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陈庆之的话_三国之召唤天下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51章 陈庆之的话(1 / 1)

刘辩也不禁替袁术感到哀叹啊,这货功利心那么重,偏偏是兵多将寡,谋士少废物多。这才就是袁术之所以被那么多灭的一个原因吧。当然袁术这个人也不行,和袁绍没的比。

正所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没有好的主帅是很难出现一流的将军。一方面有能力的人会另投明主,另一方面袁术也不具备曹操那种挑选人才的眼光。类似的例子还有,陶谦,韩馥,公孙渊,张杨这些军阀手下都没有拿的出手的人才。公孙瓒手下虽有赵云,最后却去了刘备哪里。刘繇手下虽有太史慈,最后却投降孙策,也都不能让他们效力到最后。魏蜀吴人才鼎盛不光光与他们占领的地盘大,人口多有关,曹操等都是很能挖掘人才的。而董卓袁绍马腾,马超之流都因为是大势力,再加上久经战阵所以才能选拔出一批优秀的人才。比较特殊的是吕布阵营,虽然是小势力但吕布本人身经百战,也拥有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虽然谋士也确实只有陈宫一人。

所以在乱世中,识人之能还是很重要的。曹操看人准,他手下荀彧看人更准了,荀彧给曹操推荐了戏志才,郭嘉等人,算是曹操手下的第一大功臣了,不过刘辩默然一下,现在的荀彧好在是在他手下,否则曹操要像三国里一样,曹操也是要起飞啊。

当然了,刘辩觉得他也不能这么说袁术,因为袁术麾下的纪灵,袁弘等人还是能拿得出手的。刘辩觉得袁术应该是东汉末年时期各路诸侯中目光最短浅,功绩最低的一位,但是在当时袁术能拥有三十万佣兵,并且称霸整个淮南地区,成为当时仅次于袁绍的第二大势力,这和他手下的可用之才众多是分不开的。刘辩自知袁术的谋士是杨弘,说起这袁弘,刘辩就想到,当初袁术有称帝的打算,但是汉王的玉玺下落始终不明了,袁术召集手下商议这件事,说孙策用我给他的兵马,如今在江东的打下了他的领地,他不知道报恩,反过来还将玉玺带走,阻挠我的称帝大业,你们说该怎么办。

杨弘说,孙策现在在长江流域,这里地势险恶,而孙策的部队又不缺粮食和战斗力,我们不能轻易去打,主公可以选择在巴蜀的刘备,进攻他夺取他的势力范围,在回头考虑孙策这边也不迟,因为杨弘的计谋,刘备当时实力并不强大,一遭到攻击就立马投降了。袁术想要抓刘备,杨弘又心生一计,刘备在小沛驻军,虽然容易攻打,但是吕布在徐州,我们的首要敌人是吕布,我们应该和刘备联合,所以大王此行不是去作战,而是去给刘备奖赏,拉他入伙的。先把刘备说服了,倒是后联合刘备一起消灭了吕布之后,大王还愁刘备会逃出您的手掌心吗?

袁术麾下的另一个谋士是阎象,在袁术想要通过获得玉玺称帝的时候,只有阎象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他知道,这样做势必会导致毁灭,用周王虽然拥有天下的大权,但是名存实亡,是个傀儡政权,如今大王您虽然拿了玉玺,但是自身实力和外界干扰都不允许您现在称帝,但是没有被采纳,结果袁术就被联合大军讨伐了。

但是袁弘和阎象显然不能算是一流谋士,所以刘辩也没有多想。

杨弘、阎象、张勋、桥蕤这些文武官员水平可能不高但也是相当称职的,而刘辩知道,袁术的水平明显没有他哥哥袁绍高,二袁的差距还是很大。刘辩自知,蒯越对袁术的评价是,袁术勇而无断。他说袁术有勇却无谋。孔融说,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连让梨的孔融也这么说袁术了。陈登是这么评价袁术,说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陈登说他不是治理乱世的人。刘辩也是这么觉得的,因为袁绍这个人确实不行。就连吕布都说,喜为大言以诬天下。看来那句袁术当年拒绝袁绍那句只知讨董,不知其他,还是很有名啊。

