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牢狱之灾 (6)_妺喜妺喜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九章 牢狱之灾 (6)(2 / 2)

答道:“供献少不得,你要的人肉却是没有,我大圣志在安民,岂害生灵?”

玄扈神道:“我这例却坏不得。”

章亥道:“今遇大圣,必须倒了这例,还须送我们些过山钱。”

玄扈神大怒,落下云头,手拿巨斧,拦住去路道:“谁敢过此?”

章亥抡起铁椎来斗,斗上二十合,竖亥也持铖相助。玄扈神气力不敌,被章亥额门一椎,化作一道清烟走了。竖、章二人寻向清烟赶去,到山凹处一石洞前,神现出本像,入洞藏了,把洞门紧紧闭祝章、竖二人喊叫毛神出来,玄扈大惊道:“他如何寻上门来,却不尴尬?”

叫两个小妖门内复道:“恁大圣过去也罢,莫上我门来索我的过山钱。我立扈不比柄山、白边山多金玉,熊耳山多水玉,牡山多文石竹箭,得把来送与大圣。我玄扈之水只出些马肠之物,不敢亵渎大圣,烦将军发慈悲方便吧。”

章、竖二人闻得这言,笑道:“烦你对玄扈神说,不要你金玉文石,再不许吃人肉,我便休。”

小妖走去,来回报道:“我家大王道‘遵命’。请将军过去。”

章亥道:“这毛神胆吓破了。”

回命禹王。禹王道:“一路有神便祀,莫缺它礼。”

吩咐用白鸡,以彩衣衣鸡身上,而不用糈。曰:“只此也,强似人肉,祈祷以福民为事而已。”

立扈神见禹王如此有礼,从后便不想人肉。禹王又自鹿蹄山至良余山,导余水北注于河,导乳水东南注于洛,导蛊尾山龙余之水注于洛,升山黄酸之水北注于河。

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至升山冢,祀升山神,礼用太牢,婴用吉玉,祀首山魈神。禹王曰:“此魈神十六山之总神也,祠用稌黑,牺太牢。”

又用蘖作醴酒,令人舞干盾击鼓,婴用一璧玉,祠尸水曰:“此天神所凭,以肥牲祀之。”

用一黑犬于上,用一雌鸡于下,刲一牝羊献血,婴用吉玉。又加绘彩之饰享之中。

次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有一神最毒恶,生得如人,有两头,名骄虫,是螫虫之长,他的山洞是群蜂之庐。

他知禹王至也,要来索供献。率了那螫蜂、蜻蜒各样草虫成了精的,变作小儿,百数十只,皆手持长枪,拦住去路。禺强、唐辰先行,众小妖道:“慢来慢来。”

禺强看了道:“好笑。”干净都是小儿怪,长不满二尺五寸,重不满**来斤,乱刺乱打将来。禺强、唐辰大吼一声,舞刀砍去,小鬼惊慌,各把身一抖,现出本像,飞将起去。须臾间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都变成无穷之虫。纷纷的千千万万都向前,把禺、唐二人咬的咬,叮的叮。撇开百多个,便有万多个来。刀砍不着,椎拨不开,满身上缠绕了十数重。虽不到它伤了性命,却是上下前后咬得好生暴燥。两个被咬叮不过,在地上乱滚,再莫想它肯飞向别处。禹王大众到了,见这二人受此大亏,忙唤方道彰、宋无忌道:“可疾用风烟,才能够救他两个。”

方道彰领命,呼起一阵大风来,吹向飞虫上去。宋无忌口里吐出一道火烟,随风薰去。风卷烟来,那千千万万飞虫被风刮上半空,四散不能相助。又被一阵火烟急得无门可躲,百儿十个小儿妖薰得泪流眼昏,咳嗽不停声,急急收了变化,躲向洞穴里藏了。骄虫见这光景道:“你破了我虫精,我也因计就计,来毒你。”

