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江玉琴仍然主管所有女生的军事训练。科学预备学校已经发展到五十六所,省会城市无论大小,至少设置一所。这天,江玉琴从布莱尼凯姆新港下船,视察位于当地的25号分校。不料刚下船,吴昌文就神秘兮兮地邀请她去家里吃顿便饭。
到了吴昌文官坻一看,只有他和奥伊娜两个人。后者一身主妇装束,出出进进,从厨房里端出自己制作的菜肴。
“你们这是……?”
“我们结婚了,别人不好意思请,你这个媒人我肯定要请。”吴昌文胀红着脸,一点不像平时那样激昂慷慨。
“天啊,你们结婚……你们俩?你们是办过正式手续,还是只同居?”
吴昌文比苏吉拉纳还大上一岁。他和陈慧珍离婚时曾经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为一对科学人的离异感到惋惜。吴昌文对科学的信仰如此坚定,现在却在婚姻上转了一百八十度。“她……她还是飞鱼教徒吧?”江玉琴小声问道。
飞鱼帮不仅是帮会,还是当地民间信仰的准教会。船夫出海时要举行仪式,请飞鱼之神保佑,以前的帮会老大朱勒迪就是主祭人,现在换成奥伊娜。
“她还是,我没让她改变信仰。不过我们都是人到中年了,互相关心,互相扶持更重要。”
奥伊娜一直认为是自己无意中害死前夫,十八年来坚持不再嫁。现在四十出头,反而嫁给一个科学官员。“大姐,他嫌我不是科学人,不好意思传出去,就连婚礼也不敢办。”奥伊娜在江玉琴取笑着丈夫,甜蜜之情溢于言表。
吴昌文当年那样激进,恨不能把民间宗教一扫光,现在却娶了个信神的女人。“天啊,你到底有多大魅力,让他这么个男人都低了头。”江玉琴调笑着女主人,也从心里为她高兴。
“大姐别取笑了,我哪有什么魅力。他需要女人,我需要男人,就这样……”
江玉琴一拍巴掌。“我明白了,其实你们很相配,都是杀人不眨眼睛的人。”
“他?他也杀过人?”奥伊娜觉得江玉琴在开玩笑。吴昌文早早就戴上眼镜,平时里斯斯文文的样子。
“当然杀过,估计不比你少!”
江玉琴细数吴昌文的战斗经历。在模范城大狩猎中,吴昌文抱着一挺速射枪,由于心情紧张,子弹打完了还死扣着扳击,被战友们调笑了好一阵。解决狮子会的战斗中,吴昌文亲自开炮给新兵作示范。南方战役打响,他以专家身份跟着第四师前进,在最后对红石城的炮击中指挥五门陆战炮。
江玉琴摘下军帽,指着帽檐上那个一手握笔,一手拿枪的军徽。“别说他一个男人,在我们大会,你就是从图书馆里遇到一个小姑娘,没准开过舰炮,身上背着十几条人命。”
江玉琴和奥伊娜上过同一个男人的床。不过有先有后,没有情敌之间的嫉妒。携手打到红石城后,江玉琴曾担心奥伊娜硬碰硬,遭遇镇压,飞鱼帮沦为下一个狮子会,还专门提醒过她。现在这个结果已经超过她最好的预期。这顿酒江玉琴喝得很痛快,她明白,这对夫妻一个是当地军政事务最高长官,一个是最大民间帮会的领袖。他们能够同床共枕,这个省就能安定一半。
既然作了当地人的女婿,吴昌文更有必要给创造省的百姓找饭吃。城里有带枪的科学警察,海面上炮艇来往,当地局势暂时还能安宁。但是如果脆弱的小农经济不能提升,来一次饥荒就能动摇他们的统治。
可是,创造省被列入第二梯队,五年内除了办公和治安费用,别想从中枢得到投资。眼看北面在建设油田,南面女省长法利哈以海盐为原料兴办化工厂,自己这么大片地方,却什么工业都无法兴建。
怎么办?吴昌文的对策就是在大会报刊上寻找技术突破点。共和国没有什么新技术需要保密。敌方派了密探?那就让他们知道好了。那帮蠢才既不能仿造,更无法抵抗。所以,大会报刊上很多篇幅都用来发表最新成果,或者方案构想。
就这样,吴昌文看到了“科学力量号”的效果图。
与邪教决战的位置不是战场,而是工厂和实验室。从大狩猎开始,大会上下坚信这条原则。所以,两姐妹的超级巨轮方案发表后,立刻吸引各路专家的目光。这次,她们不仅越过海军司令保龙坚,也越过交通技术主持麦斯欧德。两个年轻工程师独自召集十几名助手,把设计方案彻底搞出来。
纸上前景很美妙,专家的眼光却很苛刻。麦斯欧德对于有人侵犯自己的领域非常不满。“这得花多少钱?很多配套技术都是新的,要重新开发。同样的经费,按照华生号的成熟技术造上十艘不是更好?”
“海军要真正以远洋为目标,船越大越经济。”塞西莉娅显然考虑到各方面因素。“两年半前我们出征南方大教区,动用三百多艘船。如果用‘科学力量号’运送同样的官兵和装备,只需要七艘!人力的节省、通讯的简化,都不能同日而语。按照我的设想,这艘军舰造出来就留着攻击盖娅城。它一旦下海,再配上几艘小号军舰,搭载两万名将士在南海登陆,盖娅城指日可下。”
和一千二百年前不同的是,没人质疑这么大的船能否浮起来,会不会开得动,质疑焦点是它的实用性。塞西莉亚的母亲就表示质疑。“这可不是多花点钱的问题,有可能是今年财政的二十分之一!这么多钱放到一艘船上,万一沉了呢?风险太大了!”
“妈妈,你得看到它的延伸价值。”塞西莉娅劝说母亲。“打造一艘超级战舰,能源、材料、军事、通信,各种部门技术都能获得很大提升。船厂工人,加上原料商和配套商雇用的工人,合计两万名,把两万个家庭卷入科学事业,让他们一起期待巨船完工,这会是多大的社会影响。何况新船还可以培养大批技术人员,我们并不只是打造一艘,越造到后来越经济。”