郁郁葱葱,牛咩马欢。

除了马之外,马场还有骡子、驴、牛、鸡、羊、猪等动物。

半吊子和尚的石公公,能在崇山峻岭中像模像样地建起一座不起眼的马场,真是祖宗有灵啊!

原本是秦凤路半月寺僧人的石显,因忍受不住家人的寂寞,逃到青云山做樵夫打柴过夜;后来又加入赵玠的队伍,与洪大嫂成为夫妻。

当童贯指挥西军时,与边关**赵鼎城对台戏,想要任凭亲信张子伦作主**;石显不肯,与张子伦的侄儿张守道当场顶撞,不慎将张守道斧砍死;被官府刺配兴元府苦役。

兴元府知府刘子羽与赵玠交好后,轻配上青泥岭上的青泥岭牧马监马。

养马本是一件累人的工作,可石鱼却学得一手好技术;在相马、养马、喂马、驯马等方面都有他的专长。

在完成了夏夏之战后,赵玠率领西军返回大散关种田,被童贯撤职,又回到大散关种田;石安是赵玠的四个卫兵之一,也跟随来到大散关。

此时,山庄入不敷出,赵玠号召全庄男女老少都开始生产自救;有种养马技艺的石姓石姓人,便在杨家湾谷地开了马场。

经过多年拼凑,杨家湾谷地草场已扩大到几十万亩,养了好几百匹良马,上千只高脚牲畜;光养牛工人就有200多人。

但是,马是大型家畜,养一匹马的日常开销相当于三、四个壮汉的开销。

石夫人便摸索出一整套放牧马匹的经验,将牧草中的骡子、驴、牛、羊一茬一茬地卖掉,用卖掉的钱买马的饲料和良种马。

诚然,石显也有以马养马的经验——卖马换母马,让母马下马养马;循环发展,滚雪球。

后人的经营理念是抢商机、抢黄金时间;石氏养马场在鼎盛期,适逢“定康之乱”;徽宗皇帝赵佶的第九子赵构建立了南宋,敕命各地组建抗金队抵抗女真人,马匹需求猛增。

有些义军也要赶往抗金前线,上石桥的养马场去商谈买马的事;因为这件事,杨家湾马场的生意很好。

石家养马的助手是赵玠的两夫人冬至一梅一仁,多菱花的二夫人是牧区出来的养马能手;给石家做助手,不啻是锦上添花。

在杨家湾养马场有一定规模之后,石桥让冬至一梅和仁多菱花回到西域,从黑汉国买了两匹汗血马。

汗血马是汉唐以来兵家公认的宝马,体格丰满、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肤薄毛细,步履轻盈优雅,日行千里不在话下。

“汗宝马”极具耐性,即使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每天也只喝一次水,所以特别适合长途旅行。

元鼎四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在敦煌抓到了一匹汗血宝马,于是把它献给了汉武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