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事儿,陈大婶脸上的笑意就更多了。
她与苏桃、李青山说,“你们走了的这小三个月里,村里除了一家大棚塌了,别的都挣钱了。
不说那些种番茄的,就光说那些个种草莓的,都挣了不少!”
今年的雪比往年要大一些,田少爷那边也说了,价格要比原来的高一文半!
别看价格涨幅不如何,但架不住大家将地里的作物照料得好,产出多!
草莓那是两个月前每日都能摘一出,田一方每天都会派人来收。
番茄是上月月底才能采摘,但个头大,加上菜紧俏得很,一次就能卖好几百文钱。
那些个一下子就搞了两个大棚的,就这么两个月的时间,都已经挣回本钱了!
如今还没开春,加上就算是开春了,菜也没那么种出来,所以如今有大棚的人家,都还能挣两个月左右的银子!
越说,她就越高兴,“大家都挣了钱,哪里能不感激你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若不是你们小两口,就咱们桃花村原来的情况,真的是干二十年都没如今这个光景!”
正说着,村长就满心欢喜的过来了,“青山、青山媳妇儿,你们这一路还顺利吧?”
见村长都过来了,李青山也就道:“我们一切都好,多谢您记挂了。”
“哎哟!自己人,莫要那么客气。”
因着大棚的事儿,村子里不少人都过了个肥年;加上这个事情的确是可以干,村长就觉得桃花村是真的有希望了!
他也知道,桃花村之所以有这个盼头,也多亏了苏桃两口子,“外头冷,你们赶紧进去!尤其是青山家的,你这还怀着孩子呢,外头冷,莫要冻着了。”
李青山早就想让自家小媳妇儿进门了,只不过那么多人围着,他方才也就没说出口。
如今村长都让大家让开了,他直接就将自家小媳妇儿抱了进去。
几个月不在家,可家里却是处处都干净,院子里一点儿积雪都没得。
进了屋后,李青山先是给自家小媳妇儿换了汤婆子,又确定了她脚是暖和的,这才给陈大婶等人沏茶。
苏桃见他忙碌,也就与陈大婶说,“婶子,这段时间辛苦您了。您将我们院子收拾得这么利索,比我们以前在家的时候都还要好呢!”
陈大婶可不居功,“这可不光是我们老陈家的功劳,李家大房、三房,也每日过来一趟。
他们收拾得利索,我都没怎么操心。至于你们家地里的果子,都是田少爷与田掌柜亲自派人收的。
银钱呢,也都结算了。他们父子都一笔一笔的记录下来了,不会有错。等过两日他们亲自过来了,怕是就能将银子结给你们了。”
银子的事儿,苏桃不着急。
但她听说大房与三房都有帮他们两口子打理这院子,不免有些诧异。
陈大婶见她有些诧异,便笑着说,“你心地好,三房又老实本分,他们见你们不在家,就每日都会来一趟。
至于大房,估计也是因着大棚挣钱了,知道你们两口子是好意了,后头也时不时过来。”
苏桃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那我回头收拾些东西,给他们送过去。”
“嗳,这也是可以的。”陈大婶没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