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一副百来万元的字画,想来也足够了。
只不过,孙洋还是有些纠结。
这些画作好是好,可他总感觉缺了点什么,或者说,作品太多了,不知道该挑哪一副比较好。
“咦,这幅《松荫高士图》不错。”
突然,一名神色轻佻的青年,搂着一位女人,凑到了孙洋身边,点头赞叹道。
“两百万元?”青年皱了皱眉,“有没有优惠?”
“如果先生有意购买的话,可以便宜五万元。”
一直在柜台上看手机的“韵远轩”主管,一见到这对男女,立马眼神一亮,放下手机,态度温和地走了过来。
“五万?”青年似乎有些不满意,但想了想,摆手道:“算了,替我装起来,是送人的,包装盒一定要高大上!”
“是是是。”主管神色大喜,连连点头。
见到店员态度谦卑,青年得意一笑。
“买不起真迹就让开。”他斜眼瞥了一眼孙洋。
出乎意料的是,孙洋真的往角落的摹本展柜走去。
很大一部分作品部分无款、无印章、无题跋。
所谓摹本,有可能是后代书画家临摹练手作品,也有可能是后世仿造试图以假乱真的赝品。
但能被放在这展柜中,显然颇具技艺水平,所以被认定为有一定收藏价值的作品。
此时,孙洋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展柜中,一副《鹊华秋色图》,作者“赵孟頫”,落款、印章、题跋俱全。
眼前《鹊华秋色图》,画中山水人家,江水沼泽辽阔。
整幅画,仿佛笼罩在一股轻烟,漫布一种说不出的“韵”。
总之,孙洋心中有种奇特的感觉,好像真的身临其境,能感受到作画者当时的心境和画中景物栩栩如生。
孙洋有些不敢相信,满堂的画作,只有眼前这一副《鹊华秋色图》能够给他带来这种惊艳感。
这……真的是摹本?
再一看价格,三十五万元,和那些动则百万元的画作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摹本,不就是赝品么?也就你们这些穷鬼买来,以假充真,装装门面,在不懂行的人面前显摆了。”青年身侧的女人,也是讥讽地笑着。
反观导购,很是尴尬,没敢出声安慰。
孙洋反应很是平淡,扫了一眼两人,只是淡淡对导购说道:“这幅《鹊华秋色图》,我要了。”
他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一副《鹊华秋色图》绝不简单!
极有可能是鉴宝者走眼了,错当成了后世摹本。
毕竟,假能乱真,真凭什么不能被错认为假。
“是。”导购点头,小心翼翼地拿出了那一副《鹊华秋色图》,并且拿到柜台上装裱。
孙洋也来到了柜台前,准备付款。
青年男女,也都在柜台前。
两人伸头看了一眼字画,啧啧地不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