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池灵正在陶家门口规划面包窑的位置,每个面包窑一定要有三十厘米的间距,否则不好操作。
陶家的墙边一路规划下来,池灵数了数,能建九个大一些的面包窑,还可以。
“灵儿姐姐,我和哥哥拿沙子回来了。”
陶子月的声音在后面响起。
池灵睨了眼簸箕里的筐:“还不够,你们去找桃子帮你们一块弄。”
“好!”陶子月陶子阳异口同声,干劲十足。
兄妹二人刚走,李月英就端着那碗大杂烩来了陶家,看到池灵在玩泥巴。
李月英立时心吋了一句不务正业,但也没理池灵,而是端了肉蹲在池灵身边。
“池灵同志,你这是忙着干啥呢?”
“做几个土窑烤番薯。”池灵也不把面包窑的真实功用说出来。
现在农村的孩子,每到秋收结束后,一耕地,就会用地里面的泥块搭窑子烤番薯,
大概做法就是烧红土窑,把柴拨出来,番薯丢进去,将窑砸碎,把番薯埋着。
靠着土窑的热度烘熟,李月英也就没怀疑。
“池灵同志,你应该不记得我吧?我先做个自我介绍……”
池灵扫了李月英一眼,打断她的话:“我记得,李月英同志。”
下乡分配住所的时候,就是李月英带头嫌弃女知青的。
之后也数次为池星星出头,针对池灵。
池灵是个记仇的人,此刻对李月英的态度也不怎么好。
李月英讪讪一笑:
“你记性可真好,呵呵,池灵同志,我知道你性子豪爽,不喜欢拖泥带水,
我也就有话直说了哈,今天我来是想跟你道个歉,
之前有些事我们闹得不愉快,你能不能原谅我啊?”
李月英把手里黑乎乎的土陶碗递到池灵面前,谄媚的说:
“我也没想到池星星看起来可怜兮兮的,却是个黑了心的造谣精。
我们乡下女人没什么文化,不晓得其中利害,传谣造谣对你造成了伤害,
池灵同志,你可以原谅我的,对吧?”
池灵和黄泥的动作一顿,抬头认真看着李月英:
“同志既然知道给我造成了伤害,那为什么还敢来求我原谅呢?”
“哎呀,池灵同志,我这没文化的村妇知道错了,你原谅我吧。
这不,我把家里最后一盆肉都给你拿来了,可见我很有诚意,
你要是再不原谅我,我干脆坐在地上不起来了。”
池灵扫了一眼李月英碗里的肉,她这大厨师的鼻子随便一闻,就闻得出来。
这肉放久了有股臭味,才放了大量辣椒进去炒的,她没那么百无禁忌,还是很挑食的。
池灵继续手里和稀泥的动作,把黄泥都捏碎和黄沙揉在一起:
“这肉我不能收,道歉的话也免了吧,没事就赶紧回家,很快秋收了,可得铆足劲挣工分。”
“有事!有事!”
这逐客令可不能接下来。
李月英死皮赖脸守在池灵的身边,笑了声说道:
“池灵同志,你院子里的腊肠能卖我一些吗?听说能保存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