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孙洋仅仅说了一句,“小问题,四副药即可解决。”
说着,他病历上洋洋洒洒书写了起来,直至三分钟后,病历本交给了韦一针。
老者打开稍稍看了几眼内容。
“胃脘冷痛十多年,反复发作,饮食生冷,胃痛加剧,常嗳气。舌质淡,苔白略厚,脉弦。经辨证为寒邪客胃所致,脾胃虚寒,寒凝气滞。”
“治法宜温中散寒,且病人久病及肾,需补肾。”
“半夏15g、硫黄0.1g……”
不说对错,光是病历本身俊逸潇洒的字体,就足以让人心生好感,仔细查看内容,他不禁连连点头。暗想道:“这孙神医果然名不虚传,辩证条理清晰、缜密,无遗漏,”
赵文轩微皱了下眉,毕竟众目睽睽下,事关自己的颜面,孙洋又是远近闻名的医生,他不紧张才怪。
“文轩,到你了。”韦一针说道。
而大汉十分自觉地坐到了赵文轩对面。
诊断过程相似,只不过赵文轩为人张扬,在心中有数后,便正声说了自己的判断。
“寒邪客胃,因虚受寒,因寒而凝,选方宜遵循半硫丸温养散寒……”
随后也递给了韦一针一份病历。
“如何?”赵文轩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韦一针低头仔细看着,一会儿连连摇头叹息,眉头紧锁,盯着赵文轩。
在没看病人身体情况前,他就发现了赵文轩所写的辨证论治中的不少失误,很多都是不应该犯的错误,他嘴巴张合了下,欲言又止。
转而来到大汉身边,把住了他的脉门。
作为公正方,除了看两人的辨证论治外,自然也得对病人的身体有所了解,从而更加精准地判断两人对错。
韦一针冲赵文轩摇了摇头,将两份病历放到他桌前,“我先不点评,你自己看看如何?”
失望的神色毕露无遗,让赵文轩心头一惊。
而他也开始低头看起了孙洋的诊断。
表情从惊疑到沉思,最后嘴角抽搐一下,越发难看了。
这一对比,他猛然发觉自己作出的诊断是多么简陋,且满是漏洞。
“这些错误,原本你可以避免的。”在赵文轩久久没有说话时,韦一针摇头叹道。
赵文轩心性浮躁,一心想赢,耐性全无,满脑子的名利,这会儿在众目睽睽下,更是让他无法静下心来。
诊断结果看似和孙洋差不多,但细看之下,辩证过程疏漏多多。
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除了辩证缺漏外,你药量方面也拿捏不准,这位先生胃病已久,已成顽疾,药量太轻的话则效果轻微,另外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这位病人饱受胃病折磨,肝肾方面也有损伤,你全然没有发觉。”
韦一针继续说道。
孙洋也偷偷看了赵文轩的诊断病历几眼,随即了然地点了点头。
“文轩,这一局,你认为我该判谁赢?”韦一针询问道。
赵文轩紧攥着拳头,咬牙切齿,许久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