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5章知道皇上心里有臣,臣便……_摄政王令朕宠罢不能[穿书]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章 第35章知道皇上心里有臣,臣便……(1 / 2)

第35章

入了伏,天气越发炎热,每年这时候,皇帝便会带着后宫去玉龙山上的皇家行宫避暑。

前往行宫的日子已定,这几日各宫里随行去行宫的人都收拾东西,整装待发,临行前一天,太后传皇帝去寿安宫说话。

沈映于傍晚之前来寿安宫,正碰上岐王沈晗也来给太后请安。

岐王自养寿安宫已数月时间,沈映对这位幼弟并没什么成,大人之间的恩怨是非底也不能算他头上,于是等岐王给他请过安后,含笑点了点头,温和地道:“岐王像长高了不少,只是瘦了点,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当吃食上多注意点。”

岐王低着头听完沈映的话,没吭声,两只手放胸.前只顾玩弄手指。

沈映并没把岐王漠然的反应放心上,孩子嘛难免叛逆,况且他作为兄长平时也没对岐王关心哪里去,两人之间难免生分。

岐王早已进学的年纪,和其他宗亲子弟一起劝学斋读书,沈映便随口一:“最近都读了些什么书?功课何?”

岐王仍旧低着头玩手指,就像没听沈映说的话似的,沈映状,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他方才是体恤岐王年纪又离开了生母,所以才不跟他计较,但不表他可以一忍再忍岐王的不敬尊长。

正当沈映要出言责备岐王时,坐上首的太后发话了,“啦,皇上不必动怒,岐王也并非是故意对皇上不敬。这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自从来了哀家这里,整个人就一日呆过一天,他什么他也不开口,整日里也不跟人说话,竟像是痴傻了一般。”

沈映皱了下眉头,他印象里,岐王以前是挺正常一孩子,怎么才多久没,就变成了这?看他这呆头呆脑的子,不会是得了自闭症吧?

沈映若深意地看着太后,“是不是下面的人没用心照料?”

伺候岐王的『乳』嬷连忙跪下磕头,战战兢兢地道:“回皇上,奴婢们每日都尽心尽力照顾岐王殿下,绝无半点怠慢之心,求皇上明鉴!”

太后扫了眼沈映,将手里的茶盏放桌上,冷笑一声:“皇上用不着用这般眼看哀家,哀家知道心里想什么,哀家虽然不喜冯太妃,但也不至于对一个孩子下手,若是皇上什么怀疑,尽管可以传御医来给岐王诊治。”

沈映连忙起身行礼告罪:“太后多心了,朕绝没怀疑您的意思。朕只是觉得,岐王可能是骤然离开了生母,一时不习惯,所以才会忧郁成疾,拒绝与外界交流。冯太妃被禁足宫里这么久,想必也得了教训,不就让岐王回冯太妃身边,还是由冯太妃来照料,免得让人以为是朕麻木不仁,苛待幼弟,太后觉得何?”

刘太后本来把岐王养寿安宫,是想扶植岐王取沈映成为另外一个傀儡皇帝,可养了没多久,她就发现这岐王逐渐『露』出一副痴傻相来,整日里不说话,呆呆傻傻地自言自语,一点儿都不像个皇子该的子。

一开始刘太后也怀疑岐王这副模是故意装出来,后来传了御医来给岐王诊治,御医诊完脉说,岐王是忧思过度,加上受了惊吓导致郁气内结,『迷』了心窍所以才会形容痴傻。

刘太后听完了御医的话,哭笑不得,她还没把岐王怎么呢,岐王倒自己吓自己,先把自己给吓傻了,底还是年纪,从又是被冯太妃溺爱长大的,不住事。

只是一个痴儿何能让群臣信服立为皇帝?所以岐王刘太后这里自然也就成了一颗废子。

刘太后早就不想养岐王这个痴儿了,听了沈映的话后,借坡下驴,“既然皇上都开口为冯太妃求情了,哀家就看皇上的面子上,免了冯太妃的处罚。来人,把岐王送回冯太妃那里去吧。”

冯太妃一视岐王为命.根子,也不知道她看自己的宝贝儿子变成了个傻子后,又会是什么表情,刘太后一想此,心里大为痛快。

岐王被『乳』嬷带了下去,刘太后扫了沈映一眼,“此番请皇上过来,是一件事要与皇上商量。”

沈映道:“太后请讲。”

刘太后拿起放旁边桌上的一本册子,慢悠悠道:“昌平长公主已年过六,也了选驸马的年纪,陈太妃卧床久病,理不了俗务,公主的婚事,还是得哀家和皇帝多上心才是。这名单上,是哀家让郭大伴精心挑选的几个驸马人选,皇上过下目吧。”

沈映接过册子翻了翻,上面五个驸马人选,身份不是门户出来的低级官员,就是没落勋爵人家的庶子,都是一些就算娶了公主,成了皇亲国戚,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的人家。

沈映一看这份名单就知道太后打得什么主意。

太后怎么可能这么心突然关心昌平的婚事来,不过是因为过蒙古和亲和上次内官监的事,昌平长公主太后心里,早就成了和皇帝一个鼻孔里出气的人。

若是皇帝再给昌平长公主赐婚给朝中哪个家中权势的世家子弟,那岂不是助长了皇帝的势力,所以太后才会这么迫不及待地要把昌平嫁出去。

沈映看完名单,合上册子,淡淡笑道:“朕先替昌平谢过太后关心,不过既然是昌平自己的婚事,驸马的人选,朕以为还是得昌平她觉得满意了才,不先昌平的心意何?”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女儿家自己决定的道理?”刘太后面无表情地道,“哀家以为名单上梁国公家的世子梁耀祖就很不错,家世人品都不错,尚公主足够了。”