这些大人物对袁术的评价都不好,刘辩知道这就导致人才也未必往他那边去,比如陈矫等人,就不响应袁术的征召。陈矫最有名的就是他评价司马懿的话“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还有一个人叫舒邵,是袁术手下,担任沛国相,袁术给了好多军粮给他,舒邵却将全部军粮给了饥民。袁术听了要杀舒邵,舒邵说,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袁术听了很感慨,对舒邵说,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刘辩默默一笑,袁术都扑街到这种份上了,哪里还有什么人愿意跟他混啊。

而武将方面,袁术手下也没多少出名的武将。刘辩知道纪灵是袁术手下的一名大将,擅长使用三尖两刃刀,当刘备想要进攻袁术的时候,他带兵出战,和关羽二人打了三十几个回合也没能分出胜败。之后纪灵领十万重兵攻打小沛,但是不巧遇到吕布的援助,不得不撤军。袁术称帝之后受到围剿,纪灵兵分七路,想要援助袁术,但是没有起到半点作用,在袁术逃往袁绍的路上,纪灵被张飞斩于马下。

纪灵能和关羽打上三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足矣见得他的基础武力值还是挺高的,刘辩估计有个98,99的,但是顶多也只能算是一流武将,算不上超一流。

袁术此刻竟然也想出兵打曹操,刘辩想也不想,就知道肯定是袁绍和袁术联盟了,毕竟他俩是亲兄弟,中间夹了个碍眼的曹操,他们一起打曹操倒也没啥的。

虽然刘辩知道袁术和袁绍早已经没了兄弟之情,但是毕竟有兄弟之实啊,他俩再不亲也肯定亲过曹操啊。而袁术是个爱贪便宜,目光短浅的人,从他为了一个传国玉玺就放弃了孙策这一员大将看来,就能看出他是多么目光短浅了。

此刻袁绍要打曹操,袁术肯定也想分一杯羹,毕竟他和曹操是很大的敌人了,袁绍统一河北三州的时候,中原地带就数他和曹操争的最凶。但是袁术打不过曹操,刘辩也知道,双方虽然兵力上差不了多少,但是武将阵容,还是谋士阵容上,或者是曹操和袁术二人的智商上面,刘辩觉得曹操吊打袁公路跟玩一样,而现在袁术有了机会打曹操,他显然也已经出兵准备去攻打曹操了。

“你们怎么看?”刘辩看向身边的几个谋士,问道。

话说他身边还有荀彧,赵普,吴用三个谋士在呢,算上陈庆之的话就是四个了,身边有几个谋士,刘辩自然就想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荀彧看过信简后,抬头看向刘辩,说道:“曹操信中虽然虽急,但是显然他没有那么急。不过我们却决不能怠慢了这件事情,曹操急,我们应该比他更急。正如他信上所说,兖、徐二州一旦被迫,那二袁可就彻底统一了半壁江山了。届时他们的目标可就放在我们身上了。主公,我意三日,如果三日内各位将军攻不下并州,我们便直接撤军回司州,然后援助曹操。”

刘辩一听荀彧的话,默然点了点头。荀彧说的不错,曹操信上虽然写的火急,但是实则他根本不可能那么急,因为如果他站在曹操的角度上,这封信他一定也会写成这样,而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不管怎么样,曹操如果真的被袁术和袁绍给灭了,那徐州和兖州可是落入二袁之手了,到时候袁术显然向占据徐州,而袁绍显然想占据兖州,届时他们分配好了地盘,如果袁绍想灭袁术,刘辩觉得不满,而一旦袁术被灭了,那袁绍可就占据天下七州了,大汉总共就十三州,袁绍占据了七州的话,可不就是占据了半壁江山还要多了。届时就算他打下并州,刘璋,刘表二人归顺他,把荆州和益州给他,他也很难和袁绍对抗了。

所以他绝对不能让曹操被灭,他和曹操就是真正的盟友,他们要共同抵挡二袁和吕布。而荀彧说三日,曹操给了他们七天时间,而荀彧只给了他三天时间,这就说明荀彧显然更看重这件事,他显然是知道这件事情的轻重。

刘辩一听他的话,心里一沉。三天时间,别说打下并州了,估计他都很难打败吕布。

荀彧话落,赵普,吴用二人一阵沉默,而陈庆之却是突然站了起来,面带笑意道:“三天时间足够了。”

刘辩一听他的话,瞪大了眼睛,岳飞,马腾等人话都没说,显然他们是知道三天时间怎么可能打的下并州,他们想打下并州,就要先灭了吕布打军和袁绍的援军,但是那足足有五十余万人啊,难道要他们杀干净了?那需要的时间可不是几天的时间,估计要个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