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话和神色,已经说明了所有。崔琢玉的心中一沉:“你的意思是,我便是预言中,要误了大裴之人。”
“一派胡言!”钦天监没有开口言说,裴玄章却骤然开口,眼底锋芒尽显。
文武百官一见龙颜怒,也是连连的跪坐了下来:‘陛下您息怒啊……’
“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关联着一国之本,还请您不要意气用事。若真的有危及大裴之人,也应当早做决断……”
好一个早做决断。
裴玄章看着地上的众人,眼眸中凝结了一片风霜。
崔琢玉为了大裴,屡次牺牲自己,在北疆之际,甚至舍身,从那城楼之上跳下。再到后来,六疾院,孤宁所。
这天下百姓皆知道她的功德,他不信这些朝臣不明白。
只是这些朝臣,都被钦天监的话给吓怕了。
说起来,他也是奇怪,钦天监从来没有卜过如此大凶之兆,并且,鸟腹出石子,与昨夜天象结合,竟是让人不得不信,并且一下子便把握住了命脉,握准了这文武百官最为在意的事。
越是如此巧合,便越是不容小看。
裴玄章看了那地上跪着的钦天监一眼,原本正在打探着他神色的人立刻的垂下了头。
裴玄章似是猜测到了什么,冷声说道:“来人,钦天监传播谣言,立刻将人拿下。”
“陛下,您三思……”
文武百官立刻地开口劝说。
一直沉默不言的崔琢玉,至于此刻终是开口:“陛下。请您听臣妾一言。”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之下,崔琢玉徐徐的走来,落步到了钦天监之前,说道:“此事的确,不过究竟是肆意传播流言,坏我大裴之安定,还是真有那祸国之人,存于宫中,现如今还不能确定。我曾经也听闻过原先的钦天监张大人所说,测天象,乃是预警,但也并非是不可扭转,您说是否是对呢?”
“是。观测天下,若为凶兆,自是要想办法避免。”他立刻说道。
崔琢玉又问道:“那你说,如何破解。”
那方才的几位臣子也是被吓到了,现如今听闻崔琢玉所言,才冷静了下来,知道现如今最为重要是化解这凶兆,便道:“是啊,你快点说,要如何化解。”
钦天监回想起了记忆之中的那个女人交代自己的话术,紧紧的抿紧唇瓣,鼓起勇气说道:“现如今星盘之内,指向后宫,如今后宫虚设,只有皇后娘娘一人。想要破除,也很是简单。那便是先将封后大殿取消,而后陛下选取佳人,多伴身侧……”
众人听到这里,都眉心紧锁,裴玄章方才的态度,大家都看到了,现在要如何说服他……
而崔琢玉却并未让裴玄章为难,反而姗姗一笑。
“皇后娘娘,您怎么到了现在,还能够笑得出来。”裘大人蹙着眉心问道。
“本宫是在笑,这破解的法子,竟是如此简单。”崔琢玉收敛了笑容,眼底显现而出了一抹锋芒,竟是同裴玄章的模样几分的相像。
她说道:“我问你,这鸟腹中有石子,你可有提前发觉。”
“没有!”钦天监的态度坚决,立刻的开口说道:“那鸟腹隔开,是当着陛下和文武百官的面的,微臣如何提前知道?”
“好。”崔琢玉的脸色深沉,可是神色却是几分平静。
“那我便先暂且相信,的确有这鸟腹石子,为上天预警的大凶之兆。你方才说,其与昨夜的星象相对,我便是想问,即便是星象直指皇宫,如何又能够确定,其是出现后宫之中?”
“这……”钦天监未曾想到,崔琢玉竟是如此的有条不紊,不仅临危不乱,还开口质问自己。
他提前没有打好腹稿,便被更住了。
“本宫自然并非不在意这预警,毕竟事关大裴存亡,不过……”崔琢玉漠然的说道:“不过,本宫一心一意对天下人,你们却只因为这区区几句话,便将本宫定罪成了会霍乱天下之人,本宫自是不服的。”
裴玄章转眸,对上崔琢玉的眉眼,即便是昨夜二人刚刚不欢而散,可是今时今日并肩而立,皆是看到了彼此眼眸中的坚定。
“再者说,将来之事如何,岂能就只认这一次的星象便认定了,此事确然是不容小看的。陛下,臣妾建议,寻星官重新下卜。”
裴玄章的眼神柔和了一寸,这才是他的玉儿。
不论如何,都会坚定的站在自己的身侧。
他的漠然的点下了头,再度抬起眼帘,看向文武百官之际,眼底重归冰冷。
“传朕的旨意,令原钦天监归京。”
“那这封后大殿……”
他深情一顿,不知崔琢玉何意。
若是自己执意如期举行这封后大殿,令众人对崔琢玉有所误解……
而崔琢玉却是说道:“封后大殿乃是陛下归京之后便定下时间了的,若是现在拖延亦或者是取消,天下之人同样会心生疑惑而惶惶。如此一来,怕是要正对上了钦天监所云之变故吧?”
如此话语,令人挑不出错来,文武百官经过了方才的震慑之后也都回过了神来。知道这封后典礼在急,若是直接取消,恐是会让天下惊变,惶恐,于是皆点下了头。
裴玄章走上了前去,将地上坐着行礼姿态的人搀扶了起来。而后,声音坚定的道:“封后大典如期举行,此事朕会查个水落石出的,你们都退下。”
众人连连的退下,钦天监哪怕心中仍有不甘,也只能够就此告退了下去。
只是下卜一事已出,大裴会有大凶之兆的传言也会很快的流传开来,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崔琢玉甚至没有来得及去和裴玄章解开那昨日的误会,裴玄章便叮嘱好了下人,好生的招待着她,而后离开了。
崔琢玉在凤仪殿之中,心中有些恍惚,小雅分明自己还是哭丧着一张脸,可却还是执拗的劝说起了崔琢玉:“皇后娘娘如此心善,绝对不可能是那下卜之中的霍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