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降奇缘_妺喜妺喜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天降奇缘(1 / 2)

楔子

在夏商周的远古代社会,基本上是一个谁的拳头大谁的话就是真理的乱世,各国各种族比的是综合实力,除此之外,是谁也不会服气谁的,要得到天下的认可,必须要赢得一系列的战争胜利,有能力把各个国家给打服打怕,才有效力,否则只能是纯粹的个人梦呓,没有人会理会你的。战争是经济政治活动的一种补充,一种提升,一种调剂,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更是表现为一种财富的掠夺,人口的掠夺,地盘的抢夺,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很多时候,战争的胜负直接的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一个种族一个团队所有成员的生死。正因为战争如此的重要,古往今来,人们想尽了一切方法去赢得战争的胜利,想方设法的通过战争改变国家的命运,通过战争获得最大的经济政治利益。

战争是各种元素的复合体,有一句话说的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领导脑瓜灵,学历高低都能行。在历史的紧要关口,思想就原子弹,思想就是航空母舰,思想就是gdp,思想就是金条,很多时候对历史玩几个脑筋急转弯,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效果的,思想一对路,观念一转变,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当人的贪念无限度的膨胀开时,道德观念就会被无限度的扭曲,获得战争胜利的手段就会呈现出各种形态。通过对战争的研究判别,诡诈成了战争的制胜法宝,不仅仅在春秋战国,其实在夏商或者更早一些时候,间谍就已经成了一种战争的手段了。说到间谍,不能不提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间谍妺喜。

妺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据《列女传》卷七记载:末喜者,夏桀之妃也。美於色,薄於德,乱孽无道,女子行丈夫心,佩剑带冠。桀既弃礼义,淫於妇人,求美女,积之於后宫,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於旁,造烂漫之乐,日夜与末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末喜於膝上,听用其言,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酒池可以运舟,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革奇〉其头而饮之於酒池,醉而溺死者,末喜笑之,以为乐。龙逢进谏曰:「君无道,必亡矣。」桀曰:「日有亡乎?日亡而我亡。」不听,以为妖言而杀之。造琼室瑶台,以临**,殚财尽币,意尚不餍。召汤,囚之於夏台,已而释之,诸侯大叛。於是汤受命而伐之,战於鸣条,桀师不战,汤遂放桀,与末喜嬖妾同舟,流於海,死於南巢之山。诗曰:「懿厥哲妇,为枭为鸱。」此之谓也。

妺喜,又作末喜,末嬉;有施氏,名妺,姓嬉;夏朝第十七位君主履癸的王妃。“妺”音末,mo第四声。女子旁加个“末”字,非“妹妹”之“妹”。妺喜是夏桀的宠妃。原为有施氏人,夏桀在征伐有施氏时,有施氏的首领把她献给夏桀。夏桀对她十分宠爱。据《列女传·夏桀妺喜传》载,桀“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妺喜于膝上,听用其言”。又据《帝王世纪》记载,妺喜喜欢听“裂缯之声”,夏桀就把缯帛撕裂,以博得她的欢笑。妺喜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诸多“第一”的女人,“千古第一狐狸精”“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亡国的王后”,“中国第一位女间谍”,“第一个献物”,“第一个**”,“第一个无辜”。妺喜与妲己、褒姒、骊姬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妖姬。

以上是历史记录里的妺喜,被严重妖魔化,被严重抹黑了的妺喜,那么真实的妺喜,到底如何呢?

请诸位随我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的迷雾,一探究竟吧。

天降奇缘

话说夏朝末年,有施国氏境内,历水江畔,有一所重檐庐舍。主人刘洪章,妻子张琴云,彼此相敬如宾。二人据守祖业,打渔为生,虽不充盈,却也安贫乐道。岁循寅虎,张琴云分娩之前,梦见白色猛虎跨人自家户堂,次日便生一男丁,遂名“白虎”。白虎豆蔻之年,历水两岸常遭江盗匪祸。为防不测,只得各家圈砌围墙,环植荆棘,饲养家犬。且委人彻夜不眠,巡更守夜。

不料此伙歹徒,武功高强,擅长妖法。每乘江夜风雨,便弃船上岸,打家劫舍,居然呼风唤雨,飞墙走壁。众人奋力堵截,却因道路泥泞,站立不稳。眼望诸家钱物米粮,被劫至船上,即扬帆鼓风,顿失于湍浪江雾之中。

白虎闻讯,谓高堂曰:“尔后倘遇雨夜,儿亦顶风而出,觅获贼船,断其舵桅,折其篙楫。”其父曰:“你若只身前往,势力单薄,恐不中矣!”白虎答曰:“倘结伴而行,易露目标,亦不可取也!”彼此默默无语。

适逢一日子夜,又遇狂风陡雨,白虎疾步迎风,寻遍江滩上下,悄无贼船踪迹。忽在闪电光亮之中,窥见几只蜗壳,潜于滩尾,庞若瓢盆。白虎奋力上前,举足而蹴,将其踩得粉碎,才返身归往。

白虎回至家院,真乃惨不忍睹:庐舍倾覆,父母双双遭受妖孽毒手,腥风扑鼻,血水横流,他顿时头晕目眩,跌倒在地……

白虎含泪安葬父母,辞别父老乡亲。孤家寡人,来到崂山玄真宫,长跪于道长崂山真人足下,诉妖匪罪孽,恳请收他为徒,赐教道法。

崂山真人曰:“道法者,自然也,并无捷径,亦靠潜心悟彻,自我磨砺。”白虎伏答:“徒儿决然为民除妖,以身许道,死不足惜,况畏磨砺乎!”

