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说孙坚正准备回江东,骑在马上看着马鞍上的锦囊。
如此宝物,他当然随时都放在身边,眼睛也是时刻不离。
但路途颠簸之时,却发现锦囊袋看上去好像不太对劲了,感觉里面空荡荡的,好像没什么重量了。
孙坚谨慎地赶紧打开锦囊一看:
哦霍!
完蛋!
玉玺不见了!
孙坚还不敢声张,连忙召集他最信任的那几个部将商讨此事。
玉玺随时都放在身边,孙坚自认为除了他,再没有其他人碰过这锦囊,这玉玺就像是蒸发了一样,莫名其妙地就失踪了。
活见鬼!
孙坚百思不得其解,但也怀疑不到其他人头上,只好打断牙齿往肚里咽。
经过一番商讨,孙坚这件事秘而不宣,就当从来没有发生过,先回江东再说。
哪知他得到玉玺的消息其实早已被军中一个袁绍同乡之人泄露给了袁绍,以此谋求官职。
袁绍本来要准备回关东了,听说这个消息,故意留下来拦截住孙坚。
“文台兄别来无恙,您不是和叶源、曹操一起追击董卓残余兵力了吗?现在怎么又回来了?”
袁绍领着自己的部队,半路上拦住了孙坚的去路。
孙坚面带不悦,道:“偶抱小恙,欲归长沙。”
“是吗?”
袁绍冷笑道:“我却知道,你的病是那枚传国玉玺罢了!”
孙坚大惊失色,道:“你从何得知……不,袁公何出此言?”
“今日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是朝廷之宝,文台既然得到了,就应该留在本盟主这里,等到诛灭了董卓余党,就能再次回归朝廷。”
袁绍指着孙坚道:“现在你想要匿之而去,意欲何为?”
孙坚还是矢口否认道:“玉玺怎么会在我这里?”
袁绍说道:“那洛阳城中井中之物现在在哪里?”
孙坚道:“我本来就没有,何必苦苦相逼?”
袁绍不悦道:“快点拿出来,否则你是自寻祸端!”
“证据何在?”孙坚本来丢了玉玺就十分恼火了,现在又被袁绍拦住,也是怒气上涌。
袁绍于是唤出那个泄密之人,道:“打捞之时,有此人否?”
孙坚大怒道:“好你个叛徒!”
当即拔出自己的佩剑,要斩那人。
袁绍也拔剑道:“你想当面杀我的人,是看不起我吗?”
袁绍背后的颜良、文丑拔剑出鞘。
孙坚背后程普、黄盖、韩当也都拔出了刀。
剑拔弩张之际,孙坚先改变了态度,叹气道:“不瞒袁公,我确实在洛阳殿南井下得到了玉玺,可是玉玺现在却不在我手上。”
袁绍一副不出我所料的样子,道:“那玉玺现在在哪里?”
孙坚道:“玉玺在我手上丢失了!”
袁绍冷笑道:“你觉得我会信你的话吗?”
“信与不信,玉玺确实都失窃了……不,准确来说,更像是……消失了!”孙坚道。
袁绍冷哼一声:“私藏玉玺乃是大罪!给我拿下!”
孙坚又岂会乖乖就范?
当即拔刀相向,袁绍显然是有些得意忘形了,他忘记了孙坚的勇猛,而如此近的距离他的武技也不能发挥作用。
所以孙坚冲上来的时候袁绍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慌忙让出一条路。
而孙坚考虑到敌众我寡,而且也没必要和袁绍扯破脸皮,袁绍既然已经让路,他也不想恋战,当即撤去,孙坚的部队也跟着撤去。
袁绍懵了一下,也没有追赶,等到回过神来孙坚已经逃远。
袁绍大怒,于是写书一封,派心腹之人连夜赶往荆州,送与刺史刘表,叫他在半路上拦截住孙坚……
叶源这边,为了集中力量决战徐荣,他又令原本呆在诸侯军阵地的华雄、小乔以及剩下自己的部分亲兵与洛阳的主力部队汇合。
然后与曹操合兵,赶往荥阳。
叶源逼近荥阳,在荥阳附近的一处山坡处驻扎。
望见荥阳地形复杂,群山遮掩,其内战旗隐隐飘动,刀刃戟尖若隐若现,便知此地凶险非常。
曹操见叶源脸色严肃,想是叶源看到这番景象,也知敌人异常强大,但还是提醒道:
“叶太守单单看到这景象,已知徐荣的强悍,但我还是要提醒叶太守一句,不仅是徐荣厉害,其手下的玄菟军也是董卓部下精锐中的精锐,请叶太守千万要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