沈映挑了挑眉梢,他刚才看名单上出现这个梁国公世子也觉得奇怪呢,其他都是官庶子,唯这个梁耀祖是国公府的世子,一眼看过去,五个人里格外出挑。

的确,公主下嫁给国公世子,的确也不算委屈了昌平,但听太后这么刻意提起梁耀祖,也让沈映不得不怀疑太后会不会是,其实心里早就定了梁耀祖为驸马人选,拿这份名单给他看,不过是装装子罢了。

沈映想明白了太后的用意,不动声『色』地笑道:“这吧,反正明日昌平也要随行前往玉龙山行宫,朕时会抽空召梁耀祖,也让昌平暗中相看一下,若是昌平对梁耀祖满意,朕就下旨赐婚,太后以为这何?”

皇帝已把话说这份上了,太后也不『逼』得太紧,免得适得其反,便点头同意了。

谈完了昌平长公主的婚事,沈映离开寿安宫后,并没直接回永乐宫,而是转道悄悄去了凌青蘅宫里。

凌青蘅宫里的院子里搭了一个葡萄架,沈映的时候,看凌青蘅葡萄架下面铺了张草席,他正席地而坐草席上面,独自一人对月饮酒。

凌青蘅看沈映进来,连忙放下酒杯想要起身行礼,被沈映摆手阻止,笑道:“不必多礼,是朕上门来叨扰搅了的雅兴,就用不着起身行这些虚礼了。”

凌青蘅于是跪坐着朝沈映拱了拱手:“草民多谢皇上。”

沈映撩起衣摆,也席子上坐下来,拿起地上的酒壶打开壶塞凑鼻子下面闻了下,“这喝的什么酒?倒股奇香,似花香又非花香,说是果香又并非是果香,怪闻的。”

凌青蘅道:“回皇上,这酒名为醉君怀,由百果百花所酿,是京城里最名的酒坊新出的酒。皇上要不要来一杯?”

“啊,那朕就不客气了。”沈映拿起一个没用过的酒杯,给杯子里斟满酒,喝了一杯后道,“今日出宫去了?”

凌青蘅点点头,“草民出宫置办了点东西,顺便联络了一下其他的兄弟。”

沈映觉得醉君怀的味道不错,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举起酒杯和凌青蘅碰了一下杯,道:“朕明日就要出发去玉龙山行宫,按照惯例,一直待入秋才会回宫,朕不京城这段时间,还要麻烦们的人帮朕盯紧了这京城里各方势力的动。”

凌青蘅道:“草民明白。”

沈映仰头望着夜空里挂着的明月,将酒杯递唇边抿了口,“另外,现下就两件要紧事需要替朕办。”

凌青蘅:“请皇上吩咐。”

沈映沉声道:“第一件,替朕宫里留意一下冯太妃岐王母子的情况,第二件,帮朕查一查梁国公家的情况,尤其是他们家的世子梁耀祖,查仔细了告知朕。”

凌青蘅:“草民遵旨。”

沈映喝完酒,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半个巴掌大的金牌扔给凌青蘅,“这块令牌收着,这块令牌可以随意出入皇宫和玉龙山行宫。”

凌青蘅将令牌收进袖子里,“草民明白。”

“了,朕也不能这里逗留太久,就不打扰自斟自饮的雅兴了。”沈映放下酒杯,站起来拍拍衣服,“朕先走了,若遇急事不能解决,可以来行宫找朕。”

凌青蘅站起来行礼,“草民恭送皇上。”突然想什么,又喊住沈映,“皇上请留步。”

沈映回头,“还何事?”

凌青蘅笑着道:“草民看皇上似乎很喜欢这醉君怀,草民今日一共买了两壶回来,皇上若不嫌弃,草民就把另外一壶醉君怀赠与皇上何?”

“甚,那朕就却之不恭了。”沈映大方接受,从凌青蘅手里接过酒壶,爽朗笑道,“朕那里也不少酒,改日机会去朕那儿随便挑,看上哪壶拿哪壶!”

--

皇帝率后宫前往行宫避暑,身为少君的顾悯本随行之列,但因为他还担着锦衣卫指挥同知的职务,所以得留京城当值。

皇帝这一去,起码待中秋之后才会圣驾回銮,也就意味着,起码两三个月的时间,两人无法日日相,顾悯心中虽不舍,但奈何身上还担负着满门的血海深仇,大仇未报,岂能沉溺于儿女私情。

临去行宫前一.夜,沈映一想接下来得长时间不顾悯,就高兴得忍不住想原地蹦两下,但表面上舍不得和顾悯分开的子还得装一装的,于是晚上宣了顾悯来永乐宫。

顾悯来时,沈映早沐浴完了,身上一点儿去过凌青蘅那里的味道都闻不。

“请皇上圣躬金安。”

“朕安。”沈映盘腿坐罗汉床上,朝顾悯招手,“来坐,朕让人冰了一壶酒,才拿出来的,来喝两杯。”

顾悯脱鞋上.床坐沈映对面,拿起矮桌上的酒壶,分别往两人的酒杯里倒上酒,“皇上今日怎么兴致与臣喝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