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从之中,有一个神态精明强干的中年人,正是太尉府的管家,李进。见李渤季走出宫城,李进迎上前扶住李渤季。
在看到李渤季面色不快之后,李进也是习以为常,笑着道:“太尉今日又碰了钉子?”
以往李渤季听到这句话,只会气哼哼的上车离去。而今日却是不同,李渤季好像没有听到李进的话一样,低头不语,目光深沉。
见李渤季神色有异,李进也察觉到了不对劲,急忙将李渤季扶上马车,自己也翻身上马,离开了。
走到半路,马车中的李渤季忽然道:“赵兑留下的那个信使,现在何处?”
李进忙道:“就在京都之中,老爷要见他?”
“传他今夜到府上来!”李渤季冷冷的道。
“是!”李进回道,而后策马离开了李渤季的马车。
李进在太尉府,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管家,他早年流落街头,是李渤季将他带回府中,给了他一碗饭吃,并且给他改名叫李进,让他留在府中做事,成为李家的家奴。
李渤季对李进有救命之恩,所以李进对李家忠心耿耿,加上他聪明能干,曾为李家立下汗马功劳,深得李渤季的喜爱,将他当做心腹,什么事都不瞒着他。而李进也时常为李渤季出谋划策,俨然一副军师的姿态。
跟随李渤季多年,李进对老爷是无比了解的。他知道,李渤季一定是下了什么决心。
当初赵兑返京之时,曾与李渤季有过一次深谈。
当时,赵兑便将自己的凌云之志,显露了出来。而李渤季也看出赵兑绝非池中之物,他的志向绝对不是为南宫炤平定战乱。
赵兑要的,是泽陂万民的千秋大业!
李渤季一家三代为大安之臣,对赵兑的野心十分忌惮。李渤季也曾想过直接将此事告诉南宫炤,可深思熟虑之下,李渤季还是放弃了。因为他没有办法!
南宫炤排除异己,削番撤封,为的就是集中权利,他绝不容忍皇权受到威胁,这也是下群雄四起,反抗南宫炤的原因。
而在众多老臣权臣被排挤的时候,李渤季还能官居太尉,就是因为李渤季一家三代鞠躬尽瘁,忠贞不渝。南宫炤对李渤季十分信任,李渤季的话在南宫哲心里还是很被看重的。
所以,李渤季要是参赵兑一本,南宫炤绝对会相信!
可是如今的大安内忧外患,举国汹汹,只有赵兑能平定外乱,扫清内患。若是南宫炤得知了赵兑的野心,必定龙颜大怒,当场翻脸。
最重要的是,此时的赵兑炙手可热,手握重兵!如果南宫哲给赵兑定了个谋逆的罪名,赵兑岂能甘心伏法?即便赵兑甘心,他麾下那二十万大军,恐怕都不会答应。
到了那个时候,大安就彻底完了!
所以李渤季不能也不敢将赵兑的野心透露给任何人知道。然而赵兑敢把自己的野心表露给李渤季,就是料定李渤季不会泄露出去。因为现在南宫炤需要他,大安需要他,百姓需要他。
可赵兑把自己的野心显露出来,并不是无缘无故,赵兑其实是想收服李渤季。
当时,赵兑问李渤季:“太尉,你们李家三代辅佐朝廷,到底是为了下百姓,还是南宫一姓之尊?”
李渤季答道:“当然是效忠陛下,辅佐陛下勤政爱民!”
赵兑又问道:“那若陛下无治下之能,太尉岂不是愚忠?”
李渤季道:“无治下之能,尚有老夫在侧!老夫定会辅佐陛下成一代明君!况且陛下勤奋,赵将军此言对陛下乃大不敬,慎言呐!”
赵兑笑了笑,看着不远处的蛛网上,正有一只蜘蛛,爬向被蛛丝缠住的飞蛾。
赵兑指着蛛网道:“太尉你看!”
李渤季不以为然的道:“弱肉强食,有何奇怪!”
赵兑也是不以为然的笑道:“那为何那飞蛾不与之拼斗?”
李渤季被赵兑问的一塌糊涂,不解的道:“强者为尊乃理循环,它本性如此,如何斗?”
“好一个本性如此!”赵兑大笑道,“既是本性如此,太尉又怎能将飞蛾驯化为尊?”
后来赵兑就走了,还留下了一个信使,以备不时之需。
从那以后,李渤季便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郑
赵兑的意思很明显,若帝王无能,大臣再有经世之才,也于事无补。
李渤季不止一次的扪心自问,自己如此忠心,到底是为了下百姓,还是南宫一姓之尊?
直到今,李渤季看着南宫炤再一次倒向了刘高的巧舌如簧,他忽然觉得自己,明白了赵兑的野心。
他的立场,悄悄发生了改变。
这纷乱的朝堂之中,有一股风,马上就要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