吐出一阵螫气,杂向那风烟里面去。方道彰见小儿妖已走,不防它,把风一口收入,谁知风里有螫毒,宋无忌亦不防它,把烟一口收入,岂知烟里亦有螫毒。二人收了毒气,在腹里闹将起来,眼泪汪汪的抱住胸肚呕吐。禹王道:“二人中了螫毒,这毒只消用一雄鸡可解。”叫手下寻一个最大雄鸡来,约尺五寸高,十来斤重。禹王大喜道:“此斗鸡也。”

叫拿在骄虫山上,替他二人穰灾。只见拿大雄鸡到山上,那雄鸡闻了螫气虫意,鸣了几声。骄虫头昏起来道:“鸡吃百虫,螫气却用不得了。”又只见方道彰,宋无忌二人口里吐出两个螫虫,却被大鸡一口吞尽,二人无恙。

于是禹王率众过山。西四十里至廆山,交觞之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俞随之水出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又三十里,瞻诸之山,谢水出其中,而东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阴,而东流注于谷水,今之慈涧是也。又西三十里,娄涿山,瞻水出其阳,而东注于洛;陂水出其阳,而北注千谷水。又西四十里,白石之山,惠水出其阴,而南注于洛,其中多冰玉;涧水出其阴,西北注地谷水。又西五十里,谷水山,多谷,其下多桑,爽水出其中,而西北注于谷水。又二百四十里,谷水共出于嶓冢,而东流注于洛。橐水、淄水皆流注于河。三百三十里夸父山,今弘农湖县,湖水出焉,而北注于河。自平逢山制服骄虫到于华阳山,凡四十山七百九十里,西岳神在焉。禹王曰:“此西岳正神也,六月祭之如诸岳之祀法,冀天下安宁。”

这是大禹治理伊河洛河时的一段故事,后来大禹带众人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治理好了水患,践了天子之位,开创了夏朝四百年基业。

再说那伊河源头被斩首的妖怪,却是阴魂不散,被昆仑山万魔洞通天教主都给收了去,安排在昆仑山万魔洞附近的大小山头进行修炼,主大旱的魔王鲜山鸣蛇王,主大水的魔王阳山化蛇王,也在其中。

本来这昆仑山所有的神灵,归女娲娘娘统领,女娲娘娘将其归类,划为人、神、仙、邪、鬼、魔,共六教,在昆仑山分别安排了六处,让人、神、仙、邪、鬼、魔,各居其地,各自修炼,遇有大事,六教会商,和谐处置,几千年来一直相安无事。就在一百年前,玉帝举办蟠桃宴会,要女娲娘娘报送昆仑山神灵名单,好做邀请,不意女娲娘娘,要闭关修炼一段时日,就将此事委托给人道领袖黄帝办理,黄帝一日酒后写了一个名单,一时疏忽,把神道人员多写了两人,把魔教人员少些了两人,这样一来,本来是每个教派四人,就成了神道六人,魔道两人,等到发现大错已经铸成,无法更改,蟠桃宴后,神道和魔道就起了纷争,虽经女娲娘娘调解暂时相安无事,可等女娲娘娘又一次在三十年前闭关修炼,两派又起了纷争,后来纷争进一步扩大,演变成了人神仙三教,和邪鬼魔的大纷争,这昆仑山妖孽万象混灵魔君,在魔道修炼,平日里就喜欢干旱,时常吸取大地湿气修炼邪术,食用童男童女修炼真气,专好祸害人间,几千年一直躲在一个洞穴里暗自修炼,伊洛河被大禹斩杀的一些魔怪阴魂进入他体内,功力大增,前几年成了气候,就来到这里为祸了,我师傅昆仑山玉虚真人,在神道修炼,外出赴玉帝蟠桃宴归来,发现此妖孽脱逃,祸害人间,即令我追赶将其铲除,我奉命多方查询,今日才找到这个妖孽,顺利将他斩除,旱魔既除,龙君必然报至玉帝,十日之内,必有大雨降下。