崂山真人默运良久,便带白虎至观后石洞之顶,曰:“此曾黄仙师潜心修道处。所谓悟彻天地玄机,则可道法自然,你就借此造化吧!”

白虎拜谢崂山真人,遂下石洞。但见洞口悬于历水峭壁,洞腔固然隆穹,陈设则极简陋。除了石床石几,尚存一只漏桶,一鼎破釜。崂山真人每日遣人送去两升米粮,并使传曰:“自行炊饮。”

白虎提着水桶,下得陡崖,汲起满桶江水,攀上峭壁,来到石洞,因桶漏仅存一勺之水,何供炊煮之用他试着将桶旋转,亦加速攀缘,却见漏桶盛水,与次俱增。至于破釜炊煮,只得拾来干柴,奋力吹火,却也将釜底溃水忽略不计。

许久之后,白虎居然有所闲逸。这日,崂山真人忽至洞内,谓白虎曰:“你因根基深厚,道心极坚。故而运用漏桶,悟得‘禁法之胚技;借助破釜,取得‘啸术之萌功。”说着,便从袖内取出一本《禁啸经》:“为师送你此本经书,指望徒儿潜心研读,得其要领极论,求得践理合一,方可应用自如也。”白虎双手捧过《禁啸经》,虔诚拜谢。

时过数年数月,历水之域却遭灾旱,赤地千里,禾稼一片焦灼。玄观接纳落荒逃难者日众。白虎自洞中做得许多饭菜,为趁热送往观中,施济灾民,而往返不息。

是日,一蛮者,额头长着两颗肉瘤,背负囊袱,昂然闯入观中,自称落难之人,强求道观施米十囊。道长崂山真人观其人察其言,识得本是无耻奸凶。便曰:“今年灾域甚广,观中施济甚多,何有存米十囊之丰不过要解腹中之饥,立可人内饱餐之后,再作计较。”

此时白虎携篮而过,见到此景,禀崂山真人曰:“师父,就让徒儿款待这位仁兄吧!”

“也好!”崂山真人扫了蛮者一眼,告白虎曰:“学道之人亦应慈悲为怀,万不可意气用事!”“是!”白虎聆听崂山真人教诲,便携篮邀蛮者进了厢房。只见蛮者摘下帽子,“呼”地一扔,帽亦固于板壁之上,他才慢条斯理,卸却背袱,稳挂于帽头之上。

白虎见状,亦从篮中取出一杯茶水,置于桌上,施礼于蛮者:“请用茶!”蛮者坐于桌旁,端起茶水,仰首而饮,不觉“哗”地一声,茶未及口,却洒了一身——原来茶杯无底。

蛮者一怔:“我虽能‘禁固,他却能‘禁液。便转怒为笑:“为兄失手,见笑,见笑……”忽而眼珠一转,笑曰:“吾这衣衫透湿,试将桌椅转到室外,也好坐着晾晒。”说毕,“唧—”地一声尖叫,桌椅自行旋走,立于观坪老樟树下,戛然而止。蛮者施礼于白虎:“请上坐!”

白虎一挺身子,曰:“太阳酷热,晾干衣衫,恐伤头矣!”说毕,心一意念,坪内一口偌大铸钟,腾空而起,挂于老樟劲桠,不偏不倚,荫覆桌椅。白虎施礼于蛮者:“请上坐!”

“‘声啸岂能胜于‘意啸”蛮者望而生畏,便顿首道:“鄙人即刻悟得,大荒之年,饥民饿殍比比,贵观施济有限,吾当回家自力。后会有期!”说着,便踉跄而退。

次日,崂山真人问及白虎:“近来观中施食日增,何来米粮济济”白虎答曰:“弟子窥得历水彼岸石洞,亦为江盗匪孽之巢,洞内储粮甚多。每日时值午夜,贼人倾巢而出。弟子伺机凫水过江,攀至洞内,按观中所需粮物,取回足矣!”

“本民之物,还民所用,理当正道,但恐……

“但恐何事”白虎见崂山真人欲言又止,故而问之。

崂山真人忧心忡忡:“昨夜祖师托梦于我,历水彼岸洞贼,均为千年蜗牛妖孽,本性不改,每每乘风而出,成群打劫,致使历水两岸百姓惨遭蹂躏。昨日发现洞中所劫粮米钝减,其妖首直寻我观中而来,蓄意捣乱,苦于不见物证,亦畏你‘禁啸之法,才怏怏而返。只恐日后变本加厉,祸害于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