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他离开的身影,鱼茳儿和定荧荧都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大姐,你听明白江郡公说了些什么吗?”
“他说要创办战报坊,这意思恐怕是要印很多战报信息发给百姓看,让百姓了解更多国家方面的事情。
那新闻,应该是指听闻到的新鲜事纪。
就比如昨天那场赌战,那绝对是结合了新闻与战报于一体的大新闻战报,一定能起到很大的言论效果,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
“对呀,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皇家必定越不敢乱来,或许能迫使皇家实行民主大同法治,从而彻底打破他们所想的奴隶制倒退式思想法制。”
鱼茳儿她们懂得这些,也是因为从江洲走出了不少教书先生。
虽说杨广不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却也是有不少人愿意接受这种改变的。
如此,她们三个又展开了详细讨论,同时一边研究相机的使用方法。
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们的时间过得很快。
第三天一大早,杨广就又派人送来一份圣诣。
“主上,您真的封王啦?”
在听到封王圣诣后,在练拳的尉迟敬德便立即跑来询问江煜。
“不错,确实是封王了,而且还是有封地和独立自主权的异姓王。
但是,这封地在天竺王和剽王封地之间,而且还是从他们两王之间各切一大块。
更难搞的是,靠天竺王这边以恒河为界,剽王这边则以剽江为界,整体边境线长的不得了,实用土地却并没多少,还和六个自主王国相邻。
据我了解,那边领地有很多湿地和山林,还没修什么大道和桥梁,我们的战车起不了多少作用。
然而,在众多不利之处中,还是存在一些潜在大利的。
所以,我决定接受这个封赏,就去那新封的‘煜洲’当国主去,你们有什么意见就尽管提。”
江煜先将事情挑明不利之处,并且挑明了自己的决定,却还是决定和秦叔宝他们商议,算是把身边的这些人看得很重的了。
“啊,国主,并非亲王和郡王那样的王爷?”
听得是去当国主,秦琼也很是意外。
毕竟这样的封赏,是真的让江家独立发展,是可以开疆扩土吞并周边的附属王国的。
“不错,就是去当国主。
我知道,他这么做,就是想告诉周边的那些附属王国,以后江府是不受皇家庇护的,大家都可以凭本事将我们带去的东西分割掉。
如若我们想要再向大隋寻求帮助,显然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
于此同时,他们也想借我们的力量,使我们周边几个王国互相消耗,那么他们杨家大隋帝国就有更多时间休养生息了。
而且,一旦有机会,还很可能会有人刺杀我。”
听得如此,秦叔宝和尉迟敬德都显出了一副严肃的表情,而眼神中也显得更加凝实坚定。
“主上,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之前做的准备是不是该稍作改变呢?”
既然大局已定,秦叔宝细思一会儿,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不用,只需要带着那一艘超级大船工坊就行了,反正其他的那些工坊都是准备淘汰的,留给他们也无所谓。
而且,事到如今,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我们走的,所以还得给江府和十二弟一些自保之力。
特别是奶奶年纪大了,不宜跟着我们远迁煜洲,这江府祖宅大院还是需要保住的。”
“主上,这样的话,我们是需要重新构建煜国王廷文武百官构架,还是直接从江州府衙调过去?”
尉迟敬德虽然不懂那些,但他现在还没有正式任命官职,显然也是希望趁机占一个职位的。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必须和众兄弟们共同协商确定。
不过,既然这次是要去华夏族以往没有统治过的地方立国,那必须要重新设立一个全新的王廷百官构架体系。
否则的话,将无法让当地人民在短时间内接受我们的统治,从而产生更大的立国阻力。
但是,目前我们相隔立国之地万里之遥,短时间无法确定这个体系。
所以,我决定暂时任命尉迟兄为煜国‘征讨大元帅’,叔宝兄为‘镇国大元帅’,我作为煜国首任国主,便自领煜国‘兵马统领大元帅’之职。
由于目前我们需要远迁封地,那么,所有随军远迁的人,就都该以军规约束。
为安全起见,你们去招集兄弟和府衙文武官员开个会,尽快挑出三位护国军师,并且各配四名参谋。
如此可由他们各设计一套构架体系,到时采用了谁的方案,便由谁担任护国总军师。
另外,再从江洲55岁以上德高望重的前辈中,挑选66名护国长老,由他们先参考三个护国军师的方案,并给出相关方案的点评。
毕竟立国是大事,是关系国民万代传承的根基,必须慎重对待。
而且,新国也必须要有新风气,一切必须以万民安居乐业为主,否则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些事情就由你们去安排吧,我去找夫人们商量一下内务管理方案,明天一大早便去皇宫把婚事给定下来。”
见江煜说走就走,秦叔宝和尉迟敬德随之结伴去招集相关人员开会,这对于他们以及煜国所有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次立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