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被迫离开太阳系
第十四章:开拓团的惨状
大鸟离开后,东方明这只残破的队伍回到了破损的直升机前。补充了弹药后将通信装置拆分开来。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现在只有靠人手提肩扛了,开拓团还在等着他们的通信装置呢。
有希望在,东方明知道现在离开拓团还有50km的距离。剩下的这些距离就要他的小队肩负着通讯设备徒步前行了。
现在的东方明对新星的生物有了深刻的印象,再也不敢有任何的轻视心理了。一路上,在希望的预警下,躲过许多新星生物,终于找到了开拓团。
开拓团的状况惨不忍睹,很多人都已挂彩,人员也少了很多,重型武器也聊聊无几。当东方明小队找到团部指挥官司,才得知就连他们的正付团长也在这次清剿战役中已丧身,现在指挥这支残部的是他们的参谋长。东方明在于参谋长简短的对话中得知,部队在清剿前面那片草原时,遇到几十万头成群的比大象还要庞大的新星生物。部队以为凭着现代化的武器可以虐杀这群生物。开始的行动还比较顺利,但形势马上逆转,受到攻击的新星生物暴怒了,它们顶着部队的枪林弹雨冲锋。部队的装甲车辆这这群庞大生物的面前,就像玩具一样,一顶便是一个底朝天。子弹如果没有打在它们的要害处,它们基本上也是无视。在这种情况下,开拓团的溃败也已成定局了。直到部队退路这片森林,才与那群生物脱离了接触。
当把通信设备恢复后,司令部在得知了他们的情况,马上下达了新的作战指令。命令部队原地待命,司令部将会在这两天之内再调一个团来支援,同时命令东方明为这个团的代理团长,狼牙小队其他成员也暂时融入这支队伍。
东方明的军衔为上校,与团长的军衔相当,再加上作为特种兵的他,掌握了许多作战技能,其中就包括了管理指挥部队。
身在其位,就要谋其事。东方明马上进入角色,他与参谋长丁俊商议道:“丁参谋长,部队伤亡这样司令部也没有要我们撤下休整,看样子人类迁移计划迫在眉睫啊,我们肩上的包袱还不能卸啊。”
“人类面临的状况我也有所耳闻。听说在我们进来之前,日本为寻求大陆庇护直接攻下了俄罗斯的海参崴。在灾难面前,国与国家都乱套了,更别说民众了。中国现在是全世界唯一比较稳定的国家。天之所幸,这颗星球好像是为我们雪中送炭一样,它的表面积是地球的三倍多,陆地面积等于地球的所有表面积。恐怕这里的资源也比地球要多的多。这个星球恐怕最终会向全人类开放,但至少我们中国人占了先手,我们要抓紧时间控制更多的资源。我明白司令部的意思,团长,我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的。”丁参谋长说道。
这颗星球很奇怪,比地球要大这么多,但是他的重力和地球差不多,人在这里行动根本就不受影响。
“现在部队的伤亡情况怎么样?物质损失大吗?”作为代理团长首先要了解部队现况。
“这次我们部队可惨了,人员损失可能在上千人以上,物资损失殆尽,我们的装甲车也只剩下这十几辆了,我们可是装甲部队,出发时可是有三百多辆装甲车的。你没有看见当时那个场面。那种生物长得像放大版的水牛,但在胫脖处多了一个骨质盾牌,体型比大象还大,大概有十来吨吧,一群这样的生物冲锋起来,那是地动山摇。它们根本不惧子弹,只有炮弹才能将它们炸死炸伤。当这种生物冲到进前时,部队根本就无法抵挡。也许是装甲车发射的炮弹将它们的同伴炸死炸伤,也许是这种生物认为体型较大的装甲车对它们的威胁更大,所以它们把怒火集中发泄在装甲车上,忽视了我们部队的人员,我们这些人才得以逃脱。现在所有的物资都已丢失,还有这几百个伤员要处理,我相信在我们的逃亡路上还有幸存者,等那群生物散了以后我们还要去收拢和研究幸存者。这些都是我们目前要面临的问题。”丁俊参谋长向东方明说明现在的情况。
“你们一营还有多少可以出击的战士?”东方明向旁边的一营营长问道。
“报告团长,俺们团满编为1054人,现在可以战斗的有768人。请领导下作战命令吧。”一营营长是个东北大汉,说起话来带着满口的东北口音。
“好,一营能战斗的队员从伤兵和二营三营中补齐弹药,随我出发,去营救逃亡路上的队友,狼牙小队也随我出发。其他人员在此待命,救治好伤员,等待司令部的空中补给。”东方明命令道。
其实东方明还有件事没有告诉大家,司令部的空中补给恐怕没有像往常那样顺利了,从狼牙小队乘坐的那架直升机就可以证明这一点。没有告诉大家是怕打击到大家的士气。其实东方明已经在心中决定,这次率领一营出击,不但要营救那些逃散的队员,而且一路上要尽最大可能收集散落的物资,毕竟如果是空中运输中断后,等到支援团的到达可是两三天之后的事情。要知道现在部队面临的窘状不仅是缺药少食,而且还缺弹药.缺炮.缺野外露营的装备...。
一路走来,那种惨象触目惊心。可以说一路狼藉,一路上都有被丢弃的物资,还有被撞翻的车辆,在这些狼藉中,有时还会发现人类的断肢残臂,或被踏成肉饼的身体。当然,在这其中也有那种生物的尸体,它真的很庞大。在东方明眼里看来,与其说它像牛,还不如说它像恐龙时代的三角龙。
在到达与这种生物刚接触的战场时,大家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完全变成了动物的大盛宴。远处那些被部队炸死的三角龙堆积如山,在尸山中间镶嵌着许多食肉动物,它们长相各异,有比三角龙还大的,有如地球老虎狮子般大小的,在这里东方明还看到他刚进园球内考核时的狼群,空中并且有袭击他们飞机的大鸟,它们在欢快地啃食着这些三角龙的尸体。
东方明对这些大鸟和狼群可是心有余悸,他马上阻止了部队向前再搜索,悄悄的往后撤退。
这次东方明的营救队伍带回了340个人员和大量的物资,以及二十多辆装甲车,可以说是大大的减低了队伍的损失。