怀疑大师,夏桀不敢,不过他是想让大师留下来,等下了雨再走。

于是他就把这个意思,跟大师说了,哈虎纳耶大师很爽快的答应了。

见雨求来了,又除了妖孽,夏桀很开心,他下旨意,安排大师住进最好的馆驿,还特意安排了很多下人来服侍他,又赏赐了大师三千两金子(实际上是铜,古代的金子大多是铜),大师推脱了一下,就收下了。他把伊尹叫了过来,让伊尹禀告夏桀得到允许后,安排伊尹去把商汤接过来,和他住在一起,免得有人暗害商汤。

得知了这一切之后,妺喜心里的石头总算是放下了,于是她决定去看看商汤,和他说说心里话。

就在妺喜打算见见商汤的时候,昆吾国国王姒荣,已经坐在了赵梁家的客厅。

干辛和卢弼两个人是一肚子花花肠子,专门勾引夏桀干坏事,专门给夏桀出孬点子,让夏桀往邪路上走的坏人,正是他们两人,一步步的因到夏桀,攻打有实施国,硬生生的拆迁了妺喜和商汤的好姻缘,因此妺喜恨透了这两个人,借着刚在夏杰那里得宠,在从有施氏国国都启程的那一天,妺喜亲手射死了干辛和卢弼这两个人,用他们两人的头祭奠了阵亡的将士,这才和夏桀一道,来到夏朝。

可哪成想,这奸贼也是一波一波,杀也杀不完的,干辛和卢弼死了之后,没多久又有一个赵梁,来到夏桀身边,继续象干辛和卢弼一样的为非作歹,把夏桀往坏处尽力地引导。

奸贼不操心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死活,就操心君主的一笑一颦,一个不快乐的眼神,他们最大的功课就是让君主活得开心自在,让君主笑口常开,至于君主的宝座会不会被动摇,国家会不会不安稳,这些他们是从来不考虑的。因为会刻意的讨好君主,奸贼当起道来,总能得心应手,顺溜儿得很,大约是有窍门儿的。除了要想方设法、投其所好地搞定君主外,还必须尽可能地把同道中人勾连起来,形成声势,而且相互之间多会“无私”地帮忙、补台,只有这样,才能合力排除异己,把现实、或有的威胁解除掉,从而踏踏实实地实现自身的长久富贵。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历来呀,小人、奸贼都是一帮一帮的,象老鼠一窝一窝的,没有绝种断根的时候,而站在他们对立面的君子,贤良,由于都要显示自己的高洁,经常是疏于互相来往,平日里互相之间不请客不送礼,倒似乎无一不显得孤零零。那些个乐于读书治学的君子,往往都清高得很,抱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念头,不苟言笑、整天忧心忡忡的样子,普通人接近起来都困难,就更别提“喜欢”二字了。君王们都是操心国家大事儿的人,比普通人的事儿多,闲暇就想调剂娱乐一下,看见这样的臣下,很难有快乐感,没有皇帝的喜欢和支持,君子又怎么能斗得过奸贼呢?而缺少了制衡的小人们,为所欲为起来,破坏力就格外大。

虽然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一个常识,每一个做君主的都知道。但奇怪的是,许多时候,起码在预防“奸贼当道”这件事儿上,君主们的记性实在好不到哪里去,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掉到同一个坑里去。如此看来,“知兴替”似乎就是治国者历史教育的毕业证学位证,证书拿到了,也就拿到了,至于怎样“防兴替”的知识,却是彻底又还给了历史这所大学。奸贼蝇营狗苟,所贪者不过钱财权力,给君主造成的却是一步步的堕落,一点一点的自掘坟墓,逐渐的在一个个生的小便利中丧失应有的警觉,最终被巨大灾祸,生生地给坑杀。

赵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他从来不为夏桀提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好主意,从来不考虑政府为国家为百姓应该做哪些事情,面一些社会问题政府该如何积极应对,他从来不考虑国家大事,从生活上的琐碎事情上迎合夏桀的需要,引导夏桀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从声色车马各个方面把夏桀时候的非常舒服,逐渐得到了桀的宠信。

