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大唐社畜_大唐:开局被送入洞房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51章 大唐社畜(1 / 2)

不知不觉,年关就到了。

萧煜还在睡觉,就被丫鬟给叫了起来。

这么早,要是放在平常,谁敢这么早叫他起床,早就被他给一脚踹出去了。

但是今天情况不一样,今日长安城中有新年祭祀典礼,由李二和长孙皇后亲自主持,长安城中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有爵位的人都要参加。

萧煜作为侯爵,同时还是兼任五品骁骑尉,这么隆重的典礼,自然有他的一席之地。

新年祭祀为一年之始,连李二都不敢怠慢,如果他要是整出点什么茬子来,李二说什么也得惩戒他一番。

所以天还没亮,萧煜就挣扎着从被窝里起来,然后在丫鬟的服侍下穿衣洗漱。

“唉,新年不能好好睡觉混日子也就算了,还得忙着加班工作,这就是妥妥的大唐社畜啊。”叹了口气,萧煜这才不情不愿的出了门。

萧府的门口,竖立着一根高高的铁杆,在铁杆的顶端,挂着形状如鲤鱼一样的旗幡,随风吹动,就像一条条鲜活的鲤鱼在空中游动。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就是现在倭国有关影视剧里屋子外面飘着的那种鲤鱼幡。

然而实际上,这倭国的鲤鱼幡是倭国谴唐使从大唐带回去的文化之一。

鲤鱼旗叫做皐幟(读音高知),就是鲤鱼形状的风幡,倭国民间叫做鲤鱼幡。

在明治维新之前,倭国普通家庭如果生了男孩就会在屋顶悬挂鲤鱼旗。

这个习俗最早起源于中华先秦士隐礼:屋缚。

先秦士族如果生了儿子会在自家屋顶上升起绣着家徽的旗子,象形和象征淄布冠后面的飘带,寓意着将来孩子会成长为一个优秀士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同时也是告知、祈求祖先和神明保佑。

到唐朝时期,男子士人流行佩戴鱼符、鱼袋,民间百姓则把“屋缚”做成鱼的形状,祝福孩子长大以后能当官,倭国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从此开始学习悬挂鱼幡,所以这鱼幡并不是倭国人发明的。

这也算是一种文化的悲哀吧,这些文化被别人很好的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然而它的起源地却选择了遗忘。

“想什么呢?”

见萧煜望着天空飘扬的鲤鱼幡发呆,李铁心不禁有些好奇。

最近因为李铁心有身孕,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两人已经分开居住了,不过萧煜也没想到,她会起来的这么早。

怀孕两月,李铁心的肚子已经微微隆起,而且她脸上还时不时散发出母性的光辉。

“没什么,就是觉得有些累,唉,你起来这么早做什么,快回去继续躺着。”萧煜急忙道。

“成天都躺床上,我都快散架了。”李铁心嘟着嘴道。

“好好好,那你就在起来走走吧,注意点身体,别磕磕碰碰到了,知道吗?”萧煜温柔地替她整理了一下凌乱的头发,笑着说道。

“我知道啦。”李铁心点点头,随后抿嘴一笑道:“你也注意点,怎么说今天也是新年祭祀,无数权贵都在呢,瞧瞧你这官服穿的,一点威仪都没有。”

萧煜低头瞧了瞧自己的打扮,好像没什么地方不对,帅的很依旧啊。

这时候,李铁心走到萧煜面前,然后十分贴心的为他整理起官服,将起褶皱的地方薅平,又把银鱼戴和玉带扶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