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喜欢_风华绝代小后妈[年代]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30、喜欢(1 / 2)

舒月能看出来她心情不错,问她:“你婆婆怎么要走?什么时候?”

谢秋珊说:“还有十天。”她叹了一口气继续道:“以前都是我不够强硬。她就是欺软怕硬,我要是像我二弟媳一样厉害,恐怕也不会这样。”

上次婆婆把她种的鸢尾花都给拔掉,她气愤至极,辩了半天,婆婆还是嘴硬、死不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再后来,发现婆婆偷偷把馒头嚼碎往女儿嘴里喂,她终于忍无可忍,直接爆发,严厉的呵斥了她,并直接挑明,“以后在家里由我做主,如果你不能尊重我,就各过各的。”

之前明令禁止过这种喂饭行为,婆婆压根没听进耳朵里,还说什么“小孩子都是这么长大的”,每次都拿她养儿子的经验说事儿。

跟这种蛮不讲理的人简直无法沟通,每次她都气得咬牙切齿。

之前她念着婆婆是丈夫的母亲,才一而再的给她留些情面。而且丈夫也一再劝她,他们是革命军人家庭,不能让人说闲话。

但是这么长时间的磨合忍耐,她已经认清了现实:过不到一块儿,就只能分道扬镳,各过各的,否则再强行磨合下去,她迟早要疯掉。

王云凤之前在老家跟着二儿子一家过,二儿媳妇脾气不好,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厉害,对她这个婆婆一点没在怕的。到了老大家,她拿捏着谢秋珊出身不好,而且他们需要她,便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这次被谢秋珊一通劈头盖脸的呵斥,她觉得没面子、下不来台,气的找儿子告状,威胁说要回老家。

结果周有成竟然同意了。

周有成这两年一直夹在婆媳之间为难,也知道媳妇受了委屈。夫妻俩之间的话题几乎被婆媳关系、家庭琐事占据,他也烦不胜烦,早就有心思把母亲送走,只是一直不好意思开口。这次正好顺着母亲说,同意让她回老家。

王云凤被噎的无话可说,也不能说不走。

后来周有成为了让母亲高高兴兴的走,主动提出每月给她寄钱,让她不用跟老二一家一起过,她想了想便欣然同意了。

谢秋珊又说:“老周本来就是个孝子,不然也不能这么长时间都不肯说一句重话。我婆婆在这,我们也要给她花钱的,其实这方面没多大区别。而且那是人家亲妈,他在外边挣得多,就比他弟多承担一点,也能理解吧。他还提出为了公平,每月给我爸妈一些钱……”

舒月听了半天,第一次搞清楚了她们之间的关系,听上去确实还挺麻烦的,“好在也算皆大欢喜吧。”

谢秋珊笑着道:“要不是看你一个人还带着仨孩子,我都没勇气决定让她走。”

“我?”舒月疑惑,跟她还有关系?

谢秋珊又长舒一口气,“可能看你过得挺自在的,也想过这样自在的日子吧。”

舒月:“……”

王云凤要是知道的话,岂不是会恨死她。

舒月又问她:“那到时候你忙得过来吗?又要上课又要带孩子的。”

谢秋珊语带轻松:“再看呗,走一步看一步,你仨孩子都能带,我一个还带不了么?每天课也不多,带到学校有别的老师能帮忙看一会。”

……

她们买完了布,时间还早,便漫无目的的逛着。

走到一个卖发饰的柜台,舒月给舒兰买了一个粉色的小发卡,想了想,又多买了一个红色的给程白鹭,一个紫色的自己用。

虽然是普通的发卡,这年代却不是很常见。因为一个需要三毛钱,赶上小半斤猪肉了,舍得买的人不多。

她还买了一包最普通的皮筋才一毛钱,家里三个女人扎头发,皮筋也是日常消耗品。她记忆里原主会缠线,准备回家自己找些彩色的线缠上,这样扎头发的时候不会把头发勒疼。

谢秋珊还给女儿买了几个泥娃娃小玩具,一只是小男孩手里拿着鼓,一只是小女孩穿着彩色花衣,还有一只是开屏的孔雀……

闲逛的时候,舒月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程山,不知道为什么此时却不觉得生气,脑海里片段性的浮现着与他相处的画面,觉得心里暖暖的,突然有点期待回家。

