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后人当作忠义的化身,黑道白道都崇拜关公。商人因其义气和信用还把他当作财神供奉。剃头匠也拜关公,大概是受了《三国演义》的误导以为关公是使大刀的。其实历史上的关公和张飞一样都是使长矛的。
因为关公武艺高强、忠诚义气,后人对他的喜爱超过了刘备和张飞。刚开始立庙时把刘、关、张放一起,关、张站在刘备身后,后来关羽就享受单间待遇了。再往后,只有关羽一人享受香客烟火,刘、张打野食去了。
张飞被《三国演义》形容成一位莽撞人,其实张飞是文武双全。张飞是个书画家,尤其善画美人。他的书法尚有留存于世,例如《立马铭》。但他画的美人全都遗失了。
曹操打败刘备后回师官渡迎战袁绍。
这是南北两条大鳄的争霸战。
公元200年,袁绍进攻东郡的白马(河南安阳滑县北)揭开大决战的序幕。
东汉时,黄河流经滑县。白马是古黄河的著名渡口。袁绍攻克白马便可渡河南下进攻许都。
曹操亲自领军增援白马。关羽作为先锋官随队出征。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强敌,曹操声东击西,领兵延津(河南安阳滑县东南)佯装渡河,把袁绍的主力吸引过来日夜兼程杀往白马。袁绍的大将颜良正在围攻白马,见曹操杀到匆忙组织应战。曹操命令关羽发起进攻。关羽领兵杀去,在万军当中“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关羽斩颜良是先刺后斩。关公用长矛刺颜良于马下,然后抽出腰刀砍下他的首级。关羽的主战兵器是矛而不是刀。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是小说家言。
曹操解了白马之围,但心知白马守不住,接出被围的军民迅速撤回。
袁绍闻讯急令文丑和刘备率领五六千骑兵渡河追杀曹操。文丑、刘备在延津南边的一个山坡下追上了曹操。曹操当时只有五六百骑兵。看到追兵杀到,曹操知道跑不掉了,索性下令骑兵卸下马鞍,放马休息。这个空城计的升级版唬住了文丑和刘备。文丑和刘备相信山坡后面必有曹操的伏兵,不敢向前发动进攻,空手而归又不甘心,看到道路上的辎重队无兵把守,放纵士兵抢夺辎重。曹操看到袁军乱哄哄一片,告诉部下可以出击了。曹操的骑兵向袁军发动攻击,大破袁军。文丑被杀。刘备逃走。
《三国演义》说是关羽杀了文丑,也只是小说家言。有刘备在场,曹操怎么可能派关羽出战?
关羽斩了颜良立了头功,自认足以报答曹操。于是挂印封金离开曹营,投奔大哥而去。曹操“左右欲追之”。曹操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曹操非常大度并没有派人去追。所谓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也都是小说家言。
袁绍杀到官渡(河南郑州中牟县)。曹操率军迎战被袁绍杀败,退回营内,避战不出。袁绍在曹营对面扎下联营数十里,与曹操对峙。
袁绍的谋士许攸建议袁绍分兵袭击许昌。他说:您没必要在这跟曹操耗。曹操兵少,您留一部分兵在这缠住曹操就可以了,派主力绕过官渡去打许昌。曹操不战自败。
袁绍不听,坚持打败曹操后再去打许昌。
袁绍堆土成山,山上建楼,居高临下向曹营射箭。曹军士兵在营寨中行走也不得不举着盾牌,非常狼狈。曹操于是建造霹雳车(大型抛石机)轰炸高楼。袁绍见高空不灵再挖地道。但是曹操立即挖了一道壕沟阻断了他们。
双方你来我往各显其能。大战仨月不分胜负。
期间关羽和刘备已经会合。袁绍派刘备去袭击曹军后方,却被曹军杀得大败而回。袁绍见刘备这么废物就不再看重他。刘备感觉没趣就声称去联合刘表,弃袁绍而去。
曹操运粮困难,持久战对其非常不利。曹操已经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这时,许攸的家属犯罪被抓,许攸担心受到连累,叛变投奔了曹操。他告诉曹操,袁绍的军粮都存放在乌巢(河南延津东史固村),守备不严,建议曹操派兵突袭,烧掉袁绍的粮草。
曹操依计行事,选了一个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亲自带队化装潜入到袁绍的后方,向乌巢发动突袭。
袁绍得知曹操突袭乌巢,料定曹营必然空虚,派大将张郃率军突袭曹操的大营。张郃建议营救乌巢,截杀曹操。谋士郭图坚决反对,力主进攻曹操大营。袁绍也没了主意,干脆把部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去救乌巢,一部分去进攻曹营。结果,乌巢没救下来,曹营也没打下来。
曹操攻克乌巢,一把火把袁绍的粮草全烧了。
粮草被烧,袁绍的十几万造粪机器停工待料。
郭图怕袁绍责怪,诬告张郃听说曹营没打下来非常开心。消息转眼传到张郃的耳朵里。张郃又气愤又害怕,烧毁袁军的攻城装备,投降了曹操。
张郃投降,极大地打击了袁军的士气。袁军没有饭吃,军心大乱。
曹操趁机发动总攻。袁绍不敌,抛下部队自顾自逃走。被他抛弃的军队向曹操投降。
降军人数太多。曹军人手不足,照顾不过来。曹操下令,全部坑杀。“杀绍卒凡八万人”。
曹操作战一向够狠。
曹操打赢了官渡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