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靖康之乱_穿越南宋建功业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0章 靖康之乱(2 / 2)

梁鼎见赵构这麽问,振振精神道:“当然可以,汴梁城失守时老奴还在城内,后来成了金俘虏;章章事件事,闭上眼就能看清!”

这样说着,梁鼎便将自己所经历的“靖康之乱”极其详尽地讲给赵构来听。

罪魁祸首应该是金朝的左副**完颜宗翰和右副**完颜宗旺梁鼎颇有感触地说:“但降金两汉人刘彦宗和时立爱的功劳不容小觑!

赵构插上话说:“又是汉人在干嘛?”

梁鼎道:“刘彦宗和时立爱虽然是汉人,但他们在辽国服役很早,辽国被金人攻陷后,两人投降了金国,而并非中原汉人!”

赵构长叹一声道:“不管怎样,刘彦宗和时立爱都是汉族人;在纷繁复杂的民族争夺战中,不是保护同胞,而是竭尽全力杀戮残杀,这简直就是虫豸啊!”

一边说着,赵构提高了声音:“蜘蛛和螳螂是虫豸中的凶兽,它们之所以凶猛,是因为雌雄交配后,雌虫要将雄虫蚕食;刘彦宗、时立爱是蜘蛛和螳螂!”

梁鼎道:“老奴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有刘彦宗、时立爱这样的汉子从里面运筹帷幄,精心策划,金兵才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破辽灭宋成功!”

赵构沉思着说:“在下有点不明白,汉朝为何总是愿意在番邦建立政权?那一年,辽国和西夏都因为接纳了汉朝的谋臣,才敢与中原王朝相争!”

梁鼎长叹一声道:“中原王朝之所以屡屡败于番邦政权,那是因为积重难返,选官难,以人为本!比方说,番夷的军政长官、议会和人民议会构成了氏族社会的**;重大事情,人事任免,都要经过议会,这是中原政权的优势!”

梁鼎说着,定了神,道:“女真人的兵法,似乎有点原始,但中了**因素,氏族成员便拥护了!比如选出酋长,就需要经过大会的讨论;氏族内部有发言权!”

“中原王朝就不同了,尽管实行科举,可官最终的位置还是要由吏部推荐,皇上任命!一边是众人挑出一个或几个人来,一边是少数几个人来主宰一国人才的命运。”

听梁鼎这样说,赵构不由得愣了一下,道:“这么说夷狄地处荒寒,用人机制却无不体现,所以才引来了大批聪明的汉人为他们效力?”

梁鼎道:“如此说来,番夷的百夫长、千夫长大多都是部族挑选出来的;以上战场上的杀敌,都要对部族和众人负责!中原官吏考试第一要靠真才实学,第二要靠银子买,第三要找熟人跑!凡事上不搭理老百姓,做事只对上级负责;久而久之,老百姓就会讨厌这样的官员!”

梁鼎的话,让赵构陷入了沉思:赵构在后代时,对身边的选官定官制度都颇有微词,比如选镇长、县长什么的,全是县令或者***才会讲的。这样,县委**委员会、市委**委员会就成了天子骄子,一言难尽;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官员的一生;因为,县委**委员会**委员会**委员会就成了腐败的重灾区。

近日曝光的贪腐跑官案触目惊心,一名区级官员上了副省级,竟花费五千万去疏通关系。

“五千万元将供养多少穷人?有多少贫困家庭的儿童获得了资助?而又成为官员升迁的价码,若是地下有灵,老祖宗还不伤心吗?”

可是花钱买官却愈演愈烈,正科级干部10万元,副科级干部5万元,都被明码标价了,很多人还在为这事争论不休…

这一早被世人所诟病的用人制度叫做“委任制”,宋庆龄先生临终前深感悲痛:不废除委任制,国家就难以复兴。

而且自宋以后,尽管用人机制多遭抨击,可仍有考试这一关,后世赵构那个二十一世纪,连考试这一关都免不了,官员升迁入爵,全是上级一言不发,还口出狂言!

对于究竟有多少委任制决定着少数人的命运来说,恐怕只有握住大权的封疆大吏才能明白这一点。

远在二十一世纪八百多年前,女真人和边疆少数民族所推行的军事**主义,彰显了不少现代**意识,这不得不让赵构这样的愤青心惊胆战。

赵构在思忖,梁鼎又在窃窃私语地叨扰开了:“国朝用人机制出了问题,卖官鬻爵现象层出不穷!有些社会混混胸有成竹,也能在官位上拿到朝廷的俸禄,一旦爬上了官位,便为所欲为,欺骗百姓,从百姓身上揩油!普通百姓讨厌这些官员,不敢杀就杀。”

“为百姓杀掉贪官污吏,金兵来了,百姓心里暗暗高兴!可金兵强占国境,剥夺了百姓的衣食住行,百姓自然憎恶金兵,奋起反抗!”

看到梁鼎说话口若悬河,赵构暗暗叹气道:“梁大哥说得对,大宋之败,正是因为选官机制出了问题,扼杀了许多仁人志士;腐败问题也难以根除,最终导致整个政权的旁落和消失。”

说到这里,赵构惊呼一声道:“梁大哥,你是钦宗朝的户部侍郎,身经百战,靖康之难,就说说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吧!”

讲完,指指不远处的卧牛石道:“梁大哥,我们干脆坐下来歇会儿,听你的靖康之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