逛着逛着,看到一双男式黑色塑料凉鞋,脑补了一下程山穿着凉鞋的画面,觉得还不错。她拿起来看了看,又试着折了折,发现面子和底子都很软,比想象中舒服。

夏天男人脚容易出汗,在家穿肯定比胶鞋舒服很多。

一问售货员,买鞋竟然不用票。她记得程山脚的尺码,毫不犹豫就买了一双,又看到还有女式类似款式的凉鞋,也给自己买了一双。

颜色一样,材质一样,男式的简单大气,女式的俏皮秀气,情侣鞋既视感。

她看了看时间,发现还不到十一点。到了一楼,她向卖手表的柜台大哥打听:“同志,解放路怎么走?”

这个地址,在她记忆中有些模糊,不过她也只记得这个地址。

男人戴着一副眼睛,看上去斯斯文文,听到舒月温温柔柔的声音,耐心的给她指了指:“不远,出门到马路对面,然后向西走两条街就到了。大概需要走十五分钟。”

“好,谢谢你,同志。”

谢秋珊问她:“你打听解放路干什么?”

舒月没办法说实话,只能找了个理由:“我记得老家有个亲戚在这,但是不确定。我想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人。”

谢秋珊觉得时间还早,正好随便逛逛,“走,我陪你去,待会回码头的时候顺路去副食品商店,来得及。”

按照手表柜台大哥指的路,她们走到了解放路,发现这条路竟是一条宽阔的大街,两旁分布着十来个小胡同,每个胡同里又有好几个小院,每个小院里也不知道住着几户人家……

舒月扶额叹息,要是一家一家找下去,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真发愁。

解放路的路边上有好几拨人,都是大爷大妈坐在一起闲聊天。他们看见陌生面孔本来也不奇怪,城市里来来往往的陌生人多了去了。

不过她俩长相实在是惹人注意,手里又提着个大包,像极了是落魄了来投奔亲戚的。

一个大婶主动上来搭话:“你们是来找人的?”眼神在她们脸上扫了扫,语气充满热情。

舒月不知道从哪儿找起,正想问问:“大婶,这条街上有姓舒的人家吗?”

大婶皱着眉看上去想得很费力,舒月看她表情起伏,心情又紧张又期待。一个手拿竹扇子的老大爷抬头给她们指路:“好像那头第二个胡同里有一个,新搬来的。”

舒月揪着的心兴奋起来:“大爷,那家人有没有叫舒明旭的?您知道那个人多大了吗?”

舒月其实也不是特别清楚爷爷奶奶的出生年月,推测现在大概二十五岁左右。

大爷摇了摇头:“不知道,不熟。”

她道了谢以后,便走到第二条胡同里,又抓到一个路人大姐问,大姐给她指了指是第三个小院里。

到目前为止貌似都挺顺利的,舒月觉得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很重,扑通扑通,感觉心脏快要跳出来。

小院的门开着,她径直走了进去。院子中间的石桌子旁围了几个老大爷在下棋。

一个穿着灰蓝色短袖薄衫,两鬓发白的老大爷朝门口的方向,看了她们一眼,舒月走过去问他:“大爷,这个院子里有姓舒的吗?”

大爷看着她笑:“我就是啊。你找谁?”

旁边一个摇扇子的大叔说:“他就姓舒。”

听到这话,舒月看了看刚才的大爷,瞬间觉得很失落,年龄不符合。

不过转念一想,又涌起了希望,问大爷:“您儿子多大了,是不是叫舒明旭?孙子多大了?”

大爷依然保持着热情的笑容,笑得她心里直紧张,还问她:“你找谁?”

舒月一脸愕然,这老大爷怎么看上去怪怪的。

旁边大叔解释:“这老头糊涂的厉害,他看谁进来都是这句话。”

院子里又走进来一个小伙子,喊老大爷:“爸,走,回家吃午饭。”

果然,老大爷咧嘴笑笑,朝小伙子说:“你找谁?”

小伙子无奈摇头,拽着他回家。

……

舒月打量着眼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快速上前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小伙子穿着宝蓝色背心,手里拿着一个篮球,看上去出过汗、红光满面。他警惕的看看舒月,“干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