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吃得愁眉苦脸,吃得刀光剑影,而余悦欢小同志却在走神。
“咕咚”一声,她咽下了一块红烧肉,“二哥,军报为何和捷报只相差了两天才到达苏京城。”
“这……”余义沉默了。
很显然,前头送军报的是故意在拖延时间,目的就是为了让余仁有充足的时间抄了蛮夷的老窝。当余仁大胜的时候,才将军报送入苏京。因此,军报到的时间比正常要晚了许多。这边军报刚到,还未下达任何和指令,那边大军已经胜利,若是追究起来,余仁大可来一句,“指令未到,大军无奈应敌”,朝廷上也不好再说什么。
背后指使的人是谁,当然是余仁。
将在军令有所不受,说是这么说,可是那个当权者会喜欢这句话?一个哑巴亏,朝廷真能咽下去?
小皇帝能咽下去,可摄政王却不见得。
这才来了苏京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余悦欢就已经听了无数句摄政王如何如何英明神武,摄政王如何如何智勇过人,如果上面不是先皇遗旨押着,现在皇位上的人就换了吧。
余义没说话,余悦欢又问道:“摄政王看了捷报后是什么意思?可有说过什么?”
余义仔细一想,顿时冷汗直流。摄政王听见捷报,当场大笑,一个劲儿地称余仁如何英勇,如何为国效力,并希望所有臣工都能向余仁学习,并在最后,夸奖了镇国将军府一番。
其他人听后都还没什么反应,余诚和余杨氏的脸色却慢慢铁了下来。余悦欢木然吃着菜,心却一点的一点地沉了下去。
这摄政王好深的心机。
表面夸奖,实则捧杀。尽管心中忌惮镇国将军府,并对余仁阳奉阴违的行为不满,可还是能装出一副欣赏夸奖的样子,让人觉得我朝摄政王圣明无匹。恐怕,暗地里,他也已经在思考如何对付余仁,亦或是镇国将军府了吧。
包括她,让她参与选秀亦或是进宫为妃子,怕也是为了牵制镇国将军府。
余悦欢嚼了两口饭,向余诚和余张氏问道:“爹,娘,我们走吧。”
当今之计,想要度过这一场血雨腥风,只有“走为上”这唯一一计。她一改往日的天真灿烂,换上一副凝重的模样恳求,这还是她第一次如此郑重地求别人一件事。
余义突然觉得,自己的这个小妹并不是往常那般无邪惹人怜爱。她也是一只狐狸,只是她这只狐狸隐藏得太好没被别人发现罢了,直到现在,危急的时刻,她才露出了自己的尾巴。
小妹她……看上去,并不像一个才十几岁的小姑娘。
余义心中这样想。
余悦欢两世为人,历史剧看了不少,看得最多的就是功高盖主以至于下场凄惨的模样。
重新活了一世,她惜命。
“不行。”余诚和余杨氏没做出决定,余义先说话了。
“为什么不行?”余悦欢反问道。
“大朝会上,摄政王亲自下令,要好好褒奖大哥,赏赐已经定下,着令户部准备,大哥凯旋而归的流程仪式以及当晚的庆功宴已经吩咐下去让礼部尽快拟出章程来。这些还都不算什么,摄政王甚至在朝堂上,商量着为大哥另封爵位,而镇国将军府一位,改由我们其他兄弟承袭。”
余悦欢的心沉到了最底。这是直接断了他们离开的后路。
这位摄政王心思竟如此缜密,一点退路都没给他们留。
“改由其他兄弟承袭?”王以婻突然问道。
若是按顺序来,余仁另封爵位,那镇国将军府的爵位应该落到余义的头上。可是,余义在朝堂上另有职位,是文职。
“对。”余义点头,“我是不行了,三弟又是武痴,只会武功,而四弟,四弟的名声都传出去了,风流无状的一个人,摄政王当场就否决了,所以,镇国将军的爵位落在了……”余义的目光落到了五弟余信的身上。
余信眨巴着两只眼睛,貌似还没明白现在是什么状况。
饭桌上到处都是倒吸凉气的声音,余信年纪小,才九岁,跟小皇帝一般大,摄政王的意思很明显是又要扶持一个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