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胡人守边_中华世纪谈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253,胡人守边(2 / 2)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族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爱屋及乌对杨国忠也另眼看待。为讨杨贵妃高兴,他一路把杨国忠提为宰相。

唐玄宗以前看人很准,挑的宰相各有千秋,比如姚崇、宋璟等人帮他打下盛世的基础。但是随着年纪逐渐增大,老眼越来越昏花,看人越来越走眼。

李林甫虽不能说是什么大奸大恶,但这人不地道,带坏了朝廷风气。杨国忠更完蛋了,比李林甫有过之无不及,提拔溜须拍马的,打击不卑不亢的。

四川大财主鲜于仲通在杨国忠未发迹时曾经资助过他。杨国忠做了高官之后投桃报李,提拔鲜于仲通做了剑南(四川)节度使。

鲜于仲通哪懂得做官,只知道捞钱,享受一本万利的投资回报。

鲜于仲通一切向钱看,他的下属更是如此。

云南太守张虔陀贪财好色,他不仅向南诏(云南大理)国王无休止地勒索贿赂还勒逼南诏国王的妻妾陪他上床。被扣上绿帽子的南诏国王一怒之下起兵攻入云南杀死了张虔陀。

杨国忠派鲜于仲通率军八万讨伐南诏。

剑南常备军只有三万九千人。杨国忠从内地调兵增援剑南。

但是鲜于仲通根本不会打仗,给他再多的军队也白搭。

鲜于仲通领兵到了南诏。南诏王一再解释、请和。鲜于仲通拒绝和谈,坚持要打。但是他根本没有指挥作战的那两把刷子。tj以优势兵力打了个大败仗。八万大军死了六万,几乎全军覆没。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杨国忠竟然为了包庇鲜于仲通掩盖tj惨败的事实,把败仗说成胜仗,还为鲜于仲通请功。

杨国忠再次征兵讨伐南诏。

前面征的兵死了十之八九。zf再次征兵引起百姓的恐慌。壮丁东躲西藏不肯应征。杨国忠派人下去抓壮丁,抓到了便用木枷锁了送往官府,强制百姓出征。

“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据说杜甫《兵车行》一诗描写的就是当时应征士卒出发时生死离别的悲惨情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家里的壮丁被抓走,没了顶梁柱,天就塌了。老百姓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以前征兵,家属能够享受免赋税劳役的待遇。现在战事太多,征兵太多,需要的钱粮劳役也多,zf取消了军属的优惠政策。也就是说,百姓不但要出人,还要出钱、出粮、出力,雪上加霜,压力山大。

家里的壮丁被强征走后,妇女不得不顶替男丁下田劳动。但是妇女的体力无法承担繁重田间劳动,田里的收成非常不好。但是官府不管那么多,强逼百姓足额交纳赋税。老百姓苦不堪言,生不如死。

754年,杨国忠派军七万再战南诏。

鲜于仲通不敢再领兵打仗。杨国忠将他调入京城任职,派留后(代理节度使)李宓[[mì]率军出征。

南诏知道唐朝必来报复,早已加固了城防。虽然如此,南诏王仍然担心打不过tj,于是向吐蕃投降,请求吐蕃出兵增援。

以前南诏曾帮助tj打吐蕃,现在可好,掉过头来联合吐蕃打唐朝。

李宓领兵杀入云南。南诏避而不战,诱敌深入。李密轻松杀至南诏的都城太和城(在云南大理古城南)。南诏人不再后退,集中全国的力量抵抗tj。

tj久攻不下,军粮耗尽,只得撤兵。“士卒罹瘴疫及饥死什七八”。士兵因为瘟疫和饥饿死了十之七八

南诏出城追击,击败tj,活捉了李宓。tj全军覆没。

杨国忠隐瞒兵败的消息,继续调兵南征南诏。“前后死者几二十万人,无敢言者。”前前后后死了将近二十万人。没人敢跟唐玄宗说。

沉溺后宫的唐玄宗怠于政事,对遥远的南部边境战争也不放在心上。

他对高力士讲:我现在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我把朝廷托付给了宰相,把边疆托付给了将帅,自己也可以少操些心。

高力士说:我听说南诏之战我们损兵折将,屡战屡败。边疆将帅手握重兵,一旦闹事后果不堪设想。您老怎么就不担心呢。

唐玄宗说:我自有安排。然后就再没了下文。高力士也无可奈何。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皇上心思不在这上边,说什么都没有用。

杨国忠在维护自己人的同时打击不肯顺从自己的人。但凡不跟他一路的人一律诬陷个罪名做掉。他的做法chiluo裸毫不掩饰,一点技术含量没有。李林甫还知道口蜜腹剑,极力掩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杨国忠不用“口蜜”直接“腹剑”。我就办你了,怎么着吧?杨国忠四处拉仇恨导致朝野怨恨。

唐玄宗宠信安禄山。安禄山依仗皇帝的宠信不把杨国忠放在眼里。杨国忠怀恨在心,逮机会就诬告安禄山谋反。谋反可是杀头的大罪。杨国忠睚眦必报,要置安禄山于死地。

唐玄宗不信。在他眼里安禄山是个憨厚可爱的胖子,没有心机,忠心耿耿,不会谋反。但说得多了,唐玄宗也开始将信将疑。他决定试探一下安禄山,命安禄山进京述职。如果安禄山不敢来或迟疑拖延,说明安禄山真有问题。结果安禄山应招而到。

安禄山通过朝中眼线知道这是杨国忠搞的鬼。他见到唐玄宗后一面述说自己的忠心,一面控诉杨国忠诬陷好人。唐玄宗不做反应。杨国忠毕竟是自己的大舅哥。

安禄山恨恨而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