此时此刻,昆吾国国王姒荣和夏朝的奸贼赵梁正在谋划的就是又一个把夏桀往深渊里推的事情,让夏桀同意,暗中派人去刺杀商汤。

昆吾,颛顼之后,陆终之子,也叫樊,初封在祝融之墟许,后迁昆吾(濮阳),为侯伯。这个国家的人崇尚昆虫,所以国名昆吾。昆吾在夏中后期非常强盛,是当时的十霸之一。昆吾人善于制陶、琢玉、冶金和占卜,昆吾人发明了陶瓦,以代替茅草房,与奚仲作车、仓颉造字、后稷作稼、皋陶作刑、夏鲧作城,被称为六大领域创始人。夏太康时,王政**,昆吾集团组织勤王之师,联合诸侯国,自为盟主,以尊王室。因为对夏朝有功,昆吾国获得很多赏赐,地盘也扩大了很多,国力比及商国也只是略孙一筹而已。

夏桀时,昆吾之君乃是姒荣,姒荣心术不正,多次帮助夏桀欺负附近诸侯国,专尚威武,好田猎,逞刑杀,恃其兵强马壮,恣意侵伐众诸侯。与他为邻的北方诸侯,人人自危,而姒荣更是仗着自己的国家军事力量较强,耀武扬威,随意勒索诸侯各国钱财,根本不把其他各国放在眼里。闻有怨者,即兴兵伐之。无终子尤庭,帝尧之庶支也,因为议论昆吾国的恶行,被昆吾国所灭,带领族人奔来归附商。胙国伯超原先跟从昆吾助桀为虐,其子良仁新立。姒荣怒其不先来告知而自立,欲伐之,良仁畏惧,也来投奔商国。良人告诉商汤,北方昆吾氏为霸,吞并小国,二十八地,方八百里。甲士八万,车八千乘。其余北国虽未灭者,唯唯从命,朝聘惟谨。昆吾国穷兵黩武,持强凌弱,恶行累累,罄竹难书。

由于知道,周边很多诸侯国,都因为被自己长时间欺压,而投奔了商国,商国力量迅速强大,商国三战三捷,并且顺利的兼并了葛国韦国顾国,打通了兼并昆吾国的战略通道,并且调集大军陈兵昆吾国边境,军事进攻态势日渐明显,这让昆吾国,惶惶不可终日,因此,急躁不安中,昆吾国国王决定到大夏朝寻求有力帮助。

为了求得帮助,他一个多月以前,特意来拜访赵梁,给赵梁送去了一份厚礼:三十双白玉壁,六十颗珍珠,四十件珍奇古玩,十名美女,五百两黄金,一大批腊肉美酒。

因为夏朝大旱,夏王急于找人求雨,他知道商汤曾经在商国为百姓求到过雨,而且知道求雨这事儿,实际上是很难把握的,天不下雨时,谁再怎么求雨都没有用,要是商汤来到夏朝求雨,有求不到雨,夏桀肯定不会放过他,很可能会借机杀了他。一想到这些,他就让赵梁告诉夏桀,商汤会求雨,而且非常灵验。

果然,当赵梁将商汤会求雨的消息告诉了夏王之后,商汤就被请到了夏朝,并且专为夏王求雨,商汤几次求雨失败后,夏王大怒要将他处死,经伊尹求情才把他押进监牢,准备一个月后处死,可今天伊尹的师傅亲自求雨除妖孽,又把商汤给救了,要是过几天,一场大雨落下,商汤就该离开夏朝了,以后再找机会除掉他,恐怕要难得多了。

一想到这里,他觉得事不宜迟,得赶快想出一个办法,让夏王对商汤再起疑心,再想办法治他得罪,最好能把商汤给杀了。

于是他就跟赵梁说,“赵大人,乃当今天子近臣,让天子再起疑心,借机杀掉商汤,全仰仗大人您了,商汤一日不除,本候寝食难安,您需再谋良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