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对朝廷始终是忠心耿耿。当然,唐代宗对郭子仪也是极力笼络。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ài],跟郭子仪结为亲家。
有一出戏叫《打金枝》,说的就是郭暧和公主小两口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小两口吵架,郭暧在气头上说了过头话,还动手打了公主。公主是金枝玉叶,哪受过这待遇,一赌气跑回了娘家。不过了,离婚!
公主向皇父告状:驸马说他们老郭家不稀罕做皇帝,要不然的话,天下早就不姓李了。
唐代宗对闺女说:人家说的是真事啊。
郭子仪回家得知儿子打了公主,还说了大逆不道的话,吓得魂不附体。这是灭门大罪啊,判你个谋反一点都不怨。
郭子仪立即把儿子绑了,入宫负薪请罪。唐代宗非常宽厚,对郭子仪说:“不痴不聋,不做阿翁”。做家长的有时候就得装聋装傻。孩子之间拌嘴,家长不能太较真。
唐代宗好言相劝,让小两口和好如初。
郭子仪对唐代宗也是知恩图报。他常年驻守泾州(甘肃泾县),力保长安无虞。吐蕃连年进犯都被郭子仪击退。只不过郭子仪兵力不足,少时3万,多时5万,而吐蕃动辄十万、二十万,郭子仪能守住已经很了不起了,根本无力反攻。
所幸回纥人这些年比较安静。如果回纥人再打过来,郭子仪左支右绌肯定无法应付。
不过回纥也不是省油的灯。回纥人借卖马之名敲诈中原。他们把淘汰下来的老弱病残的马都赶到中原,强迫唐朝高价收购。好马的正常价格35匹绢一匹。回纥卖40,还不准还价。唐朝不敢得罪回纥,只得忍气吞声当冤大头。
唐代宗对内对外都采取绥靖政策,顺其自然,得过且过。这种态度可能与其信佛有关。
唐代宗最早信奉道教,后来受宰相王缙、元载等人的影响开始信佛。佛系的唐代宗逆来顺受,能忍则忍。
不过也有忍不下去的时候。周智光是一个例子。鱼朝恩也是一个例子。
宦官鱼朝恩跟当年程元振一样一手遮天。百官和唐代宗必须经过他才能上传下达。唐代宗偶有跳过他直接指示百官,鱼朝恩知道后大发脾气,竟然指责唐代宗有事瞒他。
鱼朝恩的养子才十四、五岁。唐代宗为了讨好鱼朝恩让他养子穿绿衣(五品以下官服)入朝为官。但鱼朝恩并不满足,要求让养子穿紫衣(三品以上官服),并且不等唐代宗回话直接让人去拿。唐代宗敢怒不敢言,强颜欢笑,说:你孩子穿上紫衣还挺合适的。
鱼朝恩掌握着禁军,负责守卫京城和皇宫。唐代宗怕他造反弄死自己,不敢得罪他。
宰相元载恨鱼朝恩专权,窜唆唐代宗除掉鱼朝恩。
唐代宗让元载帮他出谋划策。
元载重金贿赂鱼朝恩的卫队长周皓,把周皓秘密拉到自己一边。
某日,唐代宗设宴款待王公大臣。鱼朝恩受邀参加。
宴会结束后,唐代宗佯言有事要谈,留下了鱼朝恩。
唐代宗指责鱼朝恩图谋不轨。鱼朝恩不服,跟唐代宗顶嘴。周皓在后面一伸手把鱼朝恩抓住,让左右卫兵勒死鱼朝恩。
唐代宗先传旨下去,解除鱼朝恩的军职。然后对外宣布鱼朝恩接旨后上吊自杀。
唐代宗解决了宦官之乱,总算给自己的政治生涯添加一些亮点。
元载帮助唐代宗除掉了鱼朝恩,取代鱼朝恩成为朝廷的权臣。他开始利用手中权力大肆谋取私利,拉帮结派,打击异己,索贿受贿,卖官鬻爵。
有举报他贪赃枉法的官员都被他毫不留情地清除。他交代百官,有什么事需要上奏皇帝时要事先让他知道。他想通过这种方法控制言路,防止自己违法乱纪的事情曝光。
颜真卿上书唐代宗批评元载比当年的李林甫有过之无不及。李林甫都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堵塞言路,一手遮天。
元载诬告颜真卿诽谤朝廷,将其贬为峡州别驾(刺史的助理)。
虽然元载百般欺瞒,但唐代宗对元载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上悉知元载所为,以其任政日久,欲全始终,因独见,深戒之;载犹不悛,上由是稍恶之。”唐代宗跟元载既是君臣又是同修佛友,顾及元载的颜面不愿当面揭穿他,私下告诫他,让他悔改。但元载我行我素毫无悔改之意。唐代宗开始不喜欢他了。
元载要求但凡特别任命的官员不必经过吏部审核。言外之意,但凡他任命的官员别人无权过问。
唐代宗批准了他的要求。但是元载这么做有跟皇帝争夺人事任免权的嫌疑。相权威胁到皇权,唐代宗不能再等闲视之。唐代宗决定除掉元载。
但朝中文武大多是元载提拔,唐代宗不敢贸然除去元载。他设法削减元载的权力,从长计议。
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唐代宗突然下令让舅舅吴凑率军逮捕元载,在狱中处死元载。同为宰相的王缙跟元载同流合污,在元载倒台后也被下狱。
唐代宗一举夺回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