也许是三角龙的尸体将大鸟吸引了过去,这几次空中运输的安全才得到确保。这支队伍的伤员由直升机运回后方了,再加上直升机带来的补给,东方明这支队伍的困境已解除大半了。到吃晚饭的时候,营地弥漫了肉香。
“这是什么香味?像是有人在煮肉。”东方明向旁边的参谋长丁俊问道。
随军口粮可没有熟食,都是罐装的速食食品,这么浓的香味只有在锅里煮的肉才会散发出来。
“这种香味真能勾起人的食欲,勤务兵,去外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丁参谋长闻到这种香味都有些陶醉了。
不一会儿,勤务兵端着一个盘子从外面走了进来。并说道:“有人在煮那种三角龙生物的肉,还有这种东西,有些人偷偷的吃起来了。”
东方明向盘子看去,里面果真装着一坨煮熟的肉。路的旁边还放着一个大号的板栗,它大概有两斤重。
“这又是什么东西?”东方明指着盘子里的那个大号板栗向勤务兵问道。
“这是这颗星球上的一种果实,剥开这果实的外壳,里面有大约一斤多像糯米一样的东西。随军的生物学家说这些都可以食用。我也吃过了一些,非常美味!要不首长也尝尝?”勤务兵解释道。
“胡扯,这新星生物是随便能实用的吗?难道你们就不怕有副作用吗?你们这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去把那名生物专家找来,我倒要问问他是谁让他这样做的。”丁参谋长愤怒的说道。
勤务兵看见参谋长发怒了,连忙惶恐不安地跑出去找那名生物专家了。
东方明确有些好奇,他走到盘子边,伸手从那坨肉上撕了一些下来,送进嘴里细嚼了起来。果然是人间美味呀!三角龙看起来是十多吨的庞然大物,想不到它的肉却是膘肥肉嫩,清脆爽滑,吃到嘴里简直是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真是一种好食材!
既然尝到了这么美味可口的肉,东方明不禁又对那个大号板栗起了兴趣。他抽出随身佩戴的军刀,对着那个大号的板栗轻轻一划,板栗便爆开,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果肉。用军刀挑了一点果肉,送进嘴里尝了尝,也是人间美味!果然是一颗好星球!拥有这么多天才地宝。
“你怎么也胡闹?这东西是随便能乱吃的吗?对于这颗行星来说我们可是外来生物,一点的细菌或者病毒就有可能至我们死亡。都是那名生物学家搞的鬼,我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丁参谋长看见东方明也在尝这些东西,赶忙制止道。
这些食物能不能使用,其实东方明心里一清二楚,他不是有希望在吗。在勤务兵说这两样东西可以使用时,他便在脑海中问过了希望,有了希望的肯定他才敢去品尝,东方明并不是一个鲁莽的人。
“你放心,我还是相信我们国家的这些生物学家的,他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敢叫这些战士去吃这个东西吗?”东方明不能暴露希望的存在,只有把事情往生物学家身上推了。
开拓团里有许多科学家。新星是个新环境,科学家随行是很有必要的。
一会儿,勤务兵便带着那名生物学家走了进来。生物学家也一脸兴奋的表情,像是要邀功似的,一进来就便说道:“这颗星球的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你看这个橡果,它是一种像橡树的果实,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橡果,它的果肉富含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经我们检测最适合人类食用。吃一个它,相当于吃了两碗米饭.一个苹果.半斤蔬菜。关键是这片森林里有很多很多,每棵橡树上都挂有十来吨。人类有了这东西,就是不种五谷杂粮也不会忍饥挨饿了。还有这些肉...。”
“作为一名生物学家,难道你不知道生物入侵的道理吗?哥白尼将普通的病毒带入美洲,致使美洲人大面积死亡。对于这颗星球来说我们人类也是新物种,我们的免疫力可能免疫不了这颗星球最普通的病毒。随便食用异星食物难道你就不怕会带走我们的生命吗?作为一名科学家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又在哪里呢?立即停止食用异星食物,你的事情我也会向科学院汇报的。”看到生物学家进来时就侃侃而谈,丁参谋长打断了他的话说道。
“你只是一个军人,而我才是一名生物学家,食物能不能食用我最有发言权。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你怎么就知道我们没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呢?这种橡果,我们早五天前就发现了,用科学仪器将它里面的成分检验得一清二楚了,并且用地球上的生物做过实验了。不瞒你说,在两天前,我就偷偷地食用过一些,到现在也没发现什么异样。至于这种肉,我们也检测过了,今晚把它煮熟我们正准备在地球生物上做实验呢。”面对丁参谋长的质问,生物学家气愤地说道。
“好了,好了,你们别吵了。吃的也已经吃过了,会不会出事看看再说。从现在开始,在没有得到上级的肯定下,这些东西谁也不能吃。这件事情我会向上面汇报的,至于上级怎么处理那就是他们的事了。以后这种事情不能再发生了。”东方明想做个和事佬,平息双方的怒火。东方明也知道吃了的人也会没事。
那名生物学家也确实知道自己犯了程序上的错误,最终只是